close

你不用離開家.jpg

↑這是楊定一《你不用離開家,已經進入一種朝聖的旅程》音檔所使用的圖片,全部生命系列最棒的是,把「神聖」的門檻變得很低很低,這是容易心累的高敏感族最需要的寶物啊!

 

其實很感謝網誌,是一個情緒的出口。

有些話,不知道要對誰說,又想要記錄下來。

就覺得有緣的人,就會接觸到。

不過希望這些紀錄起到很大的一個作用是,在失去信心、經歷靈魂的暗夜的時候,這些個人曾經的體驗,會是很重要的提醒,希望能帶來信心,繼續一路往前走下去。

 

會一路走到這裡,一切的因緣安排都很巧妙。

Psalms 37:11 — “But the meek shall inherit the earth; and shall delight themselves in the abundance of peace.”

「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將承受地土。」

其實不是基督徒,但這句話特別能帶來安慰。

因為就徹徹底底屬於the meek的族群,所以總是在尋找,有沒有個更輕鬆的?

 

 為什麼會走到認真的啃「全部生命系列」的地步?

坦白說,其實是因為在這個人間,各方面的經歷都太失敗了,說是一個徹徹底底的魯蛇,真的都不為過。

當然也有可能從小受我媽的影響跟薰陶,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

因為我媽就覺得什麼都要很強,才有資格怎麼怎麼樣。

但本人偏偏就是剛好相反,什麼都是一點一點一點,說真的,沒有一樣可以值得深究或拿出來說嘴的。

說出來也不怕你笑,讀書時期遇到考試要吃素或瘋狂拜拜,就是知道自己沒有什麼實力,所以要靠他力。

修行也是,所以念佛法門最相應,當然也是前世有用過念佛法門,這輩子才會用得這麼順風順水。

 

偷偷告訴你,就算到了修行的領域,也一樣是魯蛇。

聽不到打板,進禪堂會遲到,生活作息不調和,覺得僧團很拘謹。

所以才默默的移駕到學院那邊讀佛教碩士,希望能跟僧團少一點干係是一點。

呃,雖然對佛陀有信心,但是聖嚴師父講的四種佛子共勉語第一條「信佛學法敬僧」,光是實行起來,就很「乃唷」。

就做很多事情經常會考慮到,這樣會不會對法師不恭敬?條條框框很多,也不是很能放鬆。

 

至於全部生命系列就不同了,就算是在泡澡,把手機放在塑膠套裡面,播著博士的音檔,都毫無違和感。

如果是邊泡澡,邊聽法師的開示,就覺得會為人詬病,心裡不太舒服。

 

雖然後來到繼程師父那邊禪修,但在波蘭早起也是有問題,被監香講過,還有在等小參的時候,被說姿勢要有禪修的樣子。

在馬來西亞也是被監香講過。

以前在法鼓文理學院參加學院的禪修,也是曾經跟義工不合。

在法鼓山禪修,也曾經跟法師不合。

就是體驗到了「過街老鼠」的滋味,這一切,都引領走到「全部生命」,相對來說是最輕鬆的。

沒有監香,沒有評斷。

唐陽雞酒屋Podcast EP135談十宮人說:「她不想混日子。她是想成功的,她是想要的。......如果她犯錯,告訴她一次就好了,她不會犯第二次錯。但凡給她知道軌道在哪裡,職責在哪裡,她就不會再犯錯了,努力的不犯錯。」

所以知道的,有機會就會想做到,又不是擺爛。

 

但儘管如此,人世間的一切,真的都好費力、好費力。

費力到很難維持、ㄍㄧㄥ在那邊,覺得會崩潰。

就是因為一般人覺得OK的事,卻覺得很費力,就想看能不能更輕鬆的生活,全部生命系列真的已經是目前相對輕鬆很多的了。

從小到大,很享受的其中一件事情就是閱讀書籍,因為覺得很輕鬆,只要用眼睛看,又不太需要動。

而全部生命系列需要做的部分,就是閱讀,還有聽音檔、做一點朗誦、觀想,還有運動。

當然還有補充調理素,微量元素,那些也是去長庚生技買產品,吞一吞,一塊蛋糕就解決的事情。

 

主要是,從「全部生命系列」,頭腦也有解渴。

以前在道場聽過,但不是很了解的,從博士的說明,終於理解一二。

像是法鼓山2022的年度主題是「大菩提心」,本來對這四個字的感覺是,要做好多善事,但最近的感覺是,其實就是在說「一體」,也就對這四個字沒那麼抗拒了。

在佛教聽的很多詞彙,都會有道德綁架的感覺,反而是一種束縛與心理負擔。

 

還有其中一個面向是感情,佛教徒朋友會迷惘的問我,談感情會不會障礙修行?

是從全部生命系列的音檔,明白感情上的伴侶,原生家庭的親情,還有修行的老師,面對這些種種的角色,大家能做到哪裡,哪些事情別人可以幫忙,哪些事情非自己來不可,這些都是從博士的音檔裡,慢慢去釐清的。

至少接觸「全部生命系列」,愧疚感跟罪惡感減輕很多。

以前在道場的時期,還懵懵懂懂搞不清楚,沒有用感恩提升正向能量,就做懺悔,就非常負向,請教法師,還被法師說:「一個看起來開朗的女孩子,怎麼把自己搞成這樣?」得失心很重,很在乎別人的負評。

因此很感謝「全部生命系列」,幫助建立信心。

感覺才有底氣,重新接近道場,不會覺得自己不夠格。

 

覺得自己沒有損失什麼,就算沒有賺很多錢,也一樣沒有錯過什麼。

能錯過的,也都不存在。

自此,腦洞大開。

真可謂,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覺得一切都太神奇了,「一體」真的隨時在等著接我們回家,從來沒有放棄過「我」。

 

這是5月24日時,寫下的一則心情紀錄:

失業.jpg

 

短路:心靈的科學》:「站在整體,這些變化,本身也沒有什麼代表性。

包括一個人的命好到哪裡,這本身還是一個頭腦的區別,講到最終,我們也沒有一個好命或壞命,因為『命』還是一個頭腦的產物。

我是希望表達,這本書所談的跟我們的生活其實關係密切,而且比我們想像的更直接、更貼近。

甚至,一個人假如可以擁抱『全部生命系列』所轉達的一切,也就是大聖人所留下來的方法,可以影響的,不只是這一生的點點滴滴、每一個瞬間,而甚至是生生世世

也只有這個方法,過去生生世世所帶來的業力,可以徹底一次燒過去,讓它告一個段落。」

 

生活實例

這邊想分享的是侄子因為疫情停課期間,有一次跟他相處的情況。

經過這次經驗以後,特別體認到博士說的,「全部生命系列」所講的觀念,確實會影響在面對情況時,所採用的態度與方法。

5月27日,跟恩師分享這個經過:「老師,想與您分享全部生命的實作心得。
今天是侄子停課Day3,姊姊居家辦公,需要我跟媽媽的支援。
今天下午我媽要去上水彩課,然後姊姊要進辦公室,姊夫因為老闆情緒沒有很好,也沒有請假,所以從下午兩點多到四點多,兩個多小時的時間,就讓我跟侄子單獨相處。

最有挑戰的地方是,從我姊搭電梯離去開始,侄子就開始分離焦慮,一直哭。
因為最近有比較沉浸式的接觸全部生命,所以就想著:如果不臣服,侄子也會把這業力轉到其他地方,那就讓他的情緒都出來吧,這樣比較健康
所以就讓侄子一直哭,然後抱著他,告訴他:姨姨聽到了,你要找媽媽。
重複了好多次,然後就一直拍著他的背。
後來是我去上廁所,侄子自己在沙發上停止哭泣。

之前也有看過隋棠的先生Tony在他們的高敏感兒子Max哭的時候,進房間陪他到不哭。
侄子的情緒大概有半小時,我還輕聲告訴他:哭出來很棒,就算你有情緒,姨姨還是愛你。
雖然我壓力有點大,把我姊煎的兩片蔥油餅都吃光了。

我姊說他不是很愛哭,所以哭半小時算久了。
就覺得事情是為了我而發生的,就記得老師說過我的特質是會讓人覺得很安心。
尤其小孩子又很敏感,很會察言觀色,所以我覺得一定是我讓侄子很放心,他才會在跟我在一起的時候哭這麼久。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覺得這也是奇蹟。

會特別想記錄下來是覺得這是一個成就,因為有面對哭泣的情緒。
還有就是有用全部生命的觀念帶孩子,真的很不一樣!

今天就會覺得我侄子是佛性
頭腦層面有稍稍理解為什麼聖嚴師父會說他覺得他不是家人的一份子,因為他醒覺了,他甚至不會覺得自己是人,又怎麼可能會覺得是家人的一份子。

 

因為一切都是註定的,所以雖然作息是夜貓子的我,要為了照顧侄子早起。
但就是臣服,然後感恩說在我離開家之前還能有為家人奉獻的機會。
我姊有包伙食,也是感恩。

然後覺得侄子是菩薩,我覺得小孩子真的很奇妙。
今天我跟他玩倒立,然後他還有躺著,叫我牽他起來。
躺著,把他牽起來的這個,姊夫說沒有過,我姊說很少這樣玩。

我姊怕他情緒崩潰,所以她有跟侄子說可以看史迪奇。
然後我是不想讓侄子看電視的,所以侄子在我面前就說:不要看電視,眼睛會壞掉。
等我姊回家以後,洗好澡,侄子就說要看史迪奇。
所以孩子真的是一面鏡子。

侄子再過五天就滿兩歲十個月了。

 

我覺得某種程度上,我也接納了那個愛哭的內在小孩
這也是我擁抱內在小女孩的大和解,所以才覺得這麼值得紀錄。

因為像我媽會跟侄子說:「生氣不好。」這是她個人的信念。

我幫忙帶侄子就覺得:喜歡能當飯吃嗎?神隊友比較重要啊!
所以就覺得還好跟前男友分手了,感覺有小孩他就不會幫忙。

重點是,我覺得吸大麻的人不OK,因為那個麻就好像是切斷了什麼,像是與源頭的聯繫。
因為他就是不接納、允許情緒流動,他根本不希望我有自己的聲音。
我覺得當時會交這樣子的男朋友,也反映我當時的心理狀態,因為宇宙沒有巧合。
也就是因為他,提醒了我要擁抱愛哭的自己。
因為他特別嫌棄我的哭泣與淚水。
所以當我能夠擁抱哭了半個小時的姪子,其實我是在擁抱我自己

現在寫下來,覺得有觸動到我。

真的是什麼出現,什麼就是功課耶!
在澳洲當短期保母的時候,小男孩的怒氣讓我很有壓力。
前一個階段有接受自己的憤怒,這次換哭泣的外境來考驗我。」

 

恩師回答:

小孩哭.jpg
 

提醒.jpg

 

頭腦的東西:一個真實的新科學》:「沒有頭腦的主導,我們不光可以運作,而且還可以運作的更好。」

 

生活實例

今年3月24日時,跟恩師分享:「老師,我有個好消息想與您分享,這一兩天我又在聽We know the way,對我個人來說這是跟祖靈連結在一起的歌。睡前我也有向祖靈祈求,當然也有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

今天醒來前,夢裡的場景是前男友出現了,他向我示好,在臉書一個封面照片是我倆照片的群組,他要約我出去。

我有在群組回應他Hi。

後來實際見到他本人時,他在跟大家分享一本繪本。

有個女生朋友在我前面跟他談了以後拒絕了他,我感覺是某個提議。那個女生還說前男友說他想跟我分享那本書。

我們還說不能叫前男友名字,給他的代號是『樂器男』。

我姊還問說我跟那個女生朋友是不是認識十年了,我笑得很開心回答說:感覺好像是,但認真聽我們談話,還是有破綻的。

表示我跟她實際認識並不久。

後來我跟前男友談了,我跟他說:呼麻的男生,我無法接受。

就這麼簡單,我在夢中拒絕❌了他,重點是,醒來以後,我整個人的感覺是輕盈的、舒服😌的。覺得整個人又restart了起來,就覺得這是瑞兆,想與您分享。

 

然後要搭公車,公車來了,但是還走不到,但是已經有個阿伯站在那裡招手,替我爭取一點時間,所以有順利上車。

在路上有撿到一包全新的面紙。

面紙.jpg

在百貨公司外面享受整點報時的音樂,雖然是地上濕濕的下雨天,但整體感覺倍受呵護。
就有體會到楊定一說的,把腦挪開,生活得更好,起碼不會緊張兮兮。

不過我這兩天有認真寫感恩日記,想說要在面試前把自己調到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

畢竟可能有醒覺的老師面試我,所以裡外都要打理好。
之前家族排列工作坊結束也有這種感覺,很鬆,然後不用做什麼事,不用成為什麼樣的人,一切就很圓滿,也看得見停在路牌上的鳥兒,還有辛苦工作的人們。

弄廣告.jpg

白天很鬆的時候,送給自己的留話,就連寫字✍🏻的狀態都不同了呢。

該做的事還是做,但方式很自然的會不同。

飛起來.jpg

去上公共廁所🚽也是,把雨傘跟水壺放在洗手檯,才進去上廁所🚾。

這種狀態會很自然的「卸下」。
這件事情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儀式感。

我覺得很神奇,都不用花錢上工作坊,輕鬆、不費力的在夢裡就完成了呢。😊」

 

自從這個經驗以後,就知道是真的。

其實也沒有一直提醒自己要去參加讀書會,但打開Line看到群組,自然就記起來,所以也有去參加。

 

雖然現在依然會被頭腦帶走,沒有能力隨時活出來,但有時候想起來,就會提醒自己,不用腦,生活得比較好。

比方說原本忘記明天要辦的一件事情,但媽媽突然問我那件事什麼時候要辦?我就回答:明天。

 

不過也有一次要領便當,媽媽已經告訴過我一次取餐號碼,但因為不用腦,所以到櫃檯的時候,怎麼都想不起來,最後又在滂沱大雨的情況下,走去車上問媽媽領餐號碼,再走回去櫃台結帳,也就順利領到便當,完結了事。

 

全部生命系列帶給我最大的影響之一是,以前只敢引用某某大師的話,但是博士都會問說:那你呢?你個人的體驗又是什麼?

所以就開始讓小我浮上檯面。

 

 

 楊定一:邀請你,一起在光裡祈禱,為地球做最高的頂禮、最高的禱告

願我們都能內在平安的度過博士所說最重要的2022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喜悅美眉 的頭像
    喜悅美眉

    喜悅美眉

    喜悅美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