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t.jpg

  這篇分享文字出自《心理界限:尊重自己的意願,3個練習設立「心理界限」,重拾完整自我》。

 

 

「我看到的是一對母女相互纏勒,原本的宿主被寄生物攀附,吸取養分;等到宿主失去活力,寄生者為了生存,持續壯大自己的能力,讓宿主得以依靠。他們誰也不能失去誰,兩個人一起共構了整個系統。

 

  因為子棋的容忍與包庇,她的母親就可以一直不用去承擔自己的責任、面對生活的壓力。只要子棋戒不掉對母親的依賴,這個遊戲就會繼續玩下去,直到某一方的身心完全被掏空為止。……

 

  關鍵不在於判斷對錯,而是子棋能不能停止這個輪迴?讓自己避免一再的受到傷害?

 

  換言之,重點不在於證明壞人有多壞,而是我們能夠做什麼讓自己離開危險的處境以及多花一點時間,好好地瞭解自己容易受傷的體質,究竟是怎麼造成的?要如何調整才能讓身心都健康?

 

  也就是說,子棋真正需要處理的對象,不是那位索求無度的母親,而是她無法堅持自己心理界限的習慣,常常得依靠別人來滿足自己內在核心的需要,藉由各種形式的交換,來證明自己的價值。殊不知,這只是飲鴆止渴……

 

  在重視群體和諧的東方文化中,你我從小被灌輸許多似是而非的信念,像是:『吃虧就是占便宜』、『退一步海闊天空』、『以大局為重』……等,以至於遇到衝突時,我們第一時間的反應就是『讓』,而不是把事情說清楚

 

  當『讓』這個念頭出現在我們的腦海中,代表著你已經撤守了原本的底線,同意對方講領域擴大到你的領土。久而久之,就會有一種被擠壓、侵犯的感覺,讓自己愈活愈扭曲。

 

  特別是人與人互動愈緊密的時候,界限愈容易不清楚。小至隨手使用你的物品,不事先過問、隨意評論你的穿著言行、查看你的手機或行蹤、在你的Facebook上大放厥詞、網路霸凌;大至介入你的生涯選擇、交往對象、教養風格、甚或是要你犧牲個人福祉,以換取整個家族或公司的榮譽……等,讓我們一點一滴地失去自我的掌控與認同

                                            

  但是『退讓』,通常伴隨而來的不是更多的『尊重』或『互惠』,而是愈來愈多的『不得不』與『勉強』當心理的意願沒有被重視時,你的內在空間無法給出好品質的對待。時間一長,你要不是討厭自己,要不就是憤世嫉俗,到最後受傷最重的還是自己。……

 

  如果一昧地以和為貴,只會為我們帶來更多的傷害,那麼我們需要勇氣撥開和平的假象,看清楚問題究竟是怎麼發生的,而不是一直滿足別人的期待,卻讓自己不斷地受到傷害。」

 

  小時候我在學校的時候就因為衛生紙被同學抽而覺得困擾,這就是沒有界限。我已經發現當我勉強自己時,結果並不會變得比較好。

 

  我覺得當自己沒有界限的時候,就很容易也吸引到沒有界限的伴侶。呼麻哥根本是沒有界限到了極點,冰箱的東西隨便別人拿,朋友都是好人(寫到這句我就滿腔憤怒,以及在內心翻無限個白眼)。然後他的臭襪子我請他搬去房間之後洗,他竟然以他自己的房間已經充滿菸臭味為由,說他明天再來把襪子拿去洗。我說:「所以你覺得把你的臭襪子放在這間,讓我吸的意思嗎?」我常常覺得他講話邏輯前後不一,表達不清不楚,所以覺得溝通無效,這絕對不是語言隔閡的問題。

 

 

「其實有一種互動,表面上無怨無悔、任勞任怨,但是相處久了,被照顧一方的內心,卻絲毫沒有快樂的感覺,反倒像是被困在厚厚的棉被裡,無法動彈,到最後慢慢地窒息而死。

 

  那就是用『付出』創造控制、用『犧牲』達成『軟禁』。特別是在親密關係中,如果有一方表示自己需要多一些個人空間,很容易就被解讀成是不愛的證據。為了證明自己並非是玩弄感情的騙子,很容易就會順著對方的劇本走,否定自己的需要

 

  然而,當一個人內在的心理界限,沒有被尊重,得不停地撤退,以滿足對方親密的期待時,他的『自我』正逐漸在消失中,直到最後消失殆盡,只剩下一個空殼,裡頭全是對方設定好的模樣。」

 

  很不幸地(又或者是很慶幸地),我跟呼麻哥「夭壽」的感情走的就是這種路線!簡單來說就是我覺得我對他付出了很多心力與關注,內心裝滿他的喜好,所以我也希望他這樣對我,然後一旦他開始要求要有個人空間時,我就會有很深的被遺棄感,不願放他走,然後他也不敢走。但他老爺也有不爽的時候,我就覺得我們根本就是在互相勒索。

 

  雖然說下一段感情要注意,但現在的我並不後悔過去表現這麼「差」,畢竟如果我表現太好、太優秀,讓呼麻哥太愛我的話,我都不知道要何年何月才能離開他?阿彌陀佛!

 

 

「所有要求都答應,你就得花費許多力氣去適應周遭的期望,且長久過度委屈的情況下,終有一天受不了,反作用力會讓一個人做出極為殘酷的事。」

 

  我想到《浪漫醫生金師傅2》被家暴的婦女拿刀殺了她的家暴丈夫。

 

 

「但是為何即使結果不好,我們還是常常無法堅持自己的專業判斷,而去聽從客戶臨時起意的想法呢?因為我們受到他們情緒的影響,看到對方表現出焦慮或手足無措的樣子,就覺得自己有義務安撫他們

 

  而最常見的做法就是把他們的擔心吃了下來,變成自己的。」

 

  看到最後一句就讓我想到小學五六年級導師提出的問題:「如果在密閉空間裡有人放臭屁,要如何讓屁味快速散掉?」答案就是大口吸氣!這就是我一直以來的做法,雖然短期會讓別人覺得我好為他著想,但長期來看其實這就是讓自己身心失衡的開端。

 

 

「『例外,只會創造更多例外!』……當她把心力放在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她就沒有其他的時間去做該做的事。以往,要姿瑩去拒絕時,只要好好地說明自己的立場,不需要為對方找補救的方法,是一件比裸奔更困難的事情。

 

  她害怕得罪別人、傷了對方,卻從沒考量過自己的處境當她把對方的情緒當成是自己的,她就無法保持理性,腦裡只剩下對方的期待,忘了重要的目標

 

  姿瑩可以理解客戶的擔憂,但是不等於她需要承載對方所有的焦慮把該還給對方的交還回去,客戶才能從過程中學會重要的經驗或教訓當我們把所有的責任都攬下來時,其實就扼殺了對方成長的機會

 

  有意識地控制自己承擔對方情緒的多寡,才能夠劃清自己的界限,站穩立場。該由自己負責的一個都不逃,但是不該自己處理的一個都不扛。如此,才能把事情做好,而不淪落為另一種鄉愿……當你的善良有原則,感性有底線的時候,別人才會真正的尊重你。」

 

  每次我發飆,覺得:「他的頭腦怎麼可以不清楚成這樣,到底怎麼處理事情的!」的時候,呼麻哥的說詞都是:「我只是希望我的朋友能夠開心,我哪裡錯了?」我覺得呼麻哥的鄉愿為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困擾與不便,所以我相信過去鄉愿的我一定也讓很多人不舒服,這點我真的要深深懺悔。我覺得修行就是能夠讓我們有力量、把責任擔起來!

 

  雖然呼麻哥是一個不願意被勉強的人,所以我覺得他說好就是真的好,以前我認為這點讓我十分有安全感。但是後來我發現他的鄉愿讓我覺得很沒有安全感,我幾乎會全盤推翻他對我的好,我都覺得是因為他想取悅人,他並不是真心的。縱使他說什麼他會先取悅自己,但我看他都是嘴上說說的,行為上就是嚴重的鄉愿!而且為了「鄉愿」,我們已經衝突很多次了。因為他的鄉愿,我的界限就很容易被嚴重侵犯。所以要當他的老婆,必須要是一個很沒有界限的人,想想都覺得可怕!我不行,我不是那個人

 

 

「惠蓉常常想著,如果她不存在,是不是爸媽會過得比較好?於是,她從小就很怕造成別人麻煩,總是一個人默默躲在角落,儘量不引起注意。」

 

  曾經,我媽跟我說:「我沒有結婚生小孩的同事,每年都可以出國兩三次。」言下之意就是養小孩犧牲了我媽出國的嗜好,於是我問她:「妳是不是覺得沒有小孩比較好?」其實我在跟呼麻哥交往的時候就經常會問他:「是不是沒有比較好?」問到後來,呼麻哥的反應就是「又來了!」

 

  大學時期一群朋友們約出去,機車不夠,我就會說我要自動退出。朋友就會覺得想辦法把機車生出來就好了,就覺得我委屈退出的態度讓人很不舒服。還有我真的很害怕造成別人的麻煩,也喜歡把自己包得密不透風,因為我覺得引人注意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我總是會喜歡上不在乎我的人,因為我覺得在乎我的人就會處心積慮地想從我身上得到什麼好處!

 

 

「面對主管的質疑,不論惠蓉有多麼堅定的立場或有利的數據,她第一時間都是連忙道歉,常把『對不起』掛在嘴邊唯唯諾諾的姿態,儼然像個便利貼女孩,完全沒有尊嚴可言。」

 

  我真的經常跟呼麻哥道歉,他都會說不需要。然後還有沒收到班表,所以上班遲到,我也是頻頻道歉。但是同事告訴我:「沒關係的,這不是妳的錯。」

 

 

「此外,惠蓉很害怕自己的想法跟別人不一樣,若同事詢問她的意見,她總是笑笑地說:『大家覺得好就好,我都可以。』或者,『這個我不懂,你還是問問其他人吧!』甚少提出自己的觀點。」

 

  7166歲的開車教練跟我告白後,我腦袋當機,然後我需要朋友告訴我怎麼應對開車教練,還有拒絕去下一個房東的屋子入住的事,因為開車教練經常在那邊出現。我在這邊跟一個大陸女孩說了故事,問她我要怎麼拒絕,她以「我的拒絕很生硬」為由,句點了跟我的談話。

 

  後來我聽說她曾經一天跟朋友借咖啡機,泡三次咖啡給她喜歡的日本男生。並起借她咖啡機的朋友問起時,她還說她是泡給自己喝的。

 

  然後我去洗衣服的時候,看到她在晾衣服,我問她:「這是妳的衣服嗎?」她說:「不是,這是那個日本男生的。」然後她都會跟日本男生一起睡覺,我問她說:「你們在一起交往了嗎?」問了好幾次,她都說沒有。

 

  我認為感情非常反應一個人的本性,就像《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的其中一個單元「真的假不了」。所以我基本上已經不想跟這個女生當朋友了,以前我都會覺得這類型的女生就是我想拯救的類型,但我已經吃過太多次悶虧了!她們根本就沒想改變,所以我只是自己一頭熱地把牛牽到北京而已,她們還是牛!所以我以前的私生活就是在自己的身邊放了一堆催狂魔/吸血鬼,很樂意的捐血給她們,讓她們把我的血吸乾,然後還把她們當作我的寵物圈養,真是太可怕了

                                                            

 

「如果用一句話形容惠蓉,便是,『永遠對壞事說Yes,好事說No。』」

 

  這是真的,我就曾經是這種類型,有個染上賭癮的印尼男孩,我跟瑞典女生說要罩著他點,她就直接回說:「我又不是他媽!」所以後來印尼男孩還會發微信給我問我工作,我真是非常反感!

 

  呼麻哥也相去不遠,那個時候他朋友們喝了酒要使用交通工具,我說:「你怎麼不阻止他們?」他竟然回答我說:「我們不應該阻止人們做他們想做的事情,對吧?」真的傻眼!這就是我說的「什麼鍋,配什麼蓋」,我簡直可以在呼麻哥身上看見我自己,我的能力也是如此!

 

 

「長時間和自己的感受斷裂,讓惠蓉的內在一直是匱乏的,她沒辦法靜下心來好好地釐清自己的想法、做些快樂的事情,滋養自己。對自己有許多的懷疑,總覺得別人比較優秀,自己是添麻煩的那個人。」

 

  上次我跟尼泊爾女孩一起出門,她把手機放在了腳踏車籃子裡,離開後就被別人拿走了,所以我就陪著她一起去銀行封鎖她的帳戶。她一直說自己是麻煩製造者(trouble maker),說了好多次,說道我忍不住跟她說:「住口,不要再這樣說了!」然後她還跟我說:「對不起,毀了妳的一天。」所以現在我也很怕她,對她也是敬而遠之。我覺得自己變了,交友圈真的會跟著變

 

 

她知道自己不快樂,卻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很怕自己說出來會傷了別人,心中有很多的擔心……他們通常會把父母的需求放在自己之前,覺得自己得幫忙『做些什麼』,否則就是不乖,或有強烈的罪惡感……

 

總而言之,惠蓉總是把自己照顧好,很獨立,不讓人操心,還會下意識地照顧人,卻無法接受他人的協助與善意。只會不斷地掏空自己,直到油盡燈枯……

 

這樣的經驗讓惠蓉對於情緒的波動很敏感,有任何一點風吹草動,她都覺得是自己的問題,而別人的想法、看法,永遠先於自己的感受。因為『不想看到別人不開心』,以至於她無法明快地做出拒絕,總會因為別人的一個皺眉,而做出妥協……

 

惠蓉夾在父親與繼母的情緒戰爭中,無形間將他們的憤怒吞進身體裡,認同了他們對自己的看法與評價,覺得自己就是一切問題的始作俑者。

 

特別是自信較不足的人,由於自我概念較為負面,缺乏對自己或生命的意義感,因此他們會把外界的眼光或評論當成是自己的核心觀點分不太清楚內在經驗與外在現實,經常會融合在一起。把別人的不開心,都當成是自己的責任

 

另一個卡住惠蓉讓她承擔過多的責任的信念,便是她擔心一旦說出自己真實的期待或需要,就會被貼上『龜毛』、『機車』、『奧客』……等難以相處的標籤

 

其實,擁有健康的心理界限和堅持己見、毫不退讓是兩碼子事。有健康心理界限的人,不僅明白自己要的是什麼,同時有能力清楚地表達。因為他知道沒有人有義務猜中自己的心思、自動滿足自己所有的想像,所以把自己的想法交代清楚是關係靠近的第一步,目的是減少不確定感帶來的猜忌。但是他也曉得說出來不等於別人就一定買單,需要透過良好的溝通,才能找尋出彼此都能接後的方案或共識

 

……可是對自己較沒信心的人,他們的思考會比較僵固,一旦認定了就很難有鬆動的機會,因此很容易陷入『全有全無』的二元對立思考中。」

 

  我的表達總是模稜兩可,充滿著不確定性,因為我深怕一個不小心,就犯眾怒。然後我終於明白劇本寫作課的同學說我思考僵固的原因是因為我對自己沒有自信,高中的時候當班長,老師要我怎麼做,我就怎麼做,但是我看換另一個男生當班長的時候,他卻用自己的方式,不是用老師的方式,我當時在內心其實是很訝異的,只是外表上裝作波瀾不驚。

 

 

「而被排拒的經驗,也加深了惠蓉生存上的焦慮,以至於她很害怕在團體中被孤立,為了讓自己在關係中有一個安全的位置,不會被討厭或陷入人際風波,她選擇關掉自己所有的感受和意見,隨波逐流。以他人的想法為依歸,不斷地妥協與遷就

 

  你可以說她是好好小姐,但是這種讚美背後隱射的是沒有原則。以至於同事在開會或討論事情,不考慮她的立場,而她也自覺不論自己多努力,好像都沒人會在乎,彷彿是辦公室的隱形人……

 

  過去能為自己帶來好處的方法,放到現在變成痛苦的來源……人常會貪戀過去的美好,而不願意嘗試新的可能……

 

  如果惠蓉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因為不得已、因為自己還是一個小孩子,所以只能先用討好、順從,來讓自己生存下來。但是時至今日,她已經長大了,擁有不同的能力與資源,不用再依附於任何人底下,早已有能力照顧自己,獨立生活。她就會持續用這個策略來讓自己感覺到安全,可是代價就是她必須犧牲自己的獨特性,以免引人注意這個她最熟悉的做法,正是帶給她痛苦的來源。」

 

  我剛靈光一閃的想法是,因為我爸那邊的親戚的情緒實在是太陰晴不定了!我為了不要「掃到風颱尾」(台語),所以我發自心底的願望就是當個隱形人。小時候爸爸喝醉酒回家,媽媽為了保我們安全,都要我們在房間裝睡。

 

  然後一開始跟呼麻哥交往的時候,我都要他從側門進出,而不是正門。但後來我發現這種隱形的策略雖然不需要面對其他住戶的流言蜚語,但根本就儼然變成渣男隱蔽處!一開始我還不願意把渣男這詞兒套在呼麻哥身上,現在我覺得呼麻哥是真渣!不只因為他是媽寶,還有他把我至於人身危險!

 

  而且我漸漸發現,在外闖蕩,還是刷存在感會比較有保障一些。所以我才會報警,因為我想這樣如果我發生了什麼事,至少警察那邊留了紀錄,有線索可以追查。所以「隱形人」的策略真的已經不適用於我現在的生活了,反而可能讓我比較不安全!難怪我現在會看這樣的書,因為寄居蟹的殼已經太小,容不下寄居蟹龐大的身軀了!

 

  

「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不一定要和別人吵架。但是你不說出自己的看法,別人只會把你當背景,更不會因此喜歡你、接近你……

 

既然沒人敢保證,在關係中怎麼做一定不會被孤立倒不如讓真實的自己有機會出來呼吸,至少你還保有自我,可以當自己的啦啦隊其實沒有人能夠真的孤立你,除非你自己先選擇了在乎,並繼續留在讓你痛苦的關係當中唯有你先尊重自己,別人才會把你放進心裡。」  


跟呼麻哥的愛恨情仇,就是我不夠尊重自己、界線模糊的下場!分享我跟朋友7月27日的對話,表示我希望自己可以記得這場血淋淋的教訓。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如何不讓人生留下遺憾? | Breaking the power of guilt | 陳永儀 May Chen | TEDxTaipei

 

看到陳老師,我就覺得又有力量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喜悅美眉 的頭像
    喜悅美眉

    喜悅美眉

    喜悅美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