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tle.jpg

  編完這篇,把垃圾從心裡清出來以後,我比較知道自己內心真正想要什麼,然後也比較平靜,所以就把《妙法蓮華經》第八遍給誦完了!可喜可賀喲!    這篇分享文字出自《心理界限:尊重自己的意願,3個練習設立「心理界限」,重拾完整自我》。

 

「我知道你說的那些話不是真的,但我就是無法不在意?

 

我怎麼做,你都不滿意,難道只有聽你的話才是對的嗎?

 

算了,我反對也沒用,到最後,還不是得照他的話做?」

 

  我經常有這些OS,我會說:「算了。」但不是不計較,而是隱含濃濃的絕望感。這就是我在家庭裡從媽媽那邊習得的慣性無助感。

 

 

「不曉得你有沒有這種經驗,從小到大不管你再怎麼努力表現,用功念書爭取好成績、或是認真工作求取成就,爸媽從不肯正面肯定你,只會不斷地潑你冷水,要你別太驕傲。你不停地追,希望他們看見你的好,但是他們似乎只在意自己的苦悶,無法理解你的苦衷。

 

不管妍熙做得再多,媽媽的抱怨從來就沒有減少…….結果媽媽一路嫌東嫌西,批評她浪費錢……

 

透過這個例子,你可以很清楚得看見,一個失功能的丈夫是怎麼造就一個寂寞的媽媽、一個痛苦的孩子,以及一整個失衡的家庭。」

 

  雖然會因為被呼麻哥否定而覺得很痛苦,因為我又會穿上失敗者的戲服,貼上魯蛇的標籤,但我覺得能夠離他遠一點,不要落入這個無底的漩渦還是很幸運的,因為我已經可以看見可預見的未來,他會是一個失功能的丈夫,而我替我的孩子躲過了這一劫,我覺得是做了一件功德,如果將來我會有小孩的話。

 

 

……『情感性小大人』類型,這類型的人過度將自己的情緒與父親或母親其中一方融合,取代了爸爸或媽媽原有的配偶角色,成為父親或母親的情緒伴侶,提供他們所需要的慰藉

 

  如同妍熙的媽媽,因為對自己丈夫失望,轉而向妍熙尋求情感上的支持,以淡化自己在婚姻裡的孤單感。然而,一個缺席的父親,勢必會造成一個焦慮的媽媽,她必須重新將重心放在孩子身上,不然會失去心理平衡。」

 

  所以離開呼麻哥,等於躲過了一個未來焦慮的我,因為他很明顯就會是一個缺席的父親。

 

 

「尚未有分辨能力的孩子,在沒有長大之前,就被賦予如此重要的任務,不知不覺接受了媽媽的暗示,認同了爸爸的無能與媽媽的無奈,成為父母婚姻裡的第三者,心理發展與人際關係,當然會受到影響。故事中的妍熙,首當其衝的是,她很難對媽媽以外的人,培養出真正的親密與親近,心裡隨時準備好回家遞補那個缺席者的位置。於是,就算後來有機會成立自己的家庭,她所選擇的伴侶,又複製這樣的關係模式,成為被冷落、忽略的一方。」

 

  這是真的,我有說過,2017年的鱷魚,乃至於2020年的呼麻哥,他們的父親在家庭裡都是缺席的。然後這兩位仁兄也是跟媽媽的連結很深,跟爸爸相比。我覺得包括我在內,我們三個人因為父親的缺席,所以沒有學到「力量」,處事比較優柔寡斷。

 

 

「同時,你也會發現在情感型小大人的親子關係裡,『情緒勒索』是經常出現的戲碼。因為當事人過度與父母親其中一方情緒融合,也因此,只要爸媽在言詞上,稍微嚴厲或壓迫(例如:『我養你這麼大,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呢!』)他們就覺得難以承受,覺得自己必須滿足父母的需要,否則就會有愧疚感他們經常是以爸媽看待自己的態度來認定個人的價值,很難有健全的自我概念,相信自己是值得被好好對待的。因此,他們的心理界限往往是很模糊且脆弱的,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而改變自己的決定。」

 

  我媽會說:「我養妳這麼久,妳是我女兒,妳當然要站在我這邊!」曾經跟我姊討論朋友來家裡作客我要去接他們,還是給他們地址讓他們自己來?本來我是選前者,但姊姊說:「大家都這麼大了。」所以她說後者,我就改了。當時我姊也跟我說過:「妳這麼容易就改變囉!」

 

 

他們在生活中會不斷地交出控制權,以換得他人的認同感(特別是權威者:父親、母親、老闆、老師),也就是『綁匪』和『肉票』的關係……情緒勒索要能成立,被勒索的一方往往是很難對勒索者,明確地說出自己的原則並堅持到底。反過來,一個人若很清楚自己要什麼,不能接受什麼,就算別人威脅、恐嚇、情感逼迫,也難讓他改變動搖。」

 

  通常都是觸碰到我底線的時候,我才會全力反擊與捍衛,我覺得我人生大部分的界限人就是模糊不清,尤其面對權威更難堅持我自己的界限!我想,如果我能對於強硬的主管堅決地說因為我前一天沒睡覺,我不去上班,我也就不會被開了。所以性格決定命運這果真所言不虛呀!還是有點偏向宿命論。

 

 

「值得注意的是,習慣界限被侵犯的人,有朝一日,成為有權力者,一反手很可能也變成勒索者,用同樣的情緒創造對方的愧疚感,讓他人覺得不管怎麼做,他都有意見即使有能力改變也不願意行動,情願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他們複製了上一代的行為模式到自己的關係中,無形中變成了自己當初最討厭的人。」

 

  我覺得這很合理,因為被操縱久了,內心不平衡,而且一直以來就是學會這套戲法,所以一遇到有機會故技重施的對象,就很容易打蛇隨棍上(咦!是這樣用的嗎)

 

 

「你在妍熙身上可以感覺到一股力量,默默地推著她走向拯救者的位置,即使她知道再付出下去,情況並不會好轉,但是她仍舊無法擺脫宿命的輪迴……

 

  媽媽把滿腹的委屈向妍熙傾訴,妍熙認同了媽媽的可憐,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麼事情保護媽媽:一起指責爸爸的不是、故意說些話刺激爸爸、不給爸爸好臉色看。而爸爸感受到被排擠之後,覺得父親的權威受到挑戰,只好更用力地管教小孩,結果造成親子間更大的隔閡

 

  不幸的是,當妍熙自認為在幫媽媽出一口氣,一起抵制爸爸的荒唐,她就無法去看見,爸爸身為一個男人的壓力與痛苦,他被社會期待賺取足夠的金錢養家,若沒有達到標準,就會被老婆嫌棄、小孩也看不起他。在扮演加害者的同時,他的面具底下藏著深深的挫敗感,是不折不扣的性別受害者

 

  而那個看似最無助可憐的媽媽,在不斷地把苦水倒給小孩的同時,其實也扼殺了孩子的快樂,壓迫孩子一夕長大,好讓自己得以依靠,繼續當一個依賴者。她是婚姻裡的受害者,也是不停向孩子索討的加害人

 

  換言之,如果妍熙沒有看懂這整個模式,她就會想要用自己的方法改變爸媽。也許是更加地努力,拯救媽媽離開這段婚姻,或是不斷地挑釁父親,告訴他怎樣才算是一個好爸爸、好先生。當她陷入這段三角關係中,她就會想要控制,改變局勢,卻忘了爸媽的婚姻問題並不是她的責任,也不是她身為女兒的位置能改變的事,一心一意投入的結果,很可能到最後變成了烈士。

 

  無論妍熙再怎麼努力,媽媽和女兒的相處關係裡是不會感覺到快樂的即使媽媽嘴上對爸爸有再多的不滿,內心真正渴望的還是擁有一個疼愛她的丈夫。妍熙是不可能取代父親的位置,只能做一個永遠無法扶正的小三。同時,妍熙的允許與縱容,也會讓母親有了同盟的錯覺,認定了:『自己沒有錯,一切都是那個男人造成的。』而不用面對自己的責任,負擔起改變的義務。

 

  沒有人可以改變任何人,除非當事人自己願意。不管你的出發點有多良善,只要對方不是發自內心的調整,當情況和他想得不一樣的時候,他就會把責任丟給你,認為是你的錯。」

 

  在打這一段的時候,我忽然有種「念起即覺,覺之即失」的感覺,就像夜空裡閃爍的星星,在我們眼中的星光熠熠,說不定那些星球早就已經不在了,我們眼中看見的,是已經消失的星球,在N光年以前所發出來的光。所以我想跟大家說不要害怕去看,不要害怕認識自己,因為我們看到的,是早已不存在的,所以並不可怕

 

  同理,這些家庭狀況也是,因為我爸早就在N年前就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我現在所看的這些我的家庭鬧劇,其實都是N年前上演,但早已不再的劇場。能夠平心靜氣地欣賞這些光是幸福的,因為我意識到呼麻哥想要的是一個他說什麼都能無條件配合的女人,但我無法。他希望避免爭吵,但對於我來說避免爭吵就等於避免真實,於是他對我而言並不理想。說老實話,我內心就是這麼想的!

 

 

很多孩子即使長大成人,對自己的認識依舊非常模糊,腦子裡只裝滿了父母或社會的期待與要求,當醫生、做老師、結婚生子……習慣『聽話照做』。

 

  這樣的模式並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消失,相反地會被強化,變成在家裡聽父母的話,出了社會之後,便把思考和判斷的責任轉移到另一個權威者身上,比如老闆、主管,習慣等候指令開始動作,害怕多做多錯。無法說出自己真正的想法,對於衝突有很深的恐懼。使得自己終其一生都活得很委屈、彆扭。

 

  其實適度的叛逆,是建立個人界限重要的嘗試,在過程中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喜歡什麼。當父母能允許孩子挑戰權威,他們才能夠開始思考,有自己的觀點,而不是別人想法的複製品。如果你生長在這樣高壓的環境,雖然你不能選擇自己的爸媽,以及他們教養你的方式,但是你可以重新定義他們在你心中的位置,從不可侵犯的位置,到看見他們背後承載的壓力與難處,你就不會對他們抱持著太大的期待,進而將他們的情緒隔開來,好好地做自己

 

  唯有當你能把爸媽當作是一個人看待,而不是父母,你才能脫離孩子的依賴,不再企圖從爸媽身上尋求肯定你可以不是爸媽理想中的孩子,他們也可以不是你心目中完美的父母,但是你們依舊能彼此相愛……

 

  沒有界限,代表你與對方在心理上是不分彼此的,你的快樂是他的,他的悲傷也是你的,特別是在情侶熱戀階段,這種感覺會更為強烈,覺得彼此融為一體、合而為一。這帶給我們很大的親密感,也滿足了我們內心的依賴並提升了安全感。

 

  由於這樣的連結太過強烈且美好,因此,我們寧願忍受一些小小的不順,也要維持那種一體的感覺。……

 

  這時候界限不清,給了人們一個很好的理由,可以把責任推給別人:『都是因為某某某的錯,我才會這樣。』……

 

  沒有人願意用自己的角度說:『我是為了自己做這個選擇的,我願意承擔這個決定必須付出的代價。』因為當他這麼說的時候,好像就和對方切斷連結,再也不能享受那種有人跟你一起『扛』的感覺只要自己還有被需要的理由,就不會那麼孤單。殊不知,這種假性的親密,反而阻礙了彼此真實的靠近

 

  許多心理界限不清的人,因為需要自己被需要,所以情願留在一段心力交瘁的關係,至少還能得到關注與連結。但是請別忘了,想要在錯的人身上,找對的答案,猶如刻舟求劍,拖愈久,代價愈高。你的委屈成全不了任何人,更喚不回對方的疼惜,只會讓自己愈努力、愈挫折

 

  唯有你的心理界限清楚了,你與他人的連結才是一種對等的互動,而不是一場關係的交易兩個空虛的靈魂,是無法讓彼此感覺到真正溫暖的

 

  你必須懂得讓自己快樂,這世界才會跟著你微笑。」

 

  昨晚我跟呼麻哥說:「你不是說今天要把臭襪子拿走嗎?」他說:「我沒有洗衣粉了。」我說:「你不是用你朋友的洗衣精嗎?」他說:「也沒了,我明天要去買。」大哥!本來就該自己買的好嗎?這不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的民生必需品?

 

 

  以前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直接舉手說:「用我的。」想當好人,行布施,想被讚美,想被需要,想讓人有好印象,想當便利貼女孩。但是我畢業啦!現在我覺得跟這種容易讓我生氣、多事、不懂感恩、敷衍的人劃清關係,對現在的我來說才是比較重要的!阿彌陀佛!之前根本就是以一種把自己整個賠進去、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方式瘋狂培福,然後自己再氣個半死,入不敷出!

 

 

   恩師對於我跟呼麻哥的感情一直都是「快刀斬亂麻」的態度,從一開始我得知呼麻哥會用迷幻藥而向周遭親友徵詢意見的時候,恩師就告訴我不要把他的課題擔在身上,要切割。但是心理界限不清楚的我怎麼有執行能力?但是最後我分手後的努力也是有被恩師肯定的,感覺很好,在此與大家分享。

e.jpg

a.jpg

  我說過呼麻哥對我的好,是他鄉愿,不是真心的好。還有我感覺呼麻哥的確只想要當有親密關係的好朋友,如果不是我當初堅持要有女友的名份,他很可能就不會當我男朋友。而且分手後他的確說過現階段「女朋友」並不吸引他。我覺得時間軸拉長一點,才搜得到更多的「證詞」與真相。

b.jpg

c.jpg

d.jpg

 

 

 罗晋太会了!用一首歌当场表白孙俪 |《安家/卖房子的人》I Will Find You a Better Home【东方卫视官方频道】

  推薦《安家》這部電視劇哦!有85%的情節是真實故事!真羨慕可以跟徐文昌在一起!下訂這種靠譜的男生!

  唉!想當初呼麻哥彈吉他,自己作詞作曲對我來說也是很加分,但是我覺得頭腦清楚真的很重要。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他滿腦子賺錢沒有關係,但是作曲要作「大麻」這個我就覺得太over了!他覺得麻用作其他用途,不是吸食的話,可以賺很多錢。總之,今天他關心我臉色不好,我仍舊是臉色鐵青地匆匆別過。渣男不要把我拖下水就很不錯了,我現在都避免跟尼泊爾朋友透露我的個人資訊,我不想再跟那群人有瓜葛了,我也不想再跟呼麻哥有瓜葛了,情況只會更糟,這是我的真心話。唉,就像歌詞說的:「誰能夠代替你啊,趁年輕盡情地愛吧!」這句話對我還是很勉勵的!希望可以遇見我的徐文昌,都是他做飯給女主吃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喜悅美眉 的頭像
    喜悅美眉

    喜悅美眉

    喜悅美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