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好欣賞圖畫中「有個性」的線條,外在反映內在!社會的集體牢籠囚禁了我們許久,但什麼時候要出來,就看我們何時有勇氣去摸門把。只要我們準備好了,我們需要做的就只是摸門把、把門推開、緩慢踱步的走出來。但是在牢籠裡的時間也從來都不會白費,因為在裡面的時候我們其實在蒐集各式各樣的目錄,看看有哪些我們想要剪下來,妝點到我們的人生剪貼簿裡,一旦我們看到某個圖樣符合我們心中的缺口時,姊妹們,二話不說,上吧!先剪再說!
其實我是非常喜歡看圖說故事的,大學時做PPT上台報告,明明報告主題就是要講習近平,結果硬要放個習近平跟教授的辦公室照片大比拚。還有明明主題是要講國際企業逃稅,但硬要放甄嬛傳的照片寫個「射人先射馬」。這篇要分享很多我最近的改變跟進展,這篇分享的劇照來自陸劇《安家》,我很欣賞裡面的一個小配角,婦產科醫師宮大夫!也就是下圖左邊這位女性,因為她認為自己有自己的婦科專業,但是回到家對小孩的教養卻要受公婆的氣,讓她覺得生活品質下降很多。所以她決定找房仲再看一間學區房,想跟公婆分開住。因為她先生很孝順,對於「棄老而去」的想法十分反感,所以就在看房子的後,登愣,他們爆發了口角!
東方真的很強調集體,很不鼓勵獨立,很強調「統一、方便管理、一致」,所以我認為上面的台詞要由一個東方女性說出來真的是很不簡單的,尤其是女性,很容易被灌輸「妳應該要說什麼」,而不是被問說:「妳怎麼想?」所以我覺得宮大夫特別難得!其實要讓女性如此堅定地為自己的想法出頭,這帶表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浮上檯面的衝突,代表檯面下早就暗潮洶湧,只是沒看見罷了。
最近,朋友看了我的網誌深受啟發,很鼓勵我錄Podcast,我真心的希望推廣年輕人學佛,然後討論主題時朋友跟我說:
其實,她的「受群大」的想法跟宮大夫的先生是差不多的。
沒錯,隨波逐流。就像朋友跟我分享她心中的觀念:
這次我終於不買單了,我說:
我講不一定,語帶保留是因為如果是開悟的諸佛菩薩,給多少品質都是一樣的,可我們得認清,我們只是凡夫,凡夫就要量力而為。
老實說,我真心覺得世人很多都在自欺欺人,追求「平衡」、「兼顧」就是讓我們陷入一種惡性循環的毒藥,就像要追尋「烏托邦」以及「桃花源」一樣,無異於「尋死」,所以我真的很認同......
所以我跟朋友說:
因此,我無敵欣賞宮大夫兩語道破,真心百分百的話語:
君可見,我跟朋友說:
以前,我的第一反應總是要取悅別人,當我錯失「讓別人選擇我的機會」時,我總是嗚呼哀哉的覺得:「好可惜!」這態度錯就錯在我總是被動的被別人挑選,然後自我怨嘆。而不是很心動的主動出擊說「我想要」,我覺得這跟女性被教育要「被動一點」是有關的,尤其我聽說過:「主動的女人在男人眼中是沒有價值的」,我覺得這句話誤我一生。女人當然要主動,只是關鍵問題是要怎麼個主動法?在哪個方面上主動?所以當我最近看到下面這段文字時,有如當頭棒喝,對我來說是一種很深的提醒:
主動的第一步,就是問自己:
水至清則無魚,但難道我們要為了「有魚」而犧牲了水的清澈?這是顛倒!宏智正覺禪師在《坐禪箴》說:「水清徹底兮(默),魚行遲遲(照)。空闊莫涯兮(默),鳥飛杳杳(照)。 」前男友說呼嘛是尼泊爾的文化,就算真的是,我從這件事學到的就是「集體並不代表絕對正常」!自從8月4日我跟一位去印度學藏文的外國朋友聊天,他說他聽說過有位修成「破瓦法」(能夠打開往生者的頂輪,把往生者送去淨土的能力)的修行者有一次要打開一位往生者的頂輪卻打不開,因為他用LSD迷幻藥。我朋友還說用迷幻藥很影響氣,呼麻會改變心理狀態,吸尼古丁會產生心理依賴,這些跟淨化身心的修行都很不相應。
雖然這位朋友也提醒我:「既然妳前男友不是修行者,那我們就不需要用這麼純淨的標準對他有所苛求。」的確很有道理,對他所抱持的希望愈大,對他的恨也就愈深。所以把希望下降,也就沒那麼恨了。而且因為我太想去佛國淨土了,所以呼麻哥在我心中身價一夕之間暴跌到跌停板的位置,隔天直接把他之前給我的牛仔褲偷偷塞回他的衣櫃裡,拜託不要讓他的氣汙染我,我在此致上十二萬分的感謝,謝謝!
所以最後,我跟鼓勵我錄Podcast的朋友說:「根據我的經驗,這些(對佛法沒興趣卻想解決人生問題)不是我想要的受眾。」受眾大,卻不是我想要的,意義何在?又走上勉強自己的惡性循環,貨幣已經夠通貨膨脹了,不需要再加我一枚。因此,「心有所屬」很重要!當宮大夫確定跟學區房心心相印之後,房仲跟她說:
她很帥氣地說:
沒錯,根據我的個人經驗,特別是在大事上,不需要商量的決定,就是真心實意的決定。好比今天我跟朋友分享:
其實,認真拜佛當然希望求智慧,也求生活平安無事,並且順遂。還有就是,經常問道場的老菩薩要不要去打禪七看看?沒有意願的她們總容易以「身體健康」為由推託,我還真的認識一位阿姨因為健康狀況,本來報名了波蘭的禪七沒有去的。再加上我老母最近跟我說:
所以趁著我現在兩條腿還好的時候趕快拜,等我以後輪迴變四條腿、六條腿的時候就拜不了了!這輩子還是很珍貴的,要珍惜現在還擁有的!我們擁有的、能做的,其實還很多!
拖累指的其實就是特別沉重的消耗......
很多人以為我講佛陀是在崇拜偶像,當然不能說完全沒有,但是我特別認同老師說過的一句話:「就是因為他的平凡,所以才顯現出他的偉大。」那個時代誰沒有苦?雖然叫做太子,但其實他父王的國家很小,硬要說的話,佛陀只是一個部落領袖的兒子,難道其他地方沒有這樣的人嗎?但就只有他成佛。所以眾多的我們願意追隨他走上成佛之道,雖然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但還好宮大夫告訴我們:
伴著這甜美的鼓勵,看這集的那個晚上,我甜甜地進入夢鄉!
Don't Work Too Hard 不要太努力 | 之喬 曾 | TEDxTaipeiFuhsingPrivateSchool
以前參加敘事工作坊,也聽癌友分享:「要學會擺爛,不要當模範寶寶!」當模範寶寶不就是為了要得到「被認可」的徽章而努力嗎?不就是為了把「逆境」轉成「順境」而努力嗎?不就是為了讓「不舒服」變成「舒服」而努力嗎?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