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喜家(台語)!喜悅美眉19歲的時候去過印度的艾蘿拉石窟朝聖唷!不要小看艾蘿拉,那是黃曉明主演的《大唐玄奘》的拍攝地點之一,所以我看電影時,看到某個場景的時候就大叫:「我去過那裡!」某個場景指的就是這裡,底家(台語)!家丟喜《大唐玄奘》的其中一個電影場景。
打完默照四十九之後,我一直覺得我怪怪的。但是那種怪不是負面的怪,而且我也說不上來,不知道原因。而且不想讓別人誤會,所以我很少提到這件事情。昨天睡前讀了《活出當下的平靜》第五篇,於是就明白了原來我怪在哪裡。但是雖然明白了,我卻還沒有想要在網誌分享的欲望,直到今天醒來以後腦中閃過艾老大的隻字片語,覺得好興奮,想要寫一篇網誌紀念、分享。
接下來要進入《活出當下的平靜》P.26的詩作分享,它幫助我發現我的「怪」是怪在哪裡?
The Voice inside Your Head
腦袋裡的聲音
One day you’ll grow fed up with the voice inside your head
有一天,你會受夠了腦袋裡的聲音
with its constant murmurings of discontent
受夠它牢騷不斷的喃喃抱怨
its fearmongering thoughts of the future
受夠它散播憂懼未來的思維
and its questioning of every choice you make.
受夠它質疑你所做的每一個選擇
One day you’ll trun to it and calmly say, “I refuse to listen”
有一天,你會轉向它,平靜地說:「我拒絕聆聽。」
then stand back and look away
然後退到一旁,調過頭去
turning your attention to your surroundings
將你的注意力轉向周遭
or to a quietness and spaciousness you can sense
或是轉向你感應得到的靜謐與寬廣
inside you, just behind the voice.
在你裡面,就在聲音的後方
The voice is so self-absorbed
那聲音是如此的只顧自己
that at first it won’t even notice it’s being ignored
以至於一開始甚至不會注意到自己被忽略了
and will carry on chattering away to itself.
它將會繼續喃喃自語
You’ll still hear its complaints and criticisms
你還是會聽見它的抱怨與批評
but they won’t convince you anymore ──
但那些話再也說服不了你
you’ll doubt them, laugh at them, reject them.
你將會懷疑它們,嘲笑它們,拒絕它們
And gradually, without the fuel of your attention,
於是逐漸地,沒有你的關注作燃料
the voice will become more hesitant
那聲音將會變得比較遲疑
will stumble and slow down, leaving space;
將會結結巴巴,緩慢下來,騰出空間
until eventually that self-assertive drawl that demanded to be heard
直到最終,那個自負專斷、強求被聽到
and seemed to submerge the rest of reality
且似乎要淹沒其餘實相的拉長聲調
will be no louder than a whisper, like a gentle breeze
連呢喃耳語也比不上,猶如微風
that seems to be part of silence.
似乎成為靜默的一部分
我覺得最棒的是,讀完詩我不只發現我怪在哪裡,我還發現我要去哪裡。讀完詩後,你發現了嗎?怪就怪在:「沒有那些腦袋裡的聲音以後,我是誰?」如詩句所說:「於是逐漸地,沒有你的關注作燃料,那聲音將會變得比較遲疑,將會結結巴巴,緩慢下來,騰出空間。」因為我不再將力量專注在小我的聲音上,所以新的空間出現,而我則覺得遲疑、陌生,我正在探索新的世界,我感覺過去我的潛能被壓抑了,而我正在把我以前壓抑住的潛能釋放出來。
這陣子有時候我真的會想:「如果大學時的我,有我現在的腦袋與成熟度的話,退學後的我,就會先飛出去打工度假,沉澱下來好好想想自己到底想念什麼,再飛回來念。就不會那麼慌張的為了重回「大學生」的身分,投入轉學考。我那時候緊緊抓住的是社會上的身分與認同,我認為大學生的身分可以給我安全感。結果考轉學考的那年,我胖了起碼七公斤。
《創造生命的奇蹟:影響五千萬人的自我療癒經典》P.64:「我們往往浪費許多力氣去修正一個不是真正問題的問題,體重過胖就是另一個很好的例子。人們經常花許多年時間與肥胖奮戰,但體重還是降不下來。他們把所有的問題都歸咎到肥胖這件事情上,殊不知,肥胖不過是自己內在某個深層問題很顯現於外的結果,而我發現,這個深層問題往往是恐懼及被保護的需求。每當感到害怕、不安全,或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時,許多人就會以增加體重的方式來保護自己。
嚴厲責罵自己太胖了、每吃一口食物就產生罪惡感、體重一增加就用盡各種辦法讓自己瘦下來,這些都只是在浪費時間,二十年後,情況可能還是一樣沒變,因為我們根本沒有去解決真正的問題。我們所做的一切,不過是讓自己更害怕、更不安,於是,我們就會需要更多的體重來保護自己。」
話說回來,我沒辦法搭時光機回到過去。我也不知道認為大學是起碼必須完成的學歷的我媽,當時的她有沒有開明到可以讓我先出國打工度假。以及,其實那時候前一年做直銷的經驗,讓我覺得工作很累,想要緊抓學生身分,我覺得直銷經驗也影響到我為什麼大學時期死不打工。所以就當時候的因緣來說,投入轉學考是當時的我很合理的選擇。
曾經在念佛禪七的小參時間,我問法師:「要怎樣才可以不要自責?」法師回答:「接納當下的因緣,然後不要再多評論什麼。」所以如果我用現在的想法去看以前,我可能就會罵自己說:「以前的我真笨,真無知!」因此我會回到自己當時的程度,去看自己當時的選擇,然後接納、明白當時的自己,然後去看當時這段經驗提供我什麼樣的禮物?如何成為現在的我的墊腳石?那段經驗如何幫助了現在的我?用這樣的態度去看以前判定的「負面經驗」真的會活得比較快樂與坦然。
回到文章的一開始,我提到那個讓我興奮到想寫網誌的關鍵段落(我還在床上大力拍了一下手,你就知道有多關鍵),出自《一個新世界:喚醒內在的力量》P.246:「所以,當你可能還在等待一些重要的事情在你生活中發生時,你也許還不了解,每個人身上可能發生的最重要的事情,早已經發生在你的內在了,也就是,思考和覺知分裂的過程已然展開。
對很多正在經歷初期覺醒過程的人來說,他們已經不再確定自己的外在目的究竟是什麼。驅動這個世界的力量已經無法再驅使他們了。當認清人類文明的瘋狂之後,他們可能會覺得與周遭文化格格不入。有些人會覺得,他們好像在兩個截然不同世界之間的無人地帶,他們不再被自己的小我主宰,但是正在揚升的覺知又還沒有完全整合進生活中,內在和外在的目地尚未合而為一。」
賓果!我現在的狀況就是上面這段文字所描述的那樣,我也找到了為什麼身邊親友無法理解我,更遑論認同,所以我感覺到很孤單的重要原因了,就是這句「驅動這個世界的力量已經無法再驅使我了」!驅動他們的力量,放在我身上,完全沒有作用,我覺得令他們氣惱的就是這個。你不要以為只有跟我比較有關係的人才會有情緒,連半年跟我見一次面的姊妹淘都覺得無法認同我的行為以及我所作的決定,而覺得生氣。起初我覺得很挫折,怎麼會這樣?我也有點生氣,現在我明白原因了。
我的確覺得自己在兩個截然不同世界之間的無人地帶,不能說完全沒有,但是我追求名、權、金錢的動機沒有世俗這麼強烈,但是我又沒有想要出家,所以我在中間的無人地帶裡面。
為什麼默照四十九完,會產生這種「怪怪的」感受?我在《當下的力量》P.209找到答案:「透過持續的關注和接納,轉化自然就會發生。痛苦之身將被轉化為散發光芒的意識,這就好比把一塊木頭放入火裡或接近火源,它就會轉化成火。」
在禪堂裡,因為禁語,我們一直跟「腦袋裡的聲音」相處在一起,所以我們會持續的關注腦袋裡的聲音,然後如果用原來的抗拒來面對事情,就會覺得很不舒服。比方說,默照四十九在禪堂的時候,我經常會想:「出去以後,我要做OO,然後還要做XX…...。」這種想法出現的頻率很高,後來我發現我希望自己是一個成功的人,是一個菁英,我想要當人生勝利組!因為我持續的關注到自己的這個想法,我覺得帶著這樣的想法好累、好不舒服。
所以我就變了,變的關鍵是我發現光是在內心有這種想法,就讓我好疲憊、好緊繃。我告訴自己說:「我只是一個凡夫,我只要當平凡人就好。」換了這個想法以後,我覺得人生就輕鬆多了。所以昨天凌晨我在會在粉絲專頁說:「說實話,最近面對外界(很多人對我說的話都讓我有相同的感覺),我真實的心情是:『我接納我現在的程度就是如此,你們對我的要求真的多了,我覺得我現在能夠活著就已經很了不起了,真的夠了。』累到沒有驚嘆號了,所以並不是憤怒的吶喊。 」
所以當有持續關注的意願,再加上正念引導時,接納是有可能發生的。正念引導是什麼呢?就是默照四十九裡,聖嚴師父每天早晚兩次的開示,我真的從裡面學到很多做人處事的態度。比方說我昨天在粉絲專頁發了一則動態,如下。
【救人的智慧】
救人沒有智慧的話,拉別人上岸的時候,可能反而會被拉下去跟著一起溺水。
曾經,我會很擔心那些跟我求救的人,在我幫助過他們以後,他們後來怎樣了?
曾經,我認為有些事情是私人自由,我管不著,但其實我一開始其實是有機會管的,結果我徒留遺憾。
這兩件事都帶給我滿大的啟發,我從默照四十九的開示裡面真的學到很多做人處事的態度。聖嚴師父說別人來請求幫忙,每來一次,就要幫一次,這是慈悲。但是過程結束就結束了,不用因為別人的事情而睡不著,不用把「我」放進去,這是智慧。
每一次被困住,走出來以後,都覺得海闊天空,都覺得自己又學到一課。人生好像在玩障礙賽唷,就是學習怎麼樣跨過障礙吧,然後再把自己跨過障礙的方法分享給人。(最後我附上聖嚴師父的書《找回自己》)
原本有個跟我很親近的朋友,她遭遇到人生的低潮,我會把她掛在心上,想說她以後怎麼樣。打完默照四十九以後,我就把她放下了。這主要就是因為聖嚴師父的開示,如果我只是一直跟腦袋裡的聲音相處,而沒有人可以帶領我用新的角度看事情,教我用新的方法面對生活,就算我覺察到我走的路錯了,我也不見得可以很快的轉換。我可能會想:「也許我現在的路並不好走,但是天知道哪一條路才是正確的?那我就先繼續在我的路上走吧,至少還可以走。」所以我認為聖嚴師父的開示真的很重要,親近善知識很重要的道理就在此。
我覺得因為在默照四十九裡面,我很多觀念都一點一滴的轉變了,然後無數小小的轉變,累積起來沒有那麼小,因此我開始覺得陌生,而我把這股陌生濃縮成一個字:「怪」。
像是「快樂」這件事情,原本我認為心想事成、美夢成真就是一種快樂,結果因為聖嚴師父一句:「就連美夢成真,都只是夢一場。」因此我心目中的「快樂」也變了。
昨天恩師跟我分享:「韓團偶像自殺,看到有一個心理諮商的網站說,這個偶像『自我厭惡』。」我才去看新聞。我覺得這篇網誌選在韓國藝人鐘鉉輕生後出現,自有其意涵。根據我自己想自殺的經驗,真正自殺的人,乃至於犯罪的人,都是因為全然相信腦袋裡的聲音。
12月8日,在我跟恩師分享我落落長的生活心得以後,21:52分,恩師在臉書跟我說:「自己旁觀自己,再回到自己。這不就是楊定一用了那麼多本書要傳遞的訊息?」我回答:「對!停頓自己的時候,世界就變了。艾克哈特托勒說他29歲的時候想要自殺,他內心想:「我受夠自己了。」然後他突然發現這句話有兩個「我」,他因此停頓了,後來他的人生就不同了,變很大。所以能夠從一個我發現有兩個我,真的是很重要的能力,老師抓得真好!如果都沉浸在小我,就覺得很痛苦,因為沒得逃哇。但發現有大我以後,就覺得如果覺得小我很煩,那就切換到大我(旁觀者)模式,大我就是我的避風港。=目 我很容易偏離軌道(忘記大我的存在,沉浸在小我裡),所以時時回到靈性觀念很重要。」
由於艾老大(艾克哈特托勒)本身也是想自殺的過來人,後來卻成為國際知名的靈性導師。平平都是想自殺,有人相信腦袋裡的聲音,於是真的自殺了,有人卻從腦袋裡的聲音解脫,一躍成為靈性導師。每個人都一樣會遭遇到困境(腦袋裡的聲音),但是我們面對困境的反應與選擇,會決定往後的路怎麼走,以及我們的人生會怎樣發展。
因此在這裡,我想要分享艾老大的生命故事,這個故事出自《當下的力量》P.23:「我很少取用往事,也極少回溯過往。不過,這裡倒不妨扼要說說,我是如何成為一位靈性導師,以及本書又是如何誕生的。
在我三十歲以前,我一直生活在一種焦慮不安的狀態中,情緒低落,不時萌生尋死的念頭。如今談及過往,恍如隔世,就像前世或發生在他人身上的事情。
二十九歲生日過後不久,一個深夜,我自夢中驚醒,內心無限恐懼。我已多次有過這樣的感覺,卻沒有任何一次向那個晚上如此強烈。夜間的寂靜、黑暗房間裡模糊的家具輪廓、遠處傳來的火車隆隆聲響──這一切我都感覺如此陌生、充滿敵意又毫無意義,讓我對世界升起一種深深的憎惡感。然而,最讓我憎惡的卻是自己。當時我想,何苦要背負這種可憐人生繼續活下去?何苦繼續掙扎?我感受到自己極度渴望從世界消失,強烈的程度超過我的求生本能。
「我無法再跟自己活在一起了。」我的內心反覆浮現這樣的想法,突然間,我意識到這個想法似乎哪裡不太對勁。『我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我心想:『如果我無法再跟自己活在一起,那不就表示有兩個我,一個是『我』,一個是我不再想與之活在一起的『自己』。』我繼而又想:『它們之中,說不定只有一個是真的。』
這個奇特的領悟讓我極為錯愕,以致我的思維戛(音同夾)然而止。我的一是無比清晰,但就是沒有任何念頭升起。接著,我感覺自己被吸入一個能量漩渦當中。一開始漩渦轉動得很慢,但逐漸加快。我被強烈的恐懼攫住,身體開始發抖。我聽見一個像是發自胸膛的聲音說:『不要抗拒。』我感覺自己被吸入虛空,但這虛空是在我身體裡面而非外面。突然間,我不再恐懼,任由自己捲入那『虛空』〈the void〉之中。之後發生了什麼事,我已不復記得。
我是被窗外小鳥的啁啾聲叫醒的,那是一種彷彿從未聽過的聲音。當時,我的雙眼還緊閉著,卻看見了一顆珍貴鑽石的影像。對,我心想,如果鑽石能發出聲音,那一定就是我聽到的那種聲音。我張開眼睛,第一道晨曦川過了窗簾照射進來。我沒有思考,但就是知道,光所涵蓋的層面遠比我們所知的多得多。那道透過窗簾照射進來的柔和光線,就是『愛』本身。我淚水盈眶,站起身來,在房間裡來回踱步。這是我熟悉的房間,但此時我卻知道,我從未真正看見過它。每樣東西都如此清新質樸,像是來自太古初開。我撿起一枝鉛筆、一個空瓶和一些其他東西,對它們的美麗與鮮明讚嘆不已。
那一天接下來,我出門到街上四處走動,對於眼前所見的每件事物都嘖嘖稱奇,彷彿我才剛誕生於人世,一切都如此新奇。
接下來的五個月裡,我生活再一種不間斷、深深的靜謐喜悅之中。之後,這狀態的強烈程度稍稍減緩,或許並非減緩,只是我對它太熟悉、習以為常罷了。我依舊過著日子,做著一般人會做的事情,但我卻已明白,不管再做什麼,都不會為我已擁有的豐盛增添什麼了。
當然,我知道自己歷經了深刻的轉化,卻一點也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多年之後,我閱讀過一些靈性典籍並接觸了一些靈性導師,我才弄懂,很多人亟欲追尋的狀態早已發生在我身上。我明白到,那晚的強烈痛苦迫使我的意識,從心智所虛構的自我之中抽離開來,我不再認同那個不快樂、充滿恐懼的自我。那次的抽離是如此徹底,以致那個虛假的自我馬上像洩了氣的氣球,完全癱軟,剩下的只有我的真正本質〈true nature〉,也就是永恆的『我本是』〈I am〉,那是意識未認同於任何形相〈form〉之前的清明狀態。稍後,我又學會了以完全清醒的意識狀態,進入無時間和無生死的境界,也就是我原先感受過的那個『虛空』,目育在無法形容的至福聖境中。接下來那段日子,我沒有任何關係、沒有工作、沒有家、沒有社會界定的身分認同。近兩年的時間,我幾乎都坐在公園長凳上,任由最強烈的喜悅充盈全身。
不過,即使最美妙的體驗也是這樣來了又走,始終不變的只有自在平安。它就像一道地下伏流,未曾離我而去。有時非常強烈,幾乎具體可觸,甚至連旁人都可感覺;有時則引入背景的一隅,像是一段悠遠的旋律。
後來,開始有人偶爾來造訪我,問說:『我也想要你所擁有的,你可以把它給我,或教我如何得到嗎?』我回答:『這東西你本來就有,你感覺不到,是因為你的心智製造了太多噪音。』於是,我將這個答案擴大衍生,寫成了你手上的這一本書。
就這樣,在我自己尚未意識到之前,我再次擁有了一個外在身分,成為了一位靈性導師。」
韓國輕生藝人鐘鉉在遺書裡提到:「我總是活在黑暗之中,我想過要逃走。是的,我曾經想過要逃離,逃離我自己,逃離你。『有人在那裡嗎?』『我』、又是『我』,接著又是『我』。」這不就跟艾老大那時候想:「我無法再跟自己活在一起了。」是一樣的嗎?所以腦袋的聲音(也可以說是魔鬼的音符)存在於每個凡夫的腦袋中,而有沒有真的輕生的關鍵真的在於有沒有認出來「我」有兩個?
在分享這則故事的同時,我自己也重溫了一次艾老大的故事,這次我看到的重點有三個,第一,文中說「接下來那段日子,我沒有任何關係、沒有工作、沒有家、沒有社會界定的身分認同。」這不就是《巫士唐望的世界》裡,唐望說的「抹去個人歷史」嗎?
第二,「我又學會了以完全清醒的意識狀態,進入無時間和無生死的境界」代表在艾老大身上,只有第一次的悟境是自然而然發生的,後來是靠學習,所以如聖嚴師父所言,通常悟境只有一次並不徹底,很少人能夠開悟一次就大徹大悟。因此開悟以後還是要不斷修行。
第三,「在我自己尚未意識到之前,我再次擁有了一個外在身分,成為了一位靈性導師。」如我最近所體驗的,有些事情已經發生了,只是我們還不知道那是什麼。因此時時保持敞開的心,才能確保真理來的時候,我們有足夠開放的胸懷擁抱與接納。就像那個來自艾老大的胸膛聲音說的:「不要抗拒。」
韓國輕生藝人鐘鉉在遺書裡提到:「看來我不適合和這世界抗衡,我的人生本就不該當一個明星吧。全都是因為那樣才過得辛苦吧,因為要抗爭,因為要讓世界認識我很難。為什麼會做出那種選擇?真是搞笑呢。
能撐到現在已經很了不起了!還需要再說什麼嗎?只要跟我說聲「辛苦了」、「做到這樣已經很棒了」、「你真的很努力了」。即使笑不出來,也請不要帶著怪罪送我走,辛苦你了,你真的很努力了,再見。」
曾經有朋友跟我說:「想想,我也常常自我批判,責駡,否定自己,原諒不了自己一些事情。」我就好想跟她分享《創造生命的奇蹟:影響五千萬人的自我療癒經典》P.73:「假若我們把一個三歲小孩帶到房間裡,然後圍著他叫罵,說他很笨,從沒做對一件事,說他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說他把事情弄得一團糟,然後也許還揍他幾下,如此一來,這孩子若不是溫順地蜷縮在角落,就是把這地方給拆了。他會出現這兩種反應的其中一個,但我們將永遠不會知到這孩子真正的潛能。
倘若我們告訴同一個小孩,我們有多愛他、多關心他,我們喜歡他現在的樣子,喜歡他的聰明伶俐、他做事的方式,也允許他在學習的過程中犯錯,我們無論如何都會支持他,那麼,這孩子所表現出來的潛能,將會讓你大吃一驚!
每個人內在都有一個三歲小孩,大多時候,我們只會對著這個孩子叫罵,然後還納悶為何自己的人生事事不順心。
假設有個朋友一天到晚批評你,你還會想跟他在一起嗎?也許你小時後就是被如此對待的,真是令人難過。然而,那都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如果你現在還是選擇以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那才是更大的悲哀!」
《創造生命的奇蹟:影響五千萬人的自我療癒經典》P.116:「當你責罵自己,當你嚴厲責備自己,當你『狠狠修理自己』時,你覺得你是以這種方是在對待誰?
早在三歲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接受了幾乎所有正面和負面的模式,而我們此後的生命經驗,都是奠基於我們當時對自己對人生的信念。小時後所遭受到的待遇,往往就是我們現在對待自己的方式,所以你在責罵的那個人,其實就是你內在的三歲小孩。
如果你是個會因為自己的擔心和害怕而生氣的人,那麼,就把自己當成只有三歲大吧。當你面對一個處在恐懼中的三歲小孩時,你會怎麼做?你會對他大發脾氣,還是伸出雙臂安撫他,直到他覺得安全、放心為止?小時候,你身邊的大人也許不知道如何安撫你,但現在你已經是個成年人了,如果還不去安撫自己內在的那個小孩,其實是很悲哀的。
過去發生的事情已經發生,現在都結束了,而此刻,你有機會以你期望獲得的待遇對待自己。一個受驚嚇的小孩需要的是安慰,不是責罵。責罵自己只會讓你更加惶恐,無處可去,而一旦內在小孩感到不安,就會造成許多麻煩。還記得小時候被貶抑的那種感覺嗎?你的內在小孩現在也有同樣的感受。
請好好對待自己,開始愛自己、肯定自己,這才是內在小孩所需要的。唯有如此,它才有辦法將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極致。」
原本我覺得硬要從負面轉變成正面,這種教條式的「正面就是比較好」的想法,我無法接受。我一直都對「發揮潛能」心生嚮往,因此是後來讀到露易絲的文字,我才明白原來正面思考對發揮潛能如此有幫助,因此我非常認真的做露易絲發明的對鏡法,即對著鏡子說肯定句。
腦袋裡的聲音雖然感覺很負面,但它其實可以發揮正面效用的。腦袋裡的聲音(念頭)其實就只是一項工具而已,聖嚴師父說:「人都會有念頭,沒有念頭的就只有石頭跟屍體,因此,凡夫的念頭是煩惱,聖人的念頭是智慧。」
在別人的眼中,也許會覺得我的生涯好像一直處於很大的變動,但其實對我來說,我只是「不抗拒」內心中真實的自己,不斷讓內心的聲音冒出來,跟著我內在的良知走。12月7日凌晨五點我醒來以後睡不著,因為凌晨一點即將入睡之際,我在腦海裡反覆思考,假設我要投稿,我的筆名要用什麼呢?
因為我覺得《追蹤師:草原狼導師》裡的祖父實在太有智慧了,所以我希望筆名裡包含「祖母」兩個字,但我希望除了祖母之外,還可以加其他的字。在我想到底加什麼字比較好時,我就失去意識,成功駛入睡眠的港灣。結果凌晨五點我醒來之前,我作了一個夢,夢裡我製作了一張已故外婆的卡片,上面貼了我選的一張外婆的照片,還寫了一些給外婆的話。結果夢裡我睡了一覺醒來以後,發現字被改了,夢中的外婆生日是1月8日摩羯座,我卻寫成雙魚座,所以被劃掉。此外,照片也不是我原本挑選的那張,被換掉了,而且卡片還被貼了痘痘貼。我讓現場保持原狀,讓媽媽跟阿姨看,我極力說服她們說,外婆回來過,這是外婆顯靈。
後來我就醒了,醒來以後,我躺在床上想:「我的外婆實際上生日是3月13日,雙魚座,所以夢裡摩羯座的外婆是假的。」也許因為還是有點怕鬼,所以我不敢繼續睡,怕又再夢到什麼。在恐懼盤據我心思的當下,我認為筆名千萬包含祖母,我感覺有點不吉利。接著我感到很震驚,這種夜有所思,日有所夢讓我領悟到:「意念創造實境。」
因為我發現我睡前在想「祖母」這個詞,我就夢到祖母了。因此當下我感到某種急迫,我需要把這個夢記在日記裡。於是即使才睡了四個小時,我就起身到書桌前書寫我躺在床上時得到的所有領悟。
有了這個強大的領悟後,我就想到了以前我才禪堂發的願都有可能成真,這時我感到躍躍欲試的興奮,原本死氣沉沉,不知所謂何來、奄奄一息的生活,讓我開始想要大展身手。
《一個新世界:喚醒內在的力量》P.281:「耶穌說:『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什麼,只要信,就已經得著了。』」我覺得這句話很符合露易絲《創造生命的奇蹟:影響五千萬人的自我療癒經典》的肯定句精神,還有梵唄(音同拜)王子跟我分享《無量之網:連結宇宙萬物的母體》的作者說的:「感覺就是祈禱。」
《一個新世界:喚醒內在的力量》P.188:「感謝所有在你周圍的豐盛,然後讓它流出。當你對陌生人微笑,就已經有些微能量流出了,你就成為給予者。時常問自己:『此時此地我可以給予什麼?我對這個人和目前的情況,能提供什麼幫助呢?」你不必擁有任何東西,就可以感到豐盛,而如果你持續感到豐盛,你所要的自然就會到來。豐盛只會降臨在已經擁有它的人身上,聽起來好像不太公平,當然不公平,但這就是宇宙法則。豐盛和匱乏都是你的內在狀態,而且會顯化成為你的實相。馬太福音中耶穌是這麼說的:『因為凡有的,還要再加給他,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創造生命的奇蹟:影響五千萬人的自我療癒經典》P.151,露易絲說:「就像學習新事物一樣,你必須不斷地練習,才有辦法讓它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首先,這需要很大的專注力,因此有些人會視其為『苦差事』。我不喜歡把它當成苦差事,而是將它視為我要學習的一樣新事物。
不論學什麼〈開車、打字、打網球或正面思考〉,過程都是一樣的。剛開始摸索時,你會跌跌撞撞、不斷犯錯,因為人的潛意識是在嘗試中學習的。不過,每多練習一次,事情就會變得更容易,你也會做得更好。當然,你不可能第一天就做到『完美』,只能盡力而為。但如果一開始就能盡力去做,已經很足夠了。
請常常對自己說:『我盡力而為。』」
當我跟某位朋友分享露易絲教導的肯定句會對她的困境有幫助,另一個非常在乎「外推性」的朋友,質問我肯定句練習雖然對我有用,但是對其他人是否有用?這就好像問我一本電腦手冊對我來說很有用,對其他人是否有用?我會說,如果你很願意、勤於練習使用電腦(宇宙法則)的話,當然很容易上手。但是你都不願意照著手冊上說的練習,那你能夠熟練操作電腦的那一天,當然離你還很遙遠。
《創造生命的奇蹟:影響五千萬人的自我療癒經典》P.149:「有些團體會舉辦各種不同風格的工作坊,例如親密關係訓練、心想事成等等,讓你有機會以全新的觀點看待自己的生命。沒有任何工作坊能一勞永逸地解決你所有的問題,然而,它們可以協助你在此時此地改變自己的人生。......
我要你知道,你有許多條路可以探索。如果某個方法對你沒有用,就試試其他的。以上這些建議都已經被證實有益於人,我無法說哪一個最適合你,你必須自己去發現。沒有任何一種方法、沒有任何一個人,也沒有任何一個團體能提供每一個人答案,包括我自己也是。在你走向整體健康的道路上,我不過是一塊踏腳石。」
令我喜悅的是,因為在網誌分享的緣故,今天重溫了好多許久以前讀過的文字,我發現再讀一遍以前讀過的文字,真的會有不同的體會阿!這就是無常!
打完這篇網誌,結論是,我果然需要停頓世界,暫停一下我原本的生活,從原本的生活軌道、空間抽離出來,我才有辦法靜下心來好好檢視生活上的轉變,以及在我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之前真的就是一直空轉。對現在的我來說,整理完了,清楚了,我才有信心繼續前進。不然就連跟人分享自己的啟發,都好像在隔靴搔癢,站不住腳,就好像飄在空中,感覺並不踏實。寫網誌不只可以幫助我整理自己,還可以幫助我把自己的整理分享給周遭。
昨天在《榮格與密宗的29個覺》P.22讀到作者羅布說:「佛法固然提供了種種方法解決生活與生命問題,可是對於此種道途的主觀體驗及其心理效應卻甚少論及,我們獲取見地或體驗的心理歷程人人不同。譬如,密宗有召喚神佛或體驗空性的修行法,但卻不怎麼討論個人對修行效應的體驗。只有碰到有經驗而又願意談自己體驗的修行者時,你才有可能聽聞到對方的修行見地。不幸的是,我遇到的西藏人,大部分都不太願意談他們內在的體驗。這有一部分固然是因為他們不會使用心理學語言,但一部分也是因為他們不容許如此私密的詢問。」
我是不知道怎麼樣叫作修行體驗,我也不覺得自己有什麼修行。但是我很樂意分享心靈生活如何影響我的物質生活。這要感謝恩師,她曾經跟我說,她很好奇這麼早接觸這些靈性觀念,會如何影響我實際生活的發展?這些靈光乍現促使我寫下的網誌分享,剛好可以幫助我回答這個問題,我也很樂於拉那些對宇宙法則的運作很好奇以及想修行的人一把,幫助他們慢慢走到道途上。這是我在這期生命非常有興趣從事的工作,我很樂意朝這方面發展。
平凡之路 BY 朴樹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 也穿過人山人海
我曾經擁有著的一切 轉眼都飄散如煙
我曾經失落失望 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見平凡 才是唯一的答案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 也穿過人山人海
我曾經問遍整個世界 從來沒得到答案
我不過像你像他 像那野草野花
冥冥中 這是我 唯一要走的路啊
上面這兩段歌詞,就是我在默照四十九裡得到的體會:「平凡最輕鬆,也最省力,是最安全的選擇。」我想到【聖嚴師父108自在語】的其中一句:「踏實的走一步路,勝過說一百句空洞的漂亮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