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uise-hay-quotes-self-esteem-honor-myself.jpg

↑露易絲今年8月30歲過世了,享年90歲,但是她分享的肯定句,依然存在這個世界,並且持續引導在黑暗中的我們。


 

  以前很沒有自信,覺得自己的價值建立在別人舌頭上的時候,會很重視跟依賴別人的意見。下場會如何?《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已經說得很明白了,而我也心有戚戚焉,這就來跟大家分享!


 

  P.68:「會讓我們成為失敗者的方式多如滿天星斗。當代科技既已把我們帶進無限擴張關係的軌道,於是自我評價的標準也跟著作宇宙膨脹。每一個熟人都可能在某方面提醒著你有所不足。一位來自加州的朋友會提醒你:你不夠放鬆,不懂得享受生活;一位來自俄亥俄州的企業家夥伴會讓你知道:如果你一天的工作時間竟低於十一個鐘頭,那你就在浪費你的才能;一位來自波士頓的朋友會讓你覺得你沒跟上文學排行榜的腳步;一位來自首都的同事會讓你曉得你的政治常識非常不足;另一位去過巴黎的傢伙會讓你覺得自己的穿著很沒格調;一位來自科羅拉多的大個子朋友會說你軟趴趴。在此同時,所有的傳媒都在使用更多的失敗標準來連番砲轟你:你有沒有四處探險?有沒有到處旅行?夠不夠生機營養?低膽固醇?作足夠的投資理財?保持身材?廚藝進步?做好防臭、防盜措施?家人間非常親近?每一場社交聚會都在質問你是否已過氣:你寫的每一篇文章都暗藏著失敗的可能;你的每一次講話、穿著乃至身體上的任何瑕疵都會暗暗地成為八卦和笑柄。在一個事事講究『第一名』的社會裡,對年輕人會造成什麼傷害?」


 

  分享這段,只是要強調,如果我們的計畫跟所作所為,都依賴別人的看法,那是沒有出路的。最糟的情況,會想要自殺,這就是曾經在我身上發生的事。有的人可能會想:「有這麼嚴重嗎?」因為如果我們沒有先學會接納自己,接受自己有存在的意義跟價值,內建並且深信如此,當我們自我價值感很虛弱,然後又不斷地面對外界的批評與槍林彈雨,自然而然就會覺得既然我這個也不好、那個也不好,那我還活著幹嘛?想自殺的人,還算是溫和的人,至少沒有想要傷害別人。不溫和的,就可能訴諸暴力。如果沒有暴力那麼激進,就可能會用菸癮、酒癮、毒癮逃避這個世界,並且傷害自己。


 

  《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P.68:「這種無情的評價並不是社會生活中天生就如此的;這純係肇因於一種成見,即人本是活在囿限存有的世界中。如果我們根本不曾用分離的個體來理解世界的話,則每一次根據心智狀態或能力的行動,就不會有『一個人』必須成為失敗或責備的承擔者。對於佛教徒而言,生命的挑戰不在於奮力避免失敗或求取成功而在於超越那種被視為天經地義的奮鬥掙扎結構。像這樣的洞見很能引發我們對關係存有的探究。」


 

  所以當我們又聽到別人的建議時,要先跟那個建議拉開一段空間,不要急著把自己套進那個建議裡面,我們太常聽到別人說「你應該......」了。《You Can Heal Your Life (創造生命的奇蹟:影響五千萬人的自我療癒經典)》裡,露易斯分享:「You see, I believe that should is one of the most damaging words in our language. Every time we use should, we are, in effect, saying "wrong." Either we are wrong or we were wrong or we are going to be wrong. I don't think we need more wrongs in our life. We need to have more freedom of choice. I would like to take the word should and remove it from the vocabulary forever. I'd replace it with the word could. Could gives us choice, and we are never wrong. ......

 

  We often find they have been berating themselves for years for something they never wanted to do in the first place. Or they have been criticizing themselves for not doing something when it was never their idea to begin with. Often it was just something that someone else said they "should" do. When they can see that, they can just drop it from the "should list." What a relief that is.

 

  Look at all the people who try to force themselves for years into a career they don't even like only because their parents said they "should" become a dentist or a teacher. How often have we felt inferior because we were told we "should" be smarter or richer or more creative like some relative.

 

  What is there on your "should list" that could be dropped with a sense of relief?

 

  By the time we have gone through this short list, they are beginning to look at their life in a new and different way. They notice that many of the things they thought they "should" do are things they never wanted to do, and they were only trying to please other people. So many times it is because they are afraid or feel they are not good enough.

 

  The problem has now begun to shift. I have started the process of releasing the feeling of "being wrong" because they are not fitting someone else's standards. 」


 

  中文版在第二章,第30頁的地方。因為我手邊沒有中文版,所以就先用原文分享。露易斯的意思是「應該」就代表沒有做到,就代表錯誤,就代表否定。我們之中有很多人花了好幾年的時間在用「我應該」否定自己,但其實很多「我應該」都是外界對我們的要求,而不是我們自己想要。其實只要我們想要,我們也可以做得到。所以露易絲建議我們用「我可以」來代替「我應該」的字眼。


 

  因為跟露易絲學到這招,所以當別人又跟我說:「你應該.......」時,我還是會有情緒,但我已經不會把別人的建議套到自己身上。我知道別人是善良的希望我更好,但我也會衡量自己當下的身心狀況、感覺,我不會全盤否定別人的建議,那可以成為我努力的方向,但我不會因為別人的建議而否定自己。我試著接受現在的自己就是這樣,如果我自己覺得有需要,我會回想自己以前做了什麼決定,所以變成現在的樣子。理解過去的自己如何影響現在的自己,然後去接受所有的自己。


 

   比方說我昨天沒有參加中秋晚會,結果在Line群組看到朋友分享中秋晚會有玩遊戲,氣氛很活潑。內心難免有點惋惜:「我怎麼沒去參加?」或「我應該要去參加的!」(發現了嗎?「我應該」出現了!)如果沒有思考,就會落入「對啊,我怎麼這麼笨,我沒去參加這麼棒的活動......」這時候自我批判已經出現了。不然有可能想說:「他是知道我沒去參加,所以來炫耀的嗎?」這種想法也會增加對別人的敵意,不論是否定自我,或否定別人,都會讓自己的身心產生負擔,傷害、吃虧、損失最重的都是自己。


 

  所以我會問自己說:「對啊,我沒去參加,那為什麼?」然後我就發現:「因為我覺得我再過兩天已經要參加另一場活動,我希望中秋節的晚上可以有一些獨處的時間,我不想要一直面對外界。」回想自己當初怎麼做出「沒去參加中秋晚會」的決定,就會對自己沒有參加活潑愉快的中秋晚會而釋懷,然後也感謝別人分享原來中秋晚會長這樣,炸彈就拆掉了。


 

  而要如何接受自己呢?我會推薦露易絲的《創造生命的奇蹟:影響五千萬人的自我療癒經典》,只要認真練習書中的肯定句,保證有效!真的!


 

  另一個接受自我的方法是我在禪堂打默照四十九時發現的,我發現當我對自己期待很高,我就開始規劃,為了成為我想成為的人,我還要做什麼什麼什麼什麼什麼......然後我就發現這樣的「想法」讓我很緊繃。在禪堂裡當然不可能讓我做什麼什麼什麼什麼,所以一切都只是腦海中的想法而已。


 

  覺察到了自己的不舒服以後,我換了一個想法:「我是凡夫,我是普通人。」這樣當自己又開始覺得自己「應該」要幹嘛時,我就會跟自己說:「我是凡夫,不要要求我這麼多。」通常這樣想以後,就會鬆很多,也比較能安住在當下。


 

  別人跟我說:「你應該......」時,我也會說:「我不想要生活得這麼緊繃,我只想要每一次都進步一點就好了,而現在我覺得我已經有進步了。」我發現別人會緩和下來,不會繼續加高他的「應該」事項。這麼做的好處是自己可以接納自己,然後也在無形中引導別人接納自己。但引導失敗也是有可能,別人很有可能堅持他的意見。所以接納自己真的很重要,因為別人堅持他的,那是他的自由。而我們接納我們的,這是我們的自由。


 

  因此基本上還是自己先接納自己的程度以後,才可以穩穩地跟別人說我覺得我這樣已經滿足我的要求了,別人不滿足的話他要自己想辦法改善他內心的不舒服。這就是在做一種切割,把自己跟別人做切割。如果自己跟隨別人說的「你應該」而擺動,那就代表已經開始把別人的標籤貼在自己身上:「我應該要符合他說的,但是我卻沒有......。」然後從中就會滋生很多的情緒。


 

  但穩住自己並不是要擺爛,而是告訴對方:「我有進步了,然後我會慢慢進步,現在的狀況的確無法符合你心中那麼完美的理想,我沒有否定你,但是我現在的程度距離你的理想還需要時間去提升。」是在傳達這樣的訊息。


 

  To Love You More BY Celine Dion

 

 

 

 

 

  《死過一次才學會愛》這本書有觸動到我的其中一件事,是Anita說她得到癌症以後,才開始為自己而活。在這之前,她疲於應付生活中一堆「應該」完成,而不是她想要完成的事。


 

  生活可以很美好,只要我們願意做一點小小的改變。開始練習接納自己,用「只要我想,我也可以」來取代「我應該」,生活會輕鬆很多哦!聖嚴師父說:「你以為放鬆是在浪費時間,事實上,你不放鬆才是在浪費時間。」讓自己的心裡舒服,就是放鬆,就是愛自己。每天,我們都要多愛自己一些,所以如歌名「To Love You More」,記得把歌裡的「I」跟「You」都當作自己。我們可以自給自足,我們是自己最要好的朋友,最愛自己的人。


 

  最後,感謝今天跟我說「你應該......」的朋友,當時我真的是氣炸了,還心懷敵意的想:「我的生活用不著你來指指點點。」於是就有了這篇網誌的誕生,感恩這個因緣促成了我對自己過去所學的整理。現在冷靜下來,覺得對方也是好意。而且對方的話語其實是在考驗我自我接納的程度,每一次的考驗,都讓我更明白自己當下的程度,就不會把自己想得太美好,而好高騖遠。是一次幫助我認識自我、成長自我的契機!此外, 還幫助我產出這篇文章以文會友,跟大家廣結善緣, 我感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喜悅美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