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ove on.jpg

↑因為我媽就不是想要改的人,所以我談感情也會下意識找來不想改的人,然後無意識地想要大肆改造他,在感情當中複製母女關係。

 

  我出國的行李總是很重,因為我「放不下」。繼程師父也唸過我走到哪總是要帶著個大包包,別人都沒有。其實行李重還要多付行李費,很北和(台語)。所以我這次出國就有許願說希望這次的旅程可以幫助我學會斷、捨、離,我覺得許願還是有靈驗的,跟觀世音菩薩說,只要跟自利利他的悲心相應的,有願必成!

 

  我必須承認,呼麻哥的事情真的消耗了我非常、非常多的能量!所以我近期就是把他的議題放一放,不去多做處理,畢竟之前我一下用力過猛,處理得太積極,下場都是自己情緒波動太大、重傷。

 

  我7/24聽洪仲清臨床心理師的《贈書直播_讓失敗成為引領我們前行的光》。我聽到他說到一個關鍵點:「如果不是因為角色的關係,妳會跟他做朋友嗎?如果不會,那你們的關係本身一定不會好到哪裡去。」是的,包含我的家人,還有呼麻哥都是如此。呼麻哥的答案是肯定不會!家人的話還有待商榷,不過小的時候我姊就跟我說過一句話:「如果妳不是我妹,我不會跟妳做朋友。」

 

  當我發現不只是上班,下班的時候我的時間也要撥給我沒那麼想相處的時候,我就知道我過度消耗了。所以我忍不住敗了我看了很多次書名的書《我決定,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動手處理消耗你的人, 擺脫煩雜忙的互動,過你想要的理想人生》,這也是這次主要分享的主題出自的書。之前都覺得沒有能量著手進行整理,但我已經發現了不整理的壞處,就是讓自己四面楚歌,所以今天還是做好了動刀的心理準備。

 

 

  其實我一直是主張我們不要委屈自己,因為那股委屈自己的酸腐味,終究有一天會飄散出來,不論是飄向哪兒,只要有風,我們就蓋不了味道,遲早會有「壓死駱駝最後一根稻草」的那一天到來。因為我自己就經常聽朋友吐苦水,所以我都會覺得只要我們照顧好自己,就是在實踐聖嚴師父的心靈環保。

 

 

「不管哪一種學派法門,背後都有一個潛在的假設是:當事人之所以會遭遇關係難題,必定是因為他的內在欠缺某能技巧,或尚未跨越某種情結,以至於他無法和眼前的人創造好的互動與連結。只要能夠找到並補上這個關鍵點,問題就會消失。也就是說,他必須透過自身的努力,以克服當前的困境。

 

  這樣的說法,非常受大眾歡迎,畢竟這整個社會訴求一種自立自強的態度,期待每個人都能承擔責任,做自己生命中的英雄。只要惡魔沒被打倒,就是自己能力不足,要不斷的修練等級、加強配備,只要不放棄,最後一定可以打怪成功。

 

  但真的是這樣嗎?這世上所有的難題都一定有解藥嗎?

 

  我曾經遇到一位非常優秀的女性,她為了改善母女關係,投資了許多時間和金錢上了不少課程。認識她的人都覺得她善體人意,很懂得為人著想,沒有什麼事情是她協調不來的。但她心中一直有個遺憾是,無法好好跟母親和平共處,每回母女相見總是劍拔弩張,母親一直數落她的不是。她不斷的調整自己,以符合母親的期待,卻總是徒勞無功。」

 

  N年前,我問我媽為什麼都不願意進入我的世界時,她反問我:「那妳為什麼不進入我的世界?」還有最近(720)我跟媽媽視訊說生女兒很好吧,她就又說:「很好哦,妳把狗丟下來給我照顧。」

 

  我發現就是因為我很習慣在家庭裡都只有我一個人在努力的處境,所以不論是吸引到的伴侶,還是朋友,大多都是這類型的。甚至到現在最讓我覺得輕鬆的是照顧產業,也都是這樣,就是別人只要做她自己就好,然後要我做牛做馬都可以,所以我很委屈自己。這是這輩子從家庭培養出來的一個根深蒂固的模式。

 

 

「接著,我又再問她:『這麼長時間以來,妳一直很想修復母女關係,但妳有想過,妳的母親是否有和妳同樣的意願嗎?尋求一個和諧關愛的家庭,真的是她在乎的嗎?』……

 

  她睜大眼睛看著我,彷彿我說的是外星語。沉默了好長一段時間後,才幽幽開口:『我從沒想過,我一直以為媽媽都應該是愛孩子的。但你說得對,或許她並不渴望親近,沒有我的生活,她並不可憐她有自己的興趣和重心,我的介入反而是一種干擾。是我強迫她登台,和我演一齣家庭美滿的大戲,卻還怪她演得不到位。』

 

  『這不是妳的錯,是我們這整個社會對關係和諧,有一種莫名的強迫症。認為只要關係有裂痕,都應該要盡力去修補、坦承過失、取得原諒。不願意承認遺憾,才是關係中最常見的結局。』……

 

面對關係的裂痕,除了修復,我們還有別的選擇嗎?會不會關係之所以會造成傷害,來自於我們太過執著?只渴望從某一個人身上,獲得心理的滿足,卻忘了關係是兩個人的事,只要一方不移動,快樂就不會到來

 

  日劇《Dr.倫太郎》中,當某位精神科醫生面對一個憂鬱得要自殺的女性時,他並非勸說著,世界有多美好,要堅強勇敢得活下去……,而是看穿了對方心底的傷,對她說:『請不要努力了,妳已經堅持到無法堅持的地步了吧!』」

 

的確,我覺得我很大的不快樂來源,來自於太努力。我真的謹記「業精於勤,荒於嬉」,老是害怕如果我不努力,我就完蛋了。老是很愛恐嚇自己!然後我發現對於我的生命,我是發自內心的不珍惜的。今天走在馬路上,我巴不得車子撞死我。上次跟呼麻哥一起爬山,他怕我掉下懸崖,或許我掉下去,他才會把我放在心上多一些?被遺棄的感覺總是如影隨形!我還是、依舊在等待真是我的那個人到來,來到我的生命當中,但是那個人罪該萬死的應該是我自己!

 

 

「不論再怎麼用力,情況都很難改善,為何不放過自己呢?學會心疼自己,不在心裡頭裝進那麼多的累贅與負擔,是一種比勇往直前,更需要勇氣的事。……

 

  但我們似乎從來沒有仔細考量過,我們的內在究竟有多少心理空間?可以裝進多少人?以及這些人究竟是怎麼盤據或瓜分心理空間的?誰值得留下,誰應該離開?

 

  我們好像就是被動的,接受一段又一段關係,惦記一個又一個名字,即使那個人不存在於生活中,卻仍在情緒裡,消耗你不少心力……

 

  我不只沒有定期打掃整理,還在裡頭堆滿各種雜亂的關係。有些是好的,有些是壞的,但當他們全部都混在一起,沒有區隔出界限時,即使是好的,也很容易被汙染、淹沒

 

  從那之後,我就明白了關係是需要定期修剪、清理的,讓它滋意的蔓生,只會帶給我們越來越多的負擔和痛苦。」

 

  我真的經常覺得我一定是頭殼壞了,才會對一個關係處理如此幼稚的男人著迷這麼久!但其實我心裡知道,就是因為我很痛恨被評價,所以我也沒有guts去評價別人。但是當我這麼做之後,看看我的人生,我並沒有過得比較清爽跟開心呀

 

 

「整理物理空間和心理空間,兩者在某些地方的邏輯是相似的,若只是因為可惜,而緊緊留著不會再用到的東西,其實是把能量留在過去,而不是創造美好的現在。」

 

  同樣地,在人際中,癡癡守著不會再有交集的關係,等待對方回心轉意,也是一種對幸福的推遲,不懂得珍惜當下。」

 

 

  當我看《【聊姐了解】聊姐20.30.40-那些關於30歲的各種標籤,你真的聽聽就好!曾之喬feat.許瑋甯》這支影片時,聽到許瑋甯說要再加個十歲來看現在的自己,就會覺得沒什麼過不去。我後來就想:如果是39歲的我,來看現在的我,一定會迫不及待地希望我趕快把呼麻哥這篇翻過去,才能迎來更美好的幸福。其實修行也是這樣的,如果一直緊緊抓住修行舒服的境,修行就上不去。

 

 

「但我們從小活到大,好像從沒有想過心理空間也是需要整理的。花一點時間好好面對那些已經冷卻的關係、感覺束縛的互動,從中獲得解脫,進而祝福自己遇到更值得的人,並創造更好的連結。……

 

  抑或是你已經長大了,可是你的爸媽仍把你當個孩子般照料,希望你別出門,待在家就好,或天天回家吃飯。可是他們把你留在身邊,卻不知道該怎麼和你相處,只能盯著無聊的節目,沒辦法好好交流,多說兩句就會吵架。你感覺孤單、寂寞、空虛,快要窒息。但他們卻不斷的洗腦你,家人本來就該時時守在一起,這樣才是幸福。」

 

  我覺得這個觀念影響我很深耶,因為其實我跟呼麻哥相處的時候就沒辦法好好交流呀,甚至我還會想說那段時間其實我可以做其他事情。但我就會覺得就是要多相處,才會幸福!這真的是很重要的迷思!

 

 

「你無法拒絕,因為你受不了他們失望的表情和眼淚,那讓你感覺到愧疚。

 

  是時候該好好清理自己的心理空間了!

 

  透過這本書,你會知道如何健康地看待一段關係、設定合理的期待和距離、學習辨識並割捨關係的腫瘤,讓壞的人際毒素釋放前,就先主動隔離,避免拖延到最後癌細胞越長越大,傷害到你的靈魂與自信

 

  當一段關係無法帶給你滿足與幫助,只剩下沉重的包袱與束縛,它就會變成一種情緒黑洞,吞噬掉你的自我與快樂。

 

  唯有你勇敢的學會切割,放開那些阻礙你身心平衡的人事物後,新的位置才能空得出來,並且重新用美好的關係和經驗充實它

 

  『不忍心』所造成的蹉跎,是阻礙彼此幸福的關鍵!

 

  來一場人際大整理吧!騰出空間,對的人才進得來!」

 

  寫到這邊,我突然想起參加敘事工作坊的時候,一位醫生姊姊告訴我,我的青春應該是盡情體驗,而不應該是在道場消磨我的青春。我當然知道見仁見智,但我也想寫下剛剛這個姐姐從我腦海跳出來提醒我的那個摩門特(moment)

  

 

「那些總讓人嘆息的關係

『我都已經長大,有獨立的工作,但我媽堅持我每天晚上十點要回家,不准外宿、晚歸…..

 

  這個我有,大學時我媽就不讓我跟高中同學一起去看夜景。後來當我不鳥我媽,她在我面前也放棄了以後,她會在我面前跟其他親朋好友抱怨我的晚歸(但我不是天天如此好嗎),然後我就會覺得內心有愧疚感。

 

我想脫離他的控制,可是又擔心失去他的幫助我會在這個圈子被孤立,想要拉開一點距離,又怕被說忘恩負義,我知道這段關係已經變質了,可我卻無法結束它。」

 

  好維妙維肖的描摹我跟我媽之間的關係呀!然後我就不斷的把這段母關係複製在我跟很多人的子關係,也就是說,我跟其他人的關係就是母女關係的翻版。就是因為不想再這樣下去了,我覺得這樣下去太消磨我自己了,所以現在才開始認命地進入母女議題的領域,早在大學社團我就已經有類似的感受了。

 

 

「你也曾遭遇過這些類似的狀況嗎?有些人你每想起一次就嘆氣一回,你試過許多溝通方法,可問題始終無法改變。

 

  那些關係裡的摩擦,起初就像身體的小發炎,因為不會太痛,所以也就不太注意,忍一忍就過去了等爭執變多,傷口開始化膿,疼痛的感覺增加後,你意識到需要解決了,可是又擔心其他好的互動會跟著一起被消滅,也害怕自己挺不過治療過程的副作用,那些相伴而生的罪惡感,讓你難以動彈就這樣拖著沒有即時處理,放任它漸漸惡化成腫瘤,在你的心裡不正常的增生,持續吸收你的能量,最後變成侵蝕你快樂的關係癌。讓你在面對關係時,越來越痛苦…..

 

  ……甚至應該要先把『我』照顧好,才有可能在關係裡付出愛,而不是一種交換。」

 

  我說實話,活到現在,我漸漸意識到,每一段在我眼中「交換」的關係,裡頭都有深深的委屈、掙扎與痛苦,各位不妨好好檢視自己生活中那些「交換」的關係。

 

 

「所以才有人說:『當你不懂得愛自己,跟誰在一起都是流浪。』但在我們的文化裡,只要一進入了關係,這個『我』就會消失,考量的總是『這麼做,他會怎麼看我』、『如果不聽話,她會不會很難過』、『我們難道不可能找到共識、和平相處嗎』。我們必須時時把他人放在心中,很少能單純的只先考量『自己』,害怕這麼做,就會被貼上自私的標籤。」

 

  我現在、此時此刻真的好慶幸我在還單身的時候就看到這些話,我好慶幸我是會看書學習、教育自己、擺脫舊框架的女性!老實說,我以為2017年到2020年已經夠久了,久到我談下一段感情的時候可以做自己的主人。但說實話,我對自己的表現極不滿意,因為我一進入感情,就自動切換變成「以他人為中心」的模式,就是我平常從書上讀到要「以自我為中心」都變成口號,是在喊好玩跟喊好聽的!所以我覺得文化的因素跟枷鎖太強,我根本就掙脫不開

 

 

「一旦啟動了關係,就像搭上了一列單程車,期待關係一路向下,越來越深刻、信任,很難接受『退回』或『暫停』,對於『分手』、『告別』、『絕交』更是有滿滿的擔心和恐懼。……

 

  整個社會對於『分離』有高度的焦慮和不安,最明顯的證據就是我們不談論死亡。

 

  但一件物品不管再怎麼牢靠,都有折舊、耗損,更何況是每天都在變化的人呢?不同階段的想法和需要,就會帶給關係不同的考驗與挑戰。」

 

  我覺得跟呼麻哥分手帶給我打擊的就是這樣的社會觀念,倒不是他這個人本身到底有多值得我留戀,當然無可否認地,他身上會有曾經很吸引我的美好特質,但我認為到現在這些特質也漸漸消失得無影無蹤。

 

  然後我認為家族排列工作坊帶給我最大的寶藏就是我們所有的人都不是單獨跟孤立的,我們都要回歸到更大的系統裡,所以當我回歸到整個社會文化的價值觀時,我個人內心的重擔就會減輕很多,覺得那並不是我個人的問題,我只是被深深影響,並不需要過度自責

 

  但是,當然看清影響後,就開始能用不同的視野與眼光去決定要送當下的自己什麼樣的禮物,我並不是要光明正大地找到擺爛的藉口。

 

 

【聊姐了解】聊姐20.30.40-那些關於30歲的各種標籤,你真的聽聽就好!曾之喬feat.許瑋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喜悅美眉 的頭像
    喜悅美眉

    喜悅美眉

    喜悅美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