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讓你笑的人在一起.jpg

 

  這篇分享的文字仍出自於 我決定,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動手處理消耗你的人, 擺脫煩雜忙的互動,過你想要的理想人生》。

 

她和母親的關係,是一場交易,也是一種交換。但如果有天她願意冷靜下來,重新思考自己真正渴望的認同與被接納,是否有真的被滿足?以及是否一定要從同一個人身上獲得?那麼她才有機會學會健康的互動模式,不再拒人於千里之外,如此別人的關懷才有可能流進心中,溫暖她冰冷的心,慢慢建立起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不再用別人的標準定義自己……要戒的不是看得見的人事物,而是看不見的依賴與恐懼。……

 

  長年被冷落的心情,造成她們成年後,十分渴望離開家,投入另一段關係,從中獲得歸屬感,不再覺得自己是可有可無的存在

 

  她們投入一段感情時,往往不是因為這個伴侶條件有多好,相處起來多麼契合,而只是因為他是這個世界上第一個願意好好傾聽、疼愛他們的人。」

 

  我媽總是說家裡有沒有我都一樣,沒差,所以我也會覺得自己可有可無。當初跟呼麻哥交往超擔心被當砲友,很煩惱,向朋友求救,朋友就問說:「他是不是會好好聽妳說話?如果是的話,就代表他真的有把妳放在心上。」其實事後我發現這就只是鄉愿而已,因為他希望每個人都開心。當然朋友說的是對的,因為現在呼麻哥已經幾乎很少花時間跟我談話了。好好傾聽也是當初他吸引我一個很重要的點,因為經常覺得媽媽給我的陪伴是很片面的,印象很深刻的是,在小吃攤邊吃蚵仔麵線,邊看新聞報導李登輝。我想說什麼的時候,媽媽還會說:「噓!」她要聽新聞。長大後,我也會讓自己保持忙碌,而且當我拯救別人的時候,我會盡力無條件地滿足對方的需求,不會say no,因為希望彌補我沒有得到的遺憾。當然有時候我也承襲我媽的傳統,我就只是人在、心不在,就像我跟呼麻哥交往的時候,也是我們分手的導火線。我覺得我這樣子操作其實是下意識地在保護我自己,因為我怕我太投入一段關係就會受傷,就像母女關係一樣,傷得很深

 

 

「對她們來說,冷漠是一種否定,過度黏膩,才是具體的接納她們離不開,不是因為愛,而是太怕孤單

 

  這種內心的匱乏,讓她們經常遇人不淑,即使離開一段不健康的關係,很容易到下一段感情,還是吸引到另一個控制者,在同樣的遊戲中輪迴因為她心理的陰影,不停地發出訊號,魔鬼才會被召喚前來。若她能明白是自己的心破了洞,所以別人怎麼給愛都填不滿,她才有可能停止外求,學習真正疼愛自己的方法,一點一滴將傷口縫補起來。

 

  否則,她很有可能為了繼續得到外界的關注與照顧,刻意削弱自己的力量,讓自己保持無助或脆弱的狀態,不願意成長就像個孩子般,看似天真、單純、需要被保護,其實是逃避自己的責任,如此她才能名正言順地繼續依賴在別人身上,形成一種寄生關係。」

 

 

  跟呼麻哥交往期間我的工作就是他的女朋友,我根本就沒有要出去工作,然後等他照顧我、帶食物回來給我吃。一直以來我都是以一種依附的關係讓別人來照顧我,我以為這樣可以過得很輕鬆。但今年我發現:「拿人手短,吃人嘴軟。」要拿別人的東西,就要對他們提供的意見買單,這點我可不要。唉,活到快三十歲,我才發現寄生關係並沒有讓我變得比較快樂。然後才開始把自己的財務、生活自主權拿回來,我姊不斷灌輸我:「有錢本來就是為自己負責的表現!」

 

 

「當一個人沒辦法把自己過好,那麼就算擁有了一段關係,也會因為害怕失去,而逃避面對真正的問題,不斷否認的結果,就是斷送讓彼此變得更好的可能。」

 

  一直都知道呼麻哥特別不適合我,但又特別的害怕失去他,之前還為了要離開他哭得死去活來。我不知道分手有沒有讓他更好,但我很肯定的是絕對有讓我更好!光是不用吸他的菸味這點,可以呼吸新鮮空氣就讓我全身舒爽!

 

 

「其實這一群看似『人生勝利組』的人,他們的心理壓力與內在焦慮,不亞於生活適應力較低的人,只是他們更擅長壓抑與偽裝,讓人誤以為他們過得很好

 

  這一群人因為對社會要求很敏感,再加上能力好、責任心重,所以他們經常超支自己的體力、封閉自己的感覺,不達目標絕不放棄,表面上是為了贏得掌聲與認同,但事實上,站在高處久了,驅動他們前進的漸漸不是完成的快樂,而是害怕沒做好會讓人失望……

 

  就像子彰,因為害怕承認不足會被討厭或質疑,所以他一直打著責任的旗幟,要求自己好、還要更好,隨時保持積極、認真、正向,絕對不能輕言放棄或拒絕他人的請求外界的信任,對他們來說,就像一枚枚勳章,得到越多,代表自己越重要、越厲害。他們追求『完美』,事事都想做到最好,卻忘了人生若要『完整』,無論好壞都得接受。於是在日復一日的忙碌中,漸漸忘記自己的需要……

 

  對子彰來說,適度的切割外界的期待與要求,不因害怕失望和失敗,用堅硬的外殼偽裝內心的脆弱,好好判斷哪些人才值得他付出與照顧,面對不合理要求,敢於說不,他才能夠長出真正的自信與自在,無須透過被需要來確認自己的價值

 

  當一個人能夠接受自己的有限,他才算是真正的成熟。」

 

  想自殺之前的我一直在偽裝,最後想自殺,所以我才開始破殼而出!有事不舒服,就要該一下放負,這樣才不會一直累積然後有一天火山爆發!還有因為我以前出國搞丟過我媽的相機,我媽就會說:「妳不能用太好的東西。」感覺我好像是很不能被信任的一個人,所以我特別渴望能得到別人的信任!所以我真的不會拒絕,因為我想要證明自己被需要,但是在這樣的思維之下就產生了很多耗能的關係,就連感情關係也是這副德性!因為需要「被需要」,所以要找處境相對比我低下的人去拯救、填滿他們

 

 

「靜婷的『無所謂』,其實反映著她的自卑與不安全感,因為害怕期待後失望,所以乾脆假裝不在乎。阻擋她幸福的不是自己的好姐妹,而是她心中潛藏『我不配』的信念

 

  她真正需要割捨的是害怕失去關係的不安。唯有學會在人際中坦承並接納自己內心的慾望與需求,接受關係必然會有起伏與聚散,不被恐懼所牽引,誠實說出自己的想法與他人交流,她才能夠感受到親密與信任,真正擁有一段感情,不論是友情或愛情

 

  ……唯有他們真實的面對這些問題並做出具體的改變時,他們才有可能在這段關係中取得發言權,用行動證明自己已經長大,有能力決定自己想要的生活。否則,只能聽命於長輩的安排

 

  一個人會對生命感到滿意,來自於他願意承擔所有的責任,不把自己的重量轉嫁到他人身上。因為當你依賴的越多,你所得到的自由就越少。絕對不可能有一種關係是可以滿足你所有的需求,卻不用付出任何代價獨立不會從天而降,那需要你花力氣爭取與捍衛,證明你負擔得起,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否則也是另一種勒索

 

  想要在人際中擁有割捨的權力、活得自在不委屈,你必須讓自己有足夠的實力,敢離開任何的關係,而不感到恐懼,這需要內外在許多條件構成。」

 

  一間單人房房租要多少呀?那得要錢!想要有機車代步上班,那也要錢!我不能再透過依附而失去自己了!我發現這樣的生活一點也不快活!我覺得這次不敢離開,很大的歸因就是我的財力不夠雄厚,所以我這次就很認命地砍掉重練,認真踏實的做工!

 

 

「既然躲不開競爭,為何不把同樣的心力拿來充實自己?而不是討好另一個對象。有時靠自己的腿爬上樓,比坐電梯更快。太依賴別人的幫助,反而容易讓自己失去方向和判斷

 

  啟明之所以離不開前輩,是因為他不相信自己有能力開發市場,透過自己的力量贏得別人的信任。所以即使知道這段關係不對等,也不敢輕易離開,卻忘了待在寄生關係越久,只會失去對未來的控制權……

 

   啟明表面上需要切割與前輩的關係,但其實前輩只是心理的投射,他真正需要割捨的是對權威的崇拜與依賴,如果他沒有覺察到這一點,那麼他只會攀附一個又一個山頂,而不是花力氣充實自己的能力與價值。」

 

  我覺得意識到攀附關係讓自己很疲憊是很要緊的事,因為當我們發現自己緊握的是「燙」手山芋時,誰還不會馬上放手呢?

 

 

「許多人之所以無法下定決心離開消耗你的人,最主要的原因來自於『罪惡感』,讓他不忍心切斷聯繫,或做出讓對方不開心的調整他們心中經常會有一種如影隨形的虧欠,覺得拒絕他人的要求,是種自私的行為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反應,有可能是來自於成長經驗,爸媽、師長或重要他人透過餵養愧疚,達到情感上的操縱,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期待生活……

 

  大人這麼做不一定是出於惡意,絕大多數都是為了孩子好,可是孩子學到的卻是,如果我不聽話,我就會讓他們受傷,我是個壞孩子。為了討大人歡心,或證明自己是善良的,他們會否認自己的意願,配合大人的需要

 

  在這個系統裡,沒有人是壞人,卻讓孩子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他們沒有自己的觀點,只有別人想要的反應,他們覺得痛苦,可是就連痛苦這個感覺,他們都覺得不應該

 

  罪惡感,往往來自於你太在乎別人的評價,因為不想要讓人失望,只好選擇對不起自己。它是一種複雜的情緒,結合了悲傷(覺得對不起他人)、厭惡(討厭自己讓人失望)、憤怒(生氣自己做不到)和恐懼(害怕被懲罰)四種情緒。」

 

  昨天因為上班睡著的關係,被開除了!這是我第一次上班被開除,以前都是因為自己受不了提離職。但其實被開除是很清爽的,因為留著自己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工作也實在沒意思,雖然錢很重要,這我知道!我只是沒有想到在我動手清理關係的時候,工作也被我清理掉了。其實這間公司我之前就一直覺得他們並不珍惜員工,但是既然有工作機會,那麼我也想試。

 

  昨天的班我本來就沒有收到這週的班表,而且我剛上班,我也不知道應該要收到下週班表,所以我也沒問,我以為沒消息就是比照上週辦理。結果在我前天跟朋友聊天聊到大半夜,然後又在清晨報警,跟警察講了好幾通電話以後,就接到主管說我要上班。主管只care有沒有人去上班?她臨時要去哪裡找人?就是個很棘手的狀況。而且主管打來的時候我還在等警察來。為了解決缺人的燃眉之急,我跟警察說去我上班的地方找我。

 

  但是我真的太累了,當我照顧的人在睡午覺的時候,我也瞇了一下。我整個晚上沒睡耶!我不怪我!朋友說上班不能睡覺,我應該要事先跟主管說我一整夜沒睡。但是那是作風很強硬的主管,當時我肯定沒有臉說,我的膽子還沒有這麼強大。我一定會告訴自己:「我有表現得全世界最爛的自由!」然後拖著疲憊的身軀去上班。但是現在已經知道這樣會被開除,所以我以後一定會事先告知。

 

  再者,我覺得全部都是識人不清惹的禍。如果我不勉強自己跟被家暴女孩建立友誼,通電話,就不會被呼麻哥聽到我跟家暴女孩用中文說「我愛你」,然後我也不會害怕還喜歡的呼麻哥吃醋(因為呼麻哥聽得懂「我愛你」,我教過他),告訴他我還在跟她連絡。那前男友也就不會跟家暴男孩說她還深愛著他,那我就不需要失眠、打電話報警。

 

  但是,就是因為發生了這一連串的事情,我以後會更加小心翼翼。我知道小地方不謹慎,就很容易節外生枝。

 

  昨天下午,下班回到家,我問呼麻哥想不想聊?他說不想。晚上我們遇見時,他倒願意聊了。然後說他已經跟家暴男孩說我是個好女孩,不要來打擾我。就這樣嗎?太好笑了!我對於呼麻哥已經由愛生恨,對他只有很多的憤怒,所以我已經覺得他連朋友都不適合當了。

 

  今天他問我:「放假嗎?」我說對。本以為談話結束,結果他又繼續問我:「什麼時候工作?」我只好說我沒有工作。他說:「噢,妳辭職了。」我只說:「狀況不好,我不想談。」後來其實很懊惱我幹嘛要跟他說那麼多?他連跟我交朋友的資格都不配。但我就覺得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咱麼華人就是很容易被「要有禮貌」給綁架,另外,我不覺得呼麻哥是好惹的,我不認為跟他翻臉,日子會好過。跟他交往期間,就有害怕過,不論是他吸麻後,還是其他時間。

 

  今天起床前,我夢到以前國高中認識的男同學,說我運動量很大,很不錯。還夢到我搭上升降梯,從上俯瞰,還推薦、大聲宣告,告訴大家:「二樓的風光比較好!」還有我現在抱著《地藏懺》跟《大悲懺》合輯睡覺,我就覺得抱著地藏菩薩跟觀世音菩薩比抱著男人睡,或要男人抱著我睡好多了。

 

  昨晚看《拒絕失衡的「情緒勞動」:女人停止操心一切,男人開始承擔》的試讀篇《1.我們怎麼會落到這步田地?》,就覺得結婚又有下一級的怪要打。現在整個很慶幸自己又恢復單身。自從經過這件事情以後,我發自內心的感謝,我這麼早就分手,雖然是被迫分手,我覺得自己好幸運,因為不論是鱷魚還是呼麻哥,跟他們相處時我內心都有很深的憤怒。我覺得這樣好不健康,也好不善待自己。

 

  還有明天不用上班,我今天又悠閒起來,切蔬果,打精力湯來喝。又恢復照顧自己的tempo。還有今天被家暴女孩在臉書上問候我,我便以「我覺得很危險,我們不要再聯絡了。妳能對我最好的幫助就是讓我自個兒好好生活。」為由,跟她say goodbye。昨晚朋友說她希望能跟我視訊學英文會話,我說我現在很累,拒絕了,然後給她語言學習的網站。今天我還跟被開的公司說我很需要錢,希望錢可以盡快打到我戶頭。

 

  我覺得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穫。我看的書的內容,我都漸漸地實踐在我生活裡。劃清界線是需要心力的,我們當然可以選擇懶惰,選擇依靠別人,但是,這樣做我們也不會發自心底的真正開心。如果連這點照顧自己的心力都不付出,我只會更不開心,所以我開始承擔照顧自己的責任。還有我意識到:放不下,丟不掉,是因為我沒有花時間好好釐清自己更適合、更想要什麼,所以就一股腦兒的被動,我很少主動,因為我一直以為被動會比較輕鬆。但這樣下去真的不是辦法,我也沒有力氣去絕地大反擊。

 

  前幾天,當我過馬路,然後我希望來車可以撞死我時,我就知道我又滿了。我覺得這個階段要好好的靜下來,看看能清理多少,就清理多少吧。物品還有關係都是!

 

  怎麼想都是,站在照顧自己的角度,我沒有罪惡感。沒有人是壞人,但就算是在這樣的基礎下,我還是想遠離會一直刺激到我心情的人,我覺得這樣也才是照顧好自己!先把自己照顧好,才有心力去做更多的選擇,意志力也是一種心力。

 

  窮家教把全家偷渡進富豪家中 《寄生上流》憑什麼能得奧斯卡最佳影片? | 超粒方 | 深入解析

 

    分析《寄生上流》這部電影的不只這影片,但是我選擇分享這支是因為之前讀《小說課之王:折磨讀者的祕密:華語首席故事教練許榮哲代表作,精確剖析小說創作之謎》對於場景設計在小說裡的重要性很驚艷,因為我一直都深深為文字著迷,場景一直以來對我來說都是無感的背景,但是看了這影片的深入說明才知道導演奉俊昊對於場景的執著與用心,我大呼過癮!出國打工以後,離開了舒適圈。就像遊戲《大富翁》的起點一樣,我開始碰觸「階級」的議題,本來除了賺錢之外,出國打工就是想要打開自己的眼界,內心深處一直都深深感覺關在台灣感覺前途一片渺茫,沒有希望感。今天朋友問我:「妳很有錢嗎?」我說:「沒有啊,我都是這站賺,下站花呀,人生怎麼可能有準備好的時候?」他說:「沒錢妳連機票都買不起。」

 

  這時候突然想起《搭便車,繼續遊歐洲》的作者暖暖,N年前聽朋友說暖暖她家有錢,我當下的反應是也不是所有的有錢人都有guts做這種事。現在想來,原來朋友是在說「階級」這檔事!

 

  因為之前讀《咬一口馬克思的水煎包:我這樣轉大人》,作者張慧慈是社會系出身。原來《寄生上流》的導演奉俊昊是社會系出深的,可以看出「社會科學院」固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之前在大學讀政經系的時候看到社會系有位出家法師,現在覺得法師讀社會系也好,比較能夠體會民間疾苦,這對弘揚佛法的人來說是相當重要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喜悅美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