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路.jpg

標題就出自《短路:心靈的科學》。

在做體驗分享之前,想先分享博士的話。

 

短路:心靈的科學》:「我認為,在我們忙碌而盲目的生活中,這種信心,也是我們都需要建立的

專注或觀,可以帶來一些身體的變化

這些具體的實例,對一般人建立信心,確實是必須經歷的過程

但是,坦白講,這些都不重要,最多還只是一種經過,只是一種休息的狀態。

就像是身體想用各式各樣方法,去配合意識的轉變

意識融入一體,自然沒有念頭,沒有頭腦的運作,所以,全身都跟著休息。......

 

我在這裡,要再次提醒—修行最後的目的,最多只是醒覺

醒覺了,一個人自然會徹底理解—真正的自己是誰,跟這個肉體(還不用講肉體的變化)一點都不相關

不需要把我們的意識限制在那麼小的範圍

 

我會在這裡提出來,因為這些變化,在人間是可以重複的

我們不需要立即將它否定,最多是謙虛地面對它,知道自己理解的範圍其實是相當有限。

我們的潛能,帶來數不完的可能。

其實,是我們自己把它限制到不可能。」

 

因此,如果這篇可以為您帶來一點信心,而願意投入「全部生命系列」,那也就起到它本身的作用了。

 

短路:心靈的科學》:「我會提這些現象,用意還是一樣,只是讓你做為參考,倒不是認為這些現象有什麼代表性

要不然,你可能就像沒有見到密勒日巴大師的岡波巴一樣,被這些現象綁住。

知道可能有這些變化,而且,這些變化都是一時的自然為我們建立一個基礎,一旦遇到了,知道要全面地看開、放下,不要重視。」

 

事實上,博士一再的強調「醒覺的決心」,舉例來說。

短路:心靈的科學》:「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佛陀開悟前,一個月左右坐著不起身,突然醒覺過來。

重點不在於他斷食或靜坐不動多久,最可貴的,是他把世界看穿的決心

認為沒有什麼比醒覺更重要,而願意犧牲肉體的生命來達到解脫

一個月後,醒覺過來,弟子們很好奇中間的過程,想知道他有沒有得到什麼特殊的能力,或到了哪個空間,得到了什麼領悟,而佛陀最多只是回答Buddhoti ma.—I am awake.我是醒的(而這個我,不是小我)。」

 

在《「真實瑜伽」課程組合包》裡,就有一個音檔名稱叫做《醒覺對你有多重要》。

博士說過,「全部生命系列」的點點滴滴都是經得起驗證的。

就想記錄下來哪些已經發生了!

 

短路:心靈的科學》:「然而,一個人,只要可以接受有一個東西叫做一體,有一個東西叫做絕對,而投入臣服和參,會發現—頭腦各部位的劃分和區隔(compartmentalization)會先打破

左腦的朋友,原本用的是一步一步推演的邏輯,從一點,到下一點,慢慢推出一個結論。

右腦的朋友則是發現結論老早在那裡,最多是透過左腦的邏輯事後去佐證

這兩種方式,好像也沒有矛盾。

簡單講,也就好像在腦部達到一個均衡,自然化掉裡面比較明顯的區隔

本來一個人是比較邏輯或理性(也就是比較左腦),會發現突然可以體會到能量,也會發現自己有很多直覺、很多靈感,只是過去用左腦把它壓住了。透過這種意識焦點的轉變,發現在靈感的層面可以成長。

反過來,比較右腦化的朋友,會突然對數字、語言、種種具體的層面不再帶著恐懼,而發現理性其實變成一個很好用的工具。」

活化腦.jpg

 

生活印證:

2020-2021年在澳洲有夢到錄教物理的影片,可以賺到不錯的時薪。

於是2021年回台灣就應徵自然老師,結果考試沒過,反倒開始接小學生的case,一開始家人都認為會教文科,結果從2021年5月12日開始,狂接的是小學數學的case。

因為要看學生的作業,還有教學,所以跟數字有大量的接觸,在工作的薰陶下,「數字」的開關、閘門就這麼開了。

 

2021年12月26日,開始學泰文。其實在澳洲的時候也有學法文,對語言本來就不像對數字來得那麼抗拒。

2022年1月25日開始,聽唐綺陽老師在Podcast講的星盤幾宮,會呈現出怎樣的特性,從中受益良多,開始接受土星八宮的大隻雞晚啼,還有十宮的循規蹈矩,以及嚴肅的特質。

2022年2月22日開始,聽艾維斯老師開的《幸福快樂 心性解碼》的彩虹數字學課程,還去圖書館借閱、瀏覽了《麗子の彩虹數字學:數字解碼與理論基礎》,並且也加入了艾維斯帶領的《幸福快樂 數字講堂》臉書社團。

2022年3月14日,繳交本來覺得超可怕、抗拒、排斥的碩士研究計畫表,結果被恩師誇獎說:

研究計畫表有潛力.jpg

4月13日面試的時候,被面試的老師說選的題目很有趣。

4月14日,又被恩師誇獎。

沒有灌水.jpg

4月27日,恩師當面說:「妳寫研究計畫真的很有天分耶。」

2022年5月2日,開始上林明樟MJ老師的《超級數字力|一生受用的財務思維課》。

 

短路:心靈的科學》:「雖然一般人長期吃素,也會對人的味道特別敏感,......」

生活印證:

這是真的,從2015年5月到現在,吃素已經七年了。

去超市如果聞到海鮮乾貨的味道,會覺得噁心。

在溪邊散步,經過別人,也會聞到他們的味道。

感覺以前嗅覺好像沒有這麼敏銳。

 

短路:心靈的科學》:「對他來說,最珍貴的美食和粗茶淡飯,好像都一樣。

他最多只是當作延續生命的工具,不會在這方面著手,也不會在上面集中注意力。

對他,都不重要。」

 

生活印證:

自從吃素以後,就很自然地漸漸變成如此,因為不管到哪裡吃,其實都大同小異,都是蔬菜、水果烹調而成。

如果是加工品就清一色都是豆製品,豆腐、豆干、豆皮......。

 

短路:心靈的科學》:「在短路的過程,一個人的皮膚會改變,觸感變得光滑,甚至連皮膚的味道都會變。

當然,從簡單的層面解釋,是因為代謝或生命場不同,自然就好像活化了細胞,讓再生的速度變快

這多少是對的,就像頭髮和指甲也會長得更快。」

 

生活印證:

最近真的有感覺,覺得指甲生長的速度變快了。

感覺才剪指甲,怎麼又好像要剪的感覺。

因為並不是很積極、很規律的剪指甲,所以對於「需要剪指甲」這件事就特別有感覺,感覺特別突兀,才會特別注意到這件事情。

 

短路:心靈的科學》:「心臟的諧振,透過血管可以擴散出來。而血管放鬆,自然回到一個最穩定、最根本的波動

這個波動的頻率是每分鐘6~7次,我們過去稱為梅爾頻率(Mayer's rhythm)

血管的波動不光是慢下來,最難理解的是,全身各部位也跟著同步。

就好像全身的組織透過血管變成一個整體,而這個整體的波動,在每一個部位都一樣,都是同時的諧振。

我常用打鼓來說。

鼓的波動,首先跟地球達到共振。

梅爾頻率跟地球的頻率很接近。

透過打鼓,放出來的波動,可以和周邊一層一層地達到共振,而帶動周邊的振動,包括我們的人體。

所以,歷史上每一個文化都喜歡用鼓聲來慶祝,來放鬆,讓我們跟大地一起脈動,一起共振。」

 

生活印證:

2022年3月25日,因緣際會,竟然有幸用科學儀器測出《「重生:蛻變於呼吸間」課程組合包》裡,諧振式呼吸/一分鐘六次的效用哩!

捐血 (1).jpg

捐血 (2).jpg

 

 

短路:心靈的科學》:「是把念頭挪開,我們主要的『在』的部分,才會浮出來。

所以脈輪開啟或不開啟,其實不是重點。......

然而,心流,最多也只是脈輪打開

我才會說,無論在哪一個領域,任何人只要有創意,是透過脈輪開啟,創意才能流出來。......

我們人間的創意,還是離不開物質的轉變

或者說,一樣沒有離開頭腦的境界。......

 

一個人全部脈輪徹底打開,......。接下來,他也沒有必要在人間的任何領域有所表現

對他來說,這個世界、人間、這一生,全部都是大幻覺

當然沒有這個必要,在人間的領域去特別發揮,甚至還要求突出的表現或突破

他可以輕鬆放過這個世界,知道沒有任何東西需要期待,或需要修正。

這個世界本來的樣子,就已經是完整,是完美。

不可能更完美、更完整。

這種本來的完美,跟人間的狀況一點都不相關

所以,在他眼中,沒有人好救

當然,更沒有一個世界需要被拯救

然而,遇到狀況,他自然會幫忙,自然活出最高的善意。

 

反過來,從另一個角度來談,即使認為這個世界不完美,或認為周邊的東西、事情或認無還有地方需要修正,但嚴格講,也是修正不來的。

首先,完美不完美,還是個人的判斷

而且,再怎麼修正,一切還是會變動

即使世界符合了頭腦對完美的想像,從不完美變成完美,也還可能又變得不完美

也就這樣子,而讓我們耽誤了一生

 

在這種理解下,其他人對他的期待,人間的財富、名譽、地位,對他一點都不重要。

但是,最難理解的是,他並不會去刻意沒有財富,刻意要壓制名譽,或要刻意降低地位。

有時候,機緣巧合,他得到財富、名譽或地位,他也不在意。

 

此外,一般人看中的戒律,對他一點都不重要。

對他而言,刻意去戒什麼或斷什麼,本身也是個大妄想,甚至反而還造出矛盾,好像能夠戒、斷或出離什麼,就比較崇高。

但事實是,戒或不戒、斷或不斷、出離或不出離,跟一個人的圓滿一點都不相關,也不需要去刻意追求

如果真的要談戒綠,那麼,放過全部的世界,才是最高的戒律

跟人間講的禁欲、斷食、捨棄世間的因緣、專修或任何狀態,一點都不相關。」

 

生活印證:

大學時期,經常有很多課的名稱跟「創意」有關,甚至曾經跟一個前廣告從業人員說過:「妳不覺得做廣告很沒有意義嗎?」

現在真的是這麼覺得,因為就連「創意」都還是頭腦的產物啊,還是無常,沒有永恆的價值。

 

短路:心靈的科學》:「當然,從另外的角度,年輕一代的這種轉變,也帶給我個人和許多朋友對未來的希望。

因為這些孩子比較敏感,知道樣樣都不那麼堅固,他的人生觀自然會選擇和諧、共生存,而不會重複戰亂、虐待、爭鬥等等人類歷史過去的殘忍。

也因為如此,我過去花很多時間,透過讀經等等項目,喜歡多接觸小孩子,知道他們還沒有受到我們大人所遇到的社會洗腦,意識的轉變會比較快而直接

 

還有一個現象相當普遍,人在靜坐的過程......,都會有氣動或氣感。

有些人,身體會突然開始動,也許是局部的抖動、擺動、前後搖或旋轉。......

種種現象,最多也只是螺旋場的作用

螺旋場是生命能或氣(prana)的根源,而氣透過螺旋的軌跡穿過我們的身體,也就帶來了我們所體會的氣感

 

這種氣感或氣流,最多也只是在反映我們的身體哪一個部位或哪一個層面有氣結、有阻礙,而氣在經過的時候,確實可能帶來一些動的現象

這種『動』,我過去也稱為好轉反應

嚴格講,其實連念頭,最多也只是反映氣流

也就是說頭腦要有一個差異,有一個分別,才會有念頭。......」

 

生活印證:

曾經有一段時間對於「氣動」感到羞恥及困擾,覺得怎麼不能正常一點呢?

然後又停不下來,一直到2017年在波蘭禪修,果元法師說要像鐘一樣,把重心往下,氣動才停止。

 

 

短路:心靈的科學》:「對他們而言,自己的身體就像是一個神聖的殿堂,神聖的會所,隨時從自己體會到豐盛和神聖,也就自然不會去計較別人有什麼多的好或不好的

這些孩子,其實已經從自己的生命推翻了人類競爭至上的價值觀,甚至自然放下所有的價值觀念。

對他們而言,活著,並不需要成為一個出名的人,有財富、有地位的人。

活這一生,最多也只是讓心流帶動著自己,依著各自的興趣和特質,不管在哪一個角落,都可以發揮他的潛能,而能一生快樂

他們也自然明白人間沒有什麼知識需要去重視,或還有哪些觀念有什麼絕對的重要性

 

最可惜的是,是我們這些自認為正常的大人,才是最嚴重的受限,嚴重的不正常

不僅自己從生到死都被洗腦,還希望把小孩子也完全洗腦,希望他們和我們一樣,把受限和不正常當作全部的可能

 

有一天,到了以未來的小孩為主的世代,他們不再那麼執迷知識,而進入這本書所談的智慧,人類才可能有大規模的醒覺

這本書所談的種種超常現象,也就變成新的正常

我用英文會這麼說"Living our utmost potential becomes our new norm."

接下來,活出全部的潛能,也就成為我們新的常態。

人類的整體,也就隨之轉變。」

 

生活印證:

之前有個治療師的朋友,說她有個個案小學一或二年級,不想讀書。

那時候班主任還說現在的小孩怎麼了,原來,是他們不再那麼執迷知識的表徵。

也想到薩古魯說的,只有現在這個很短的時代,才會那麼重視文憑。

 

當你到了33、42和60歲時會發生什麼事?| Sadhguru (薩古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喜悅美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