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opoly online game.jpg

↑從小到大,兩度讓我玩到上癮的遊戲就是《大富翁》!

 

  在南美洲工作的好友,放假回台灣兩週,還特地抽空跟我見面。知道我狀況不好,還特別送我富含淨化能量的火山泥皂,以及《地藏經:五濁惡世轉遍地寶藏,勝義般若經(硬皮精裝+緞帶+燙銀經典版)》,她說她兩天把這本書看完,結果我拿到書的隔天,去泡溫泉時便把整本書全部掃完。出於對朋友的尊重與感恩,我希望能整理出現在的我從書中看見的重點,算是對朋友的交代,還有我自己的「整理」。


 

P.26:「所以為什麼說人來投生,就是要學習智慧?因為沒有智慧,這一生會過得很辛苦,甚至就會提早結束生命,然後又立刻地,要再來重受一次誕生之苦,卻還是要面對相同的課題。」


 

  夢參老法師說只要有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快則一生,最慢十生,便可往生。人都要做最壞的打算,我會想說假設要十輩子,然後我現在是發願往生的第一輩子的話,那我還有九輩子,所以我多少都會為那九輩子做打算。為了往生,這輩子不能活得太輕率!


 

P.35:「提早結束這一世的靈魂,不但下一世還要做同樣的功課,而且會是在比這一世又更差一些的境遇底下做,所以其實難度又增加了。為何如此呢?因為不僅他先前的功課沒通過,且又在這一世中,累積了更多的迷惑與不甘心,因此他下一世的生辰八字,是他的靈魂帶著更多的痛苦去吸引來的。輪迴中所謂的『沉淪』,其實就是指投胎層次的下降。」


 

  這就是為什麼我沒有真正動手自殺的原因,因為說實在,我擔心我的死亡會令我很失望,我不確定自己能夠承受「死亡令我失望」的代價!我想到露易絲說過的,如果我們以後還要做相同的功課,為什麼我們不現在就改變呢?


 

P.41:「而你愈『解勾』,你的智慧就愈熟成,愈有智慧,也會讓你愈憶起一些東西,比如上一輩子你是誰,以及,你前世擅長的能力,這些都會更清楚地回來了。這些就是所謂的『天賦』──你本來就會的能力,被開啟了。『智慧』能將你前世累積的天賦開啟得更多。」


 

  一位師兄跟我說過其實我非常擅長攝影,他還鼓勵我做佛學研究學者,好好學習梵文,他甚至跟我說過:「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但是實話實說,我這幾天才在紙上寫說:「為什麼師兄說很早學佛的人通常是乘願再來,我卻只覺得自己是小孬孬,不敢面對?」昨天恩師跟我說:「妳現在蠻像讀了很多食譜,也上了不少烹飪課,但一直不願意真正去做菜的人。怕被燙到,覺得要找到最安全的、確保不會有任何危險可能的廚房,但又是那是不太可能的情形。就是讓自己走進去體驗。老闆會罵人摔東西,奇奇怪怪的事情,我也遇過。職場百態。可以有各種應對,各種處理方式。人生就是這樣,來此一遭,人間修行。」你知道我回恩師什麼嗎?我說:「老師,妳這話分析得太透徹,2019年能不能再放我一馬呢?」唉,自己真的很缺乏智慧。


 

P.68:「例如你有金錢的壓力,你一直很窮、被錢追著跑。那你如果去面對這壓力,你就會看到:要不你努力學習去賺錢,讓自己解除金錢的窘迫現狀,要不你就是繼續寅吃卯糧,過著怨天尤人的日子。

 

雖然確實,金錢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可是『賺錢』的智慧卻可以。也就是說,當你面對了這個壓力,去讓自己成長的話,下輩子你就自然地會賺錢,會容易對賺錢有敏感度,那你就勾消了這個金錢窘迫的功課了。

 

例如有的人很小就有生意頭腦,他們在這方面很容易舉一反三、看見商機,甚至年紀輕輕已經身家上億,對他們而言,賺錢就沒有那麼辛苦,甚至於是很容易的。

 

那為什麼,他們不會在賺錢這件事情上有痛苦呢?這就是前世的他們,面對壓力之後,成長出來的『慧根』。所以『財庫』是什麼呢?也可以說就是你先天帶來的『能力與智慧』。」


 

  我的金錢議題,以及我始終不願意去好好面對「賺錢」這件事,是因為我覺得「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活著的時候夠用就好」,因此賺錢對我來說一直沒有太充足的誘因,會有「過一天,算一天,混過去就好」的擺爛。因此,上面這段話對我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是的,錢帶不走,但是賺錢的智慧帶得走!因此我還是要努力想方設法生出錢,這也是「智慧」的範圍!


 

P.75:「然而當你透過這些軌道,去清楚『原來人世間就是這樣子』,你內心的慈悲就會告訴你,不要繼續在這個人世間,玩這種自我延伸的遊戲,不要再繼續創造自己和別人的地獄了。」


 

  其實我離職考慮的真的就是這句「不要再繼續創造自己和別人的地獄了」!


 

P.77:「人間又稱做『娑婆世界』,就是『還可以忍受的世界』,其實,另一個意思,地球其實就是「某一個層次的地獄」。」


 

  其實就算真的成功往生西方淨土,最後還是要學成歸國,「還入娑婆度有情」,因此我還是會為到時候的「回來」再作打算!所以不管遭遇什麼難關,真的還是乖乖地、老實地、腳踏實地的學習為上策!因為現在沒破關,總有一天還是要破的。


 

  今天一早就有點灰頭土臉,因為我嘗試在email上跟人「談判」(溝通),然後被釘了滿頭包(至少我是這樣認為),因此我學到不要輕易的用email談事情,事情還是當面講,有溫度,誤解少!在娑婆世界,就當作是運用這個世界的「有形」來賺經驗值吧!有點像來人間走一遭,玩真人版的大富翁,至少這樣想我會甘願一點,不然我真的經常覺得投胎成人很衰,雖然佛陀說人身難得,諸佛都在人間成佛,但我智慧不足,一直體會不到佛陀的深意。不過總而言之,大抵上我過生活的態度就是《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P.25:「我們可以打個比方:如果你是打擊率O.二八O的棒球打者,每九場比賽多打出一支安打,你的打擊率可升為O.三一O,那就足以名列棒球名人堂,年薪也可以多一千萬美元,而這只需要每上場打擊三十六次,多打出一支安打就夠了。

 

  我談判時,目的不是打全壘打,而是每九場比賽多打出一支安打。這對談判來說是個很好的啟示,對人生來說也是。只要逐步進展,你就會達到驚人的效果。......

 

  即便如此,別貪心。貪心讓人產生反感,會導致對方不相信你,給你更少的東西。當你只是爭取多一點點時,比較不會驚動大家,提議也比較容易被接受,而你可以等下次再爭取更多。我告訴學生:『每次碰到的上限,都是一個新的底限。』

 

  北歐航空公司總裁詹‧卡森(Jan Carlson)是個傳奇人物,他說過:『成敗之間的差距是.....兩毫米。』換句話說,那差距像一句措辭、一抹神色、一個小小舉動那般微不足道。可行的工具雖然細小微妙,但非常有效。

 

  本書的標題是『爭取更多』,而不是『爭取一切』。沒有什麼談判工具和策略是永遠行得通的,但是你『愈常使用,效果愈好』!這不是要讓你變得十全十美,而是要幫你天天進步

 

  談判應該從簡單的開始,然後逐步擴大。如果談判時可以逐步提升成功率幾個百分比,你會愈來愈成功。如果有人告訴你某個技巧一定有效,那都是騙人的。我還是要強調,你追求的其實是每九場比賽多打出一支安打。」


 

  記得18歲做直銷時,我曾經因為別人對我說「不要!不要!」而哭得不要不要的!但是自從我開始運用談判技巧後,別人每一次的「不要!」對我來說都是一次新的練習。當我放影片給學生看,學生說:「老師,這好無聊!」我從一開始的憤怒,到後來可以問她:「為什麼妳覺得無聊?」她說:「因為很可怕!」或者是有學生跟我說:「我希望我的班是別的老師來帶。」也就是說希望我不是他們班的老師,小孩表達就是這麼直接,如果我要一直生氣得沒完沒了的話,那真的是在為自己打造專屬地獄,因此碰見這種情況,我現在已經可以問他:「為什麼你喜歡那個老師?」他回答:「因為她會請我們吃東西。」


 

  因此,在學習「談判」以後,「不要」不再是拒絕我的冰冷大門,反而是「機會之門」。以前我就只會停在「不要」,然後升起很多情緒,但是現在得到「不要」的回答之後,我會問:「為什麼?」因為問了以後,就有把答案轉變成「要」的可能,甚而,就算最後答案仍舊是一路「不要」到底,中間也會獲得比「沒問」還要多的「不要」的理由,這些都是下一次談判的資本。《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作者史都華告訴我們,只要我認為談判沒有結束,每一次的談判結果都只是暫時的逗點,而不是句點。因此其實我覺得還滿振奮人心的,就是每次的「不要」並不是判我死刑,而是「這次不行,但下次說不定就可以」,也比較不會氣餒。


 

  我必須老實地說,面對「不要」的答案,我多少還是會升起情緒。但是相較於以前「完全癱瘓」甚至「情緒崩潰」的狀態,現在的我會在「感受上不舒服」之餘,問自己說:「我現在能做什麼?」我覺得慢慢有種人生的掌控權在我手上的感覺,「覺得自己還能夠改變」這個看法本身就能為生命帶來希望感!


 

  之前有一個學生,他擾亂到上課秩序,因此我刻意坐在他旁邊改作業,他大力反抗:「我不想要你坐我旁邊。」我板起臉孔跟他說:「除非你給我一個明確的理由。」後來他說:「我想到了!我怕妳對我發脾氣!」後來我說保證不會對他發脾氣,還跟他打勾勾。


 

  是的,「不要」的後面,都會有理由,那些理由,在在都能夠化成人生的希望與機會。跟自己溝通我也是如此:「喜悅美眉,如果妳不要這個,那妳要什麼?」


 

  雖然第一跟第二份工作都慘遭滑鐵盧,但其實第一份工作讓我具足了學習「談判」的動機,第二份工作則讓我學會活在「現實」裡,我開始找勞基法,要求「合法」、「合理」的待遇。我不覺得我的要求很「多」,更談不上「貪心」,只是台灣公民在台灣工作所獲得的應有保障而已!


 

  職場雖然有很多鳥事,但把垃圾提煉成珍寶的能力,這個就是我自己的功夫了!接下來我即將迎來第三份台灣雇主的短期打工,且讓我們拭目以待!加油!加油!加加油!

 

 

郁可唯 Yisa Yu [ 路過人間 Walking by the world ] Official Music Video(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插曲)

 

 

 

  今年5月5日從禪六十三出關,在馬來西亞閨蜜的推薦之下,跟風掃完超夯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好喜歡郁可唯這首《路過人間》,也覺得歌詞寫得很好。語言、文字雖然不究竟,但它還是能起到錦上添花,畫龍點睛之效!


 

  既然路過人間,那當然要多積攢些智慧,這輩子學到的,都是我下一輩子的起點!因此當然是學越多越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喜悅美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