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攝於2015年12月1日。我在臉書的動態寫:「因為懶得畫眉毛,在美國就想說回台灣要來整理一下眉毛。但回到家以後,也沒有很積極,畢竟我本來就不是三不五時要照鏡子、整理儀容的人。

 

  是因為我娘很積極的幫我修眉毛,這就算了。上星期六幫表妹慶生時,我娘又說:「妳看,妳表妹都會自己畫眉毛。」這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於是我就說:「走,我們下禮拜來用眉毛!」所以今天就噴了五千塊「絲繡」,據說可以維持兩年。

 

  在繡的時候我痛到在心裡想:「我再也不要來絲繡了!!!真的很「痛」,有灼熱感!!!

 

  但是因為我有做死亡練習,已經比較放下對身體的執著,所以想說反正身體死了也帶不走,不如活著的時候讓身邊的人看了開心。所以儘管很痛,我以後還是要好好的整理自己的儀容,媽媽看了開心就好,這應該也算是利他跟孝順的ㄧ種?

 

  我阿姨問我:「妳怎麼突然想用眉毛?」事實上,我現在沒有談戀愛,更沒有心上人。整理儀容是在美國時就下的決定。我也有配硬式隱形眼鏡,因為我真的覺得眼鏡讓我的鼻樑很沉重!

 

  我去年底剃光頭是因為中學時就有想要理平頭的念頭。我想表達的是,我付出行動是經過思考、蘊釀的,並非「突然」、「衝動」或「心血來潮」、「ㄧ時興起」。我想大家對我「突然行動」的誤解來自於我做事情前是不告知的,因為一旦我下定決心執行一件事,不管旁人支持或反對,我都要去做,那我何必告知?做了再說!所以才會嚇到大家,但是因為我是這麼樣的堅持,所以我對自己的執行力很有自信,朋友也很相信我。

 

  想要談到自己這邊來是因為我覺得有些親友不夠了解我,會想要我做現在的我不想做的事情。我覺得把自己的想法公開可以讓大家更了解我,彼此相處更融洽,減少磨擦。」


 

  以上,我提到的利他、孝順,讓別人看了喜歡就好,都只是一種冠冕堂皇的包裝,其實就是我覺得我不夠好,我不夠討人喜歡,真相是:我想要討媽媽喜歡,所以我去繡眉。我內在小孩的想法說穿了就是:「繡眉以後,媽媽就會更愛我。」這是真的嗎?


 

  縱使只占文章的一小部分,只要我發現有跟母女互動相關,值得療癒的部分,我都想要在網誌上抖出來,清理掉


 

  《寫給女人的生命啟動書》P.110:「You cannot use cosmetic surgery to improve your self-worth. It will never happen. You might have a temporary improvement. Soon the old feelings of unworthiness will come up, and you’ll start thinking, Well, maybe if I have this other wrinkle removedand the process never ends.

 

你無法用整容手術去改善自我價值,它永遠也不會發生。也許你可以暫時改善,但很快的,不值得的感覺又會回來,所以你又會想,好吧,再動個手術把這一條皺紋除掉......這一來永遠沒完沒了。」


 

  我對於永不停歇改善自己外表的心情,很寫實的刻在《如果我撕下面具,你會喜歡真實的我嗎?》還有我2017年12月29日去做臉,一直覺得好冷,而且很討厭服務員,因為她叫我:「正面躺。」我一開始聽不懂,她就說:「我表達能力不是很好。」後來我跟她說:「面部朝上。」想要提供給她一個更精確的說法,因為我個人還滿在乎表達的精確度,雖然有時候話還是講不清楚。也許是我的表達有個人的優越感在裡頭,結果她跟我說:「正面躺就正面躺,什麼面部朝上?」我就這樣被拒絕了,然後覺得她怎麼這麼僵硬,無法接受新的說法。但我想我內心也有一個僵硬的我,她只是我的一面鏡子,然後我不喜歡自己的這一部份,我要改進我對她的討厭其實就是我對那一部分自己的討厭


 

  《不要結婚,要戀愛》這部韓劇的男主角的職業就是自行開業的整型醫師。看這部韓劇時,我只想到歷史的共業:女主角一直喝酒,家裡開炸雞店.....,我10月23日在粉絲專頁發的動態有說道。


 


 

  恩師昨天傳訊息給我:「剛讀到這一篇文章,你看看讀不讀得到全文。」讀完《申在原:抑鬱的南韓,藝人自殺只是冰山一角》以後,我說:「老師,我看完韓國那篇文章的全文了,感謝您的分享。以前我會跟著負面能量一起下去。現在我明白怎麼做對整個世界來說是比較好的,就是保持平靜的心,盡可能讓自己感覺良好。也因此,我覺得我編的網誌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工作。」


 

  恩師回答:「那篇文章是很典型的用社會科學常見的各種學術概念去看事情的角度。可以犀利看到問題,但是也很容易陷入問題中

 

ps你要注意身體,長時間寫東西,看螢幕很傷眼,對頸椎負荷也很大。」


 

  能收到恩師溫暖的關懷,真好!真的是人間處處有情!


 

  《寫給女人的生命啟動書》P.111:「Don’t let doctors experiment with your body. When we use unnatural methods to force the body to do something or have something that in its wisdom it does not want to do or have, we are asking for trouble. Don’t fool around with Mother Nature. Look at all the problems many women are having because of breast implants.If your breasts are small, rejoice in them. Sending love to your breasts combined with positive affirmations has increased bust sizes for some women.

 

別讓醫生拿你的身體來做實驗。當我們用不尋常的方式強迫我們聰明的身體去接受它無法接受的改變,我們是在自找麻煩。別和大自然之母胡來,只要看看那些隆乳手術的後遺症就知道了。如果你是小號胸圍尺寸,就欣賞小號,對它們送出愛的訊號,也對那些乳房豐滿的女士送出正面的祝福。

 

It is a good way to love your body, and your body loves to be loved. I also believe that your body is exactly what you choose to have when you decided to incarnate this time. Be happy with who you are. Above all, don’t alter your body to please someone else. If people don’t love you as you are, they will not love you any more after you sacrifice your body for them.

 

愛你的身體,你的身體也喜歡接受愛。而且我也相信,當你選擇降生時,這個身軀就是你選擇的。為你的樣子感到開心吧;更重要的是,別為了別人而改變你的身體,如果他不愛你現在這個模樣,你做了犧牲改變之後,他們也還是不會愛你這個人。」


 

  對最後這句話很有感覺是後來有個師兄問我為什麼要繡眉,佛菩薩的眉毛都是一條的,然後我意識到我繡眉的行為純粹是在討好我媽


 

  還有我想到曾經有個朋友說他有整型的計畫,因為他一直遇不到理想的另一伴。我跟他說:「你先等一等,把這個計畫先放著,說不定過幾年你的想法會不一樣。」雖然我知道想整型的根本是自我價值低落,但我實在是很難跟這位朋友帶到「愛自己很重要」,他當下的生命階段是聽不進去的,頂多覺得我很八股而已,我私自這麼認為。


 

  所以我特別嚮往《曠野的聲音》P.109:「Having no mirror all this time seemed to have an impact on my awareness. It was like walking around inside a capsule with eyeholes. I was always looking out, looking at others, observing how they were relating to what I was doing or what I was saying. For the first time, it seemed my life was totally honest. I wasn’t wearing certain clothing as I was expected to do in the business world. I had no makeup. My nose had peeled a dozen times by now. There was no pretense─no ego fighting for attention. In the group there was no gossip or anyone trying to outmaneuver someone else.

 

  旅途上沒有鏡子,這對我的意識似乎產生了一些影響。感覺上,我好像置身太空艙中,一面走動,一面透過窗孔往外看。我一直看外面,看別人,觀察他們對我的一言一行會起什麼反應。這輩子頭一次,我覺得我在誠誠實實地生活我不再像當初還在商場打滾時,穿著特定的服裝。我也不再化妝。我的鼻子已經不知脫過幾層皮。在這兒,我們不必裝模作樣──不必爭出鋒頭,以滿足自大的心理。我們這一群人中聽不見任何閒話,也沒有人勾心鬥角


 

Without a mirror to frighten me back into reality, I could experience feeling beautiful. Obviously I wasn’t, but I felt beautiful. The people accepted me as I was. They made me feel included, and unique, and wonderful. I was learning how it felt to be in a state of unconditional acceptance.

 

沒有鏡子把我嚇回現實,我可以體驗美好的感覺。我並不美麗,這點很明顯,但我現在卻覺得自己很美麗。這兒的人接受我的本來面目。他們讓我覺得我是他們的一分子,獨特而美妙。我現在體會到,被毫無條件的接納是一種什麼感覺。」


 

  我想到在黃石公園打工時,有位美麗的中國小姐,就連工作內容是洗碗,她都會畫好妝、綁好辮子。想當然耳,很多男人都覺得她很漂亮。後來我才知道,她會這樣是因為她父母做生意,覺得她不化妝的話,帶她出門會很丟臉。我覺得這樣的父母實在是太可惡,因為他們對子女的愛是有條件的,然後這個女生太可憐了。但我是站在自己熱愛素顏的主觀角度,我覺得這女生適應得很良好。


 

  雖然我當時很強烈地希望朋友不要整,但是露易絲並沒有反對整型,她在《寫給女人的生命啟動書》P.111說:「So, if you do decide to have a little nip and tuck, be very clear as to why you are doing it. Put a lot of love into your body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surgery. I would say affirmations something like this:

 

所以,如果你想在身上動動小手術,你要很清楚是為了什麼去動刀。在手術前、手術中和手術後,都給身體放進很多愛的訊息。

 

I have a loving surgeon who dose beautiful work.

我有個醫師付出很多關愛,他會為我動一個漂亮的手術。

 

The procedure is quick and easy, and everything goes perfectly.

手術過程很快、很輕鬆,樣樣都很完美。

 

The doctor is delighted with how quickly I heal.

醫師會很開心,因為我癒合得很快;

 

I am very pleased with the results.

我也很滿意手術的結果

 

All is well, and I am safe.

所有一切都很美好,而且我是安全的。


 

  露易絲做到了呂秋遠律師在《女兒跟男友試婚同居?她私奔,你只能生悶氣》說的:「放手讓她去決定吧!然後,請你當她的後盾,當她有天遇到困難,請你還是繼續支持她,因為,這才是家。」雖然從露易絲的文字看來,她認為沒有整型的必要(這是我個人的解讀),但她還是很大方的跟想整型的人分享做手術的人的肯定句。因為說歸說,還是有很多去整型的人呀。這態度是很值得我們學習與效仿的,起碼我現在還做不到。我會站在自己的角度極力說服對方不要去整型。但也許他就是需要去走那麼一遭吧。Who knows?


 

  最後,話題回到我身上,我發現放大看,我斑跟粉刺真的很多欸,但是我不用假裝自己潔白無瑕,這就是最值得驕傲的地方,要有內在品質呀!要覺得:「長斑有長斑的美!」這才是正港的肯定自己!就跟楊丞琳及陶晶瑩臉上獨特的痣一樣!所以呢,喜媽三番兩次要我把臉上的痣點掉,我不屈!這點在想要討母親喜歡的我身上,真是難能可貴!


 

 How Great Is Our God (World Edition) [feat. Chris Tomlin]


 

  過去我很不想分享這首歌,因為這是我追求通靈階段認識的朋友跟我分享的。尤其是接觸正信的道場(法鼓山)以後,我特別想掩埋我那追求通靈的過去,覺得自己很愚蠢,現在回想起來,一如命理老師講的:「妳在這樣下去會完蛋。」所以現在我很感謝我娘很堅持的把我引導到法鼓山的正途上。


 

  但是,一個人如果永遠否定自己的某一部份歷史,那麼她這輩子永遠不會快樂的。這不是一個詛咒,而是一個鐵錚錚,連閉一隻眼都無法的事實。所以既然我已經慢慢的在滋養自己,慢慢的長出了力量,漸漸的,我已經有勇氣去看過去那段我歸類為陰暗的部分,然後我的世界也變得不同了


 

  2016年11月9日,我在私人臉書發出以下動態。

 

【遲來的!?】

 

  是的,「十年來,第一次」,今天,在信裡,我終於「原諒」我爸了。當然哭了,因為多少覺得有些遺憾,覺得:「既然做得到原諒,原諒怎麼來得這麼晚!?」

 

  其實在我跟我爸有限的互動中,他會把我倒背在他的肩膀上。他會陪我進電影院看他一點也沒有興趣的<<小馬王>>,然後看到睡著。他會開很無聊的玩笑:「喜悅美眉,你們班第一名是誰?月考時,把拔帶他出去玩,妳就可以當第一名了。」

 

  我相信眾生具有佛性,我爸也有,只是這輩子他都跟著無明流轉。他有他的缺點,也有他的優點。

 

  原諒,不是喜歡他的全部,只是讓他呈現他的一切,他如實的樣子。接受所有好的,以及不好的。接受一切發生在我們之間的事情,超越喜歡或不喜歡,就只是面對、接受,讓一切出來,讓一切過去,讓一切消逝。讓我內在對他的抱怨停止,不再重複。我接受他是我爸,然後,我原諒他

 

  為什麼我在動態都只寫他好的一面呢?因為我在網誌已經說「盡」他不好的那一面了,所以在這裡還他一個清白。=P

 

  原諒,放過他人,也放過自己。解開心中的結,不再讓能量為那個結持續消耗、卡在那裡。如果一個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那麼放過自己,也就等於放過敵人,這樣就是一個人「最大的勝利」了吧!?(讓我為自己的勝利舉手歡呼、慶祝一下!YEAH!YEAH!YEAH!)

 

  越長大,越會發現戰爭其實是自己跟自己的,別人只是一面鏡子,反映出我們內心跟自己的戰爭,所以當人際關係出現怨家、衝突時,要心懷感恩,感恩對方讓我們看見,感恩對方願意成為我的逆增上緣。

 

  這應該是我送我爸最棒的62歲生日禮物了吧,他的生日是43年11月13日,天蠍座。趕在他生日的前四天跟他和解,有點臨時抱佛腳的感覺。XD

 

  人間是無常的!!!再大的怨,都在「內心」有和解的可能!因為我是凡夫、普通人,so if I can make it, which means you can also make it!   

 

↓我姊四個月大時拍的全家福,那時候「全家」裡還沒有我,因為我還沒有出生。這就是我的家庭,把拔、馬麻,還有姊結。

 

15032188_1811858722388601_585837852954086631_n.jpg

 

 

 

  2018年1月3日,我拜訪一位小時候跟我一起洗過澡的阿姨(很神祕的關係),她跟我說:「喜悅美眉,我覺得妳外表長得像媽媽,個性比較像妳爸。妳姊跟妳相反,她外表像妳爸,個性比較像妳媽。妳爸比較外向,妳媽就比較靜,那時候我還很納悶這兩位性格懸殊的人怎麼會搭在一起?」

 

  如果是以前的話,聽到我像我爸我可能會覺得很反感,但現在我的確覺得我跟我爸都還滿幽默的,在這部分予以肯定。很驚訝的是,我以為我爸從來不會接送我,原來這是錯誤的建構。


 

  然後父母個性不合也是很準確的判斷,我現在明白我很多對父親的觀念是來自於母親,但這對我爸來說是不公平的,雖然我爸有很多缺點,但他總是有優點吧?我從來沒從我媽嘴裡聽過她提到我爸的優點。所以我千萬不能在我媽面前提這些,不然她會吶喊說:「妳是我女兒耶,妳理應站在我這邊。」但遺憾的是,我同時也是我爸的女兒啊!(這樣說會不會被摑巴掌)


 

  從小到大就只有唯一一次,在外婆過世(2012年11月11日)以後,我忘記我說了什麼,刺激到我媽,就被摑了巴掌。不久後,有一次我姊跟我媽說:「妳太寵妹妹了。」之後我把被摑巴掌的事實提出來跟姊姊說,結果她說她指的不是這個。


 

   可見2012年的我還處於烈士的狀態。什麼是烈士呢?請看《每一天,都是放手的練習》P.182:「6月15日 烈士的相互競爭

 

  『沒錯,我知道妳老公是個酒鬼,但我兒子是酒鬼,這可不一樣。我的情況比你更糟!』

 

  我的痛苦比你痛!我們很容易就掉進這種陷阱。我們會告訴別人自己是個多慘的受害者,受傷有多深,人生有多不公平。一定要別人知道自己是個多偉大的烈士,我們才會善罷甘休

 

  我們不必向任何人證明自己的苦難。我們知道自己很痛苦。我們大部分的人成為受害者是有原因的,許多人都有艱難、痛苦的課題得學習。

 

  療癒的目標不是要告訴別人自己受傷有多深,而是要不再痛苦,和別人分享自己的解決方法

 

  如果某個人想向我們證明她或他被傷得有多深,我們可以說:『聽起來你真的很受傷。』

 

  也許這個人只是要別人認同自己的痛苦。

 

  如果我們發現自己試圖向某人證明自己有多受傷,或是試圖想贏過別人的痛苦,我們應該要先停下來好好想想自己出了什麼問題。我們要認清自己受傷有多深,還是現在依舊在受傷

 

  我們誤以為,遭受苦難會有特別的獎項或報酬,實際上根本沒有。我們的報酬是學會不再痛苦,讓自己體會喜悅、平靜和圓滿。

 

  這就是療癒的禮物。不管我們的痛苦是比別人多、還是比別人少,每個人都可以獲得這份禮物。

 

  即使有些課題讓我承受極大的苦難,我也會感激所有課題。我要學會自己該學的智慧,這樣我才能停止人生的痛苦。我會專注在療癒的目標上,而不是專注在讓我想要療癒的痛苦上。」


 

  真的!想不起來為什麼,我小時候信仰一個莫名其妙,不知道打哪學來的信念:「沒有流血,就代表沒有盡力!」所以我小學真的經常擦傷,遭受苦難真的不會有特別的獎勵或報酬啊


 

  記得我高二(2008年)時,班上有位男同學的阿公過世,心情很BLUE,也許因為我當時對男性很有敵意,也許當時那個男生是我的死對頭,結果我跟他說:「那有什麼了不起?我爸在我十五歲的時候就過世了。」然後我的姊妹淘說不能這樣比。所以那個時候我也是烈士心態。


 

  我有和那位小時候和我一起洗過澡的阿姨說:「我姊總是覺得我媽對我比較偏心,因為我總是隨心所欲做我想做的事,而且可能與我媽的期望背道而馳。(事實上我的朋友說當我媽心臟要很大顆,或是說當我媽很辛苦)」阿姨問我:「那妳覺得妳媽有偏心嗎?」我說:「我覺得沒有,我只是很堅持我自己的想法而已。」最後阿姨替我做了一個我覺得很滿意的結論:「就是妳媽不滿意的時候,妳姊就會妥協,但是妳會繼續堅持妳要的想法。妳姊不會跟妳媽起正面衝突,如果妳姊直接跟妳媽正面衝突,她說不定也可以得到她想要的結果。」我覺得說得真好!


 

  我說過我們家不是會把事情攤開來談的類型,但事情總是要有出口,所以我就把事情攤在這裡談,但其實我的重點是想要把自己攤開來談


 

  2018年1月13日,我問新朋友:「你叫什麼名字?」我問到以後說:「你的名字跟我爸一樣耶!」我想,我願意主動提到我爸,已經代表我不覺得他丟臉了吧。1月15日晚上,我還做進一步的補充:「但是我不敢說我爸已經過世了。」他說:「過世沒關係呀,這是很自然的事。」我們的對話很平靜也很自然。


 

  一路走來,回顧自己的成長紀錄,真的覺得好有意義!成長的第一步是坦誠自己當下真實的狀態,不一定要公開,想要避開有可能會傷害自己的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對自己誠實


 

  因為我爸的關係,我在《我為什麼有被虐的需求? ─ 說出真實!》坦誠當我被男性言語虐待時,我有「回家」的感覺。所以在露易絲眾多的肯定句中,我會念到下面這兩句。

 

I attract the right men into my life.

我會吸引對的男人們到我的生命裡。

 

The men in my life honor women.

我生命中的男人們敬重女人。


 

  後來我真的就遇到這類的男生,有男生會在跟我一起爬山時紳士的扶我,在我走到馬路太中間,可能會被車子撞到時,用手指點我的肩膀一下,讓我靠邊走;或是在我說他把我原本要吃的餅乾吃掉以後,再離開座位,去補一個給我;或是請我吃飯,因為他已經出社會了,而我還只是學生;或是一起走路時刻意地讓我走在內側,或是像1月15日晚上的晚餐時間,有個21歲的小嫩葉(因為我吃素,不想要叫人家鮮肉)在大夥兒趕著去拍照時,溫柔地跟我說:「妳慢慢吃,我可以等妳吃完。」然後還幫我收餐盤。感覺這是我媽才願意為我做的事!真的是太浪漫了!好感滿點!這些真的是好幾個暖男為了我做的事,而他們都對我沒意思!我覺得純粹為了獻殷勤照顧女生的男生真的太現實了,因此他們就是我想認識的男性友人類型在我愈來愈善待自己、肯定自己以後,他們真的逐一地出現在我的生命當中


 

  以前我都是懷著侍奉的心情面對我曾經喜歡的鱷魚先生的,依照我與鱷魚之間的關係,我沒幫他收,甚至下指令請他收,他願意收就不錯了。今晚是我甚至都不用開口,盤子就在我面前消失!所以心念真的創造實相,我真的很想呼籲大家,希望能在物質界有所豐盛,真的要從創造內心的豐盛下手,我希望大家不要白費力氣,要在對的地方下對功夫


 

  我現在真的是太感謝鱷魚先生了,他真的是我自我成長路上超大的墊腳石。我向宇宙祈求:「如果這對我與全世界都有利的話,請讓我遇到我的靈魂伴侶吧。」我對這件事真的是愈來愈有信心


 

  然後1月15日晚上會認識小嫩葉也不是意外,這是我第一次以學員身分參加的研討會,我第一個晚上想說要練英聽,所以就坐在兩位外國學者對面,然後還很努力地問教授問題,在我聽不懂的時候假笑,還有請教授留email給我。這一切都太刻意了,在在體現出我希望建立人脈的焦慮!趕著認識教授,趕著.......,意識到原來我又在趕以後,我15日晚上就老神在在地走進學生餐廳用餐,然後小嫩葉就不偏不倚地坐在我旁邊,我還是坐下來以後才發現他是我鄰居的。所以我認為放輕鬆,就會有喜事臨頭


 

  此外,我曾經讀過一段文字:「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另一伴非常需要依賴你的照顧,那你一開始就不應該太照顧男人。」我對這條謹記在心!所以我現在已經戒掉服侍男人的習慣,才能遇到溫柔的小嫩葉

 


 

  然後15日晚上用完晚餐我更大的突破是,遇到這麼優質的小嫩葉,不是太難得了嗎?根據我的暗戀史,以前的我一定會很花癡的想要黏著他,就算我不打算去他要去的地方,為了跟他一起走一段路,我一定會先跟他走去他的目的地,再繞回來,去我要去的地方。「小嫩葉最重要,其他人、其他行程,都不重要。」以前的我百分百會這麼想,因為誰知道過了這個村,後面還會有什麼店?當然要把握當下,把握眼前的一切


 

  但是君不見我在《新學期、新人生、新展望&如何將禪修觀念應用於擇偶?》分享過:「不把對象當對象,你才可以把對象照得清清楚楚。」


 

  在我把這項功夫練了超過七七四十九天,愈發爐火純青以後,15日晚上的我,跟新朋友一起走到一半時,我問他們(包含小嫩葉在內):「你們現在要去哪裡?」他們說:「回宿舍。」我說:「我要去聽演講。」然後我就轉身離去,沒有跟小嫩葉有什麼浪漫的後續,蝦米攏某(台語)。

 

 

  我聽到其中一位同學說:「真是認真的學生。」雖然因為我白天都沒出現,所以晚上才有精力聽演講。但這件事情體現了一個明顯的事實:「在感情方面,我也變了!禪修真的很強大!我跟朋友說:「默照四十九是你一輩子一定要有的一次體驗!」這句話果真沒說錯!


 

  在正信的道場(法鼓山)參加禪修活動,真的可以找回自己。如果你問現在的我什麼是找回自己?我會說永遠要優先考量到自己的需求,時時覺察自己是不是又在委屈的慣性裡打滾

 

 

  事實上,透過父女關係的療癒,我也一直悄悄觀察我與身邊男性關係的變化。我真的覺得跟父親漸漸和解以後,跟男性的相處品質提升很多。現在在走母女療癒之路,我再來慢慢觀察我與身邊女性關係的變化。


 

  我覺得《每一天,都是放手的練習》的作者梅樂蒂真的說得很好:「療癒的目標不是要告訴別人自己受傷有多深,而是要不再痛苦,和別人分享自己的解決方法。」現在我寫網誌有時候是在抒發心情,但有時候真的是因為很想跟大家分享我真的覺得很有效的療癒方法,希望大家能夠早知道,早好!我都覺得我小時候都沒有人教我,有時候會嘆息:「要是我小時候就知道該有多好,可以少犯這些錯,少走這些冤枉路。為什麼當時沒有遇到有智慧的師長呢?」


 

  但我覺得這是我自己造的業吧,其實我有觀察過,有很多我現在覺得很棒的書,其實在我小時候就出版了,我只是那時候沒有緣分接觸而已。一方面覺得有點遺憾,另一方面又覺得,這只代表我在最適合的時間點知道這件事而已,無需過度憂慮。


 

  或許就像《曠野的聲音》P.50,作者聽到的預言一樣:「The reason you have come to this place, not this tearoom but this content, is destiny. There is someone here you have agreed to meet for your mutual benefit. The agreement was made before either of you were born. In fact, you chose to be born at the same instant, one on the top of the world and the other here, Down Under. The pact was made on the highest level of your eternal self. You agreed not to seek one another until fifty years had passed. It is now time. When you meet, there will be instatnt recognition on a soul level. That is all I can tell you.

 

妳會來到這兒──我說的是這個大陸,不是這間茶室──是因為命運的安排。這兒有個人,妳為了你們之間共同的福祉,同意和他見面。在你們兩人出生前,這項承諾就已經作出了。事實上,你們選擇在同一個時刻來到人間,一個出生在地球頂端,一個出生在這兒,地球底端的大陸。這個盟約,是建立在你們永恆的自我最高的層次上,你們同意,出生五十年後,才尋找對方。現在時候到了,你們見面時,心靈會立刻起感應。我所能告訴妳的,就只有這些。」


 

  我想,我也是在更高的層次上同意,在現在這個時間點接觸療癒之道的吧。師兄說:「像你們這麼年輕就學佛,都是乘願而來的。」我覺得自己現在愈來愈往這個方向走。


 

  1月13日下午,我跟恩師說:「老師,我在粉絲專頁表揚您的功勳了,不知道您看了會不會啼笑皆非!我很好奇,老師怎麼會在這個節骨眼上(畢竟老師看過我好多文章),想要二度分享我的網誌

 

  但是我很感恩,我想到的是,如果這些文字透過老師的推薦,幫助許許多多的學弟妹,那就太好了!真是不枉費我生而為人,這些文章真是起到了他們最棒的作用。如果他們讀了這些文字,深受啟發,我沒回去演講都沒關係。」


 

  恩師回答:「我也不知道呢。今天讀了你的新文章,覺得很多段落很有感覺,應該要給多一些人看到,所以就轉貼了。我也不知道原因,但直覺覺得你是有東西的。還有,也覺得你似乎開始可以把這幾年的累積拿來在俗世世界運用,生活、工作。」我想,時候真的到了!


 

  因為我覺得《曠野的聲音》P.50的那句:「你們同意,出生五十年後,才尋找對方。」這完全就是(exactly)靈魂的出生前計畫啊!


 

  《靈魂的出生前計畫:你與生命最勇敢的約定》P.55:「(約書亞說)『由內去找出人生的目標,就等同於靈性覺醒。只要你對自己所做的事感到歡快充實,你就覺醒並回應了靈魂的呼喚。』

 

  (潘蜜拉說)『我在二OO三年靈性覺醒之前,做了很多無法引起自己共鳴的事,有些還是負面的經歷。』我說:『這也是我出生前計畫的一部份嗎?若是,為什麼我的靈魂要我花那麼多年去做這麼沒有成就感的事呢?』

 

  『你在尋找意義,』約書亞告訴我:『有時人要先經歷過各種無意義的體驗,才能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在年輕時,你被灌輸了各種無法與靈魂共鳴的想法,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你在實相的衝撞中驗證這些想法,這個過程就像在剝洋蔥,你發現自己無法認同。當你接受這個事實,你就來到了你本體的核心,而這將會引導你的靈性覺醒。

 

  『你所出生的家庭,以及童年時圍繞在你身旁的各種能量,也都是你出生前計畫的一部分。』約書亞補充道。

 

  『我很害怕寫我的童年,』我對約書亞說:『因為這樣很像在全世界面前裸體,讓所有人看見我最脆弱的部分。』

 

  『脆弱有非常強大的力量,』約書亞告訴我:『它需要勇氣,而赤身裸體也是對自己真實

 

  『從你的童年解脫,尋找你自己該走的路,這中間花了很長的準備時間。』約書亞繼續說道:『但這些時間完全沒有白費。你在過程中發現了很重要的事,培養出了對現在的你來說深具價值及注意的技能透過你所吃的苦,你同時也培養出非常深刻的同理心及靈性智慧這些等待的時間,造就了更成熟、更有智慧的你你現在之所以會成為一位老師,不單單是因為二OO三年的覺醒,在那之前發生的一切也都是原因這兩部分的人生並不像你以為的那樣毫無關聯,而你說的負面經歷,其實是在為你經歷到的靈性突破鋪路。它們在幫助你更了解真正的自己。』」


 

  約書亞真的說得好好喲!都說到我心坎兒裡去了!現在回想起來,2017年暑假打的默照四十九真的幫助我在原生家庭上跨越了相當大的一步。在打默照四十九之前,我會為了姐姐暑假飛去美國出差這件事情樂不可支,因為這樣我就不用面對她。更準確地說,是不用面對我倆之間的緊繃。


 

  默照四十九以後,我跟同學分享說現在我已經不再畏懼原生家庭了。11月我跟媽媽踏上歐洲之旅要去機場的當天,姊姊與母親大吵一架,以前我會想要逃離現場,但我當時勇於進入暴風圈。她們在餐桌上劍拔弩張,我就學習聖嚴師父。在全球宗教領袖會議上大夥吵得不可開交時,他從僧袋拿出八仙果,一人分一顆,大家就安靜下來不吵了。


 

  所以我把湯裡的芋頭分別盛到媽媽跟姊姊的碗裡,還泡楓糖水給她們喝,我媽還扯著嗓門,以「妳不用把這個端到書房給我」為由拒喝。以前的我覺得每次姊姊爆發都讓我很有壓力,但那次姊姊回房間以後我想:「當面關懷到底是跟網路關懷不一樣的吧!」所以我就敲門進姊姊房間關懷她。


 

  然後我打青年禪七小參時看過法師手上拿著佛珠在念佛,我就學起來。我關懷姊姊的心情,聽她把煩惱與情緒一股腦兒倒出來的同時,我也在心中念佛,平穩自己的心情,然後跟她說一些話。這件事證實了我克服了對姊姊的恐懼。而且我還在內心暗自讚嘆我姊負責任的態度──即使我姊跟我媽吵架了,她還是沒有逃離現場的留在廚房洗碗。我想,要是我就會氣憤的揚長而去吧。


 

  然後我下樓以後,把媽媽之前拒喝的楓糖水再次捧到她面前。以前我一定覺得內心很受傷,覺得:「媽媽對姊姊生氣也就算了,幹嘛還遷怒到我身上來?」以前的我自己悲傷都來不及,怎麼可能再送茶水過去?我說:「姊姊已經上樓了,媽妳可以喝茶了。」所以第二次我媽有收下,我才知道媽媽拒喝是演給姊姊看的。所以這也證實了我克服了對我媽憤怒的恐懼


 

  結果,在2017年11月那趟歐洲之旅當中,我覺知到我該走的路,之後回台灣開始發生很多的事情,在在都幫助我往我要走的方向前進。所有事情都發生得剛剛好!所以我的體驗完全證實了約書亞說的話:「從你的童年解脫,尋找你自己該走的路,這中間花了很長的準備時間。」時間點不偏不倚,這真的是酷斃了!


 

  我就說過從我自己打網誌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很難面對十八歲前的自己,因為我大多提的是十八歲上大學以後發生的事,但那些都是十八歲以前孕育出來的果實,不是我的根。要分享自己的根真的是件很赤裸的事,但從我最近的文章你可以看到我寫愈來愈多十八歲以前發生的事,但也要感謝生命幫助我有自由書寫的意願與能力,自由書寫這項技能的重要性在自我坦誠的路上真的不容小覷


 

  我很感謝《靈魂的出生前計畫:你與生命最勇敢的約定》這本書,它幫助我接受很多看起來無法選擇的事,像是父母或性別等等,都是我自己選擇的,這幫助我面對原生家庭課題的意願,不再覺得無奈,反而是去發掘自己這樣設計的驚喜。然後就覺得我爸能成為我爸真好,恩師覺得我很早就接觸靈性,很多阿姨也會問我怎麼這麼早就學佛?這些真的是要多虧我爸。我國中的姊妹淘跟我說:「如果不是因為妳,我不會知道社會新聞上發生的事,在生活中真的會發生。」


 

  然後以前我會害怕,一個佛教徒分享這些新時代觀念的東西,會不會引來非議?也許吧,但是這就是我自己的成長過程。我二十歲開始看新時代觀念的書籍,在我學佛之前,這些書真的幫助我很多,而且引起我很強大的共鳴。


 

  聖嚴師父開示說有些人說念佛求感應是邪念,但是因為他自己小時候經書背不起來,師父要他禮拜觀世音菩薩,他早晚各拜五百拜,有一天,他覺得通體清涼,然後經書開始背得起來。他說從那個時候(約十三歲左右)開始,他內心萌生了一種對佛教的使命感。所以他不會覺得拜佛求感應是很負面的,這是因為他的成長經驗。


 

  吃果子,拜樹頭,對我個人來說,新時代的觀念跟學佛是不相衝突的,而且對我來說,兩邊都看,我反而可以快速理解某些觀念。有新時代的觀念打底,對我來說是加分的。我開始把自己以往恐懼的陰暗部分,全部攤到陽光底下,我對畏縮的內在小孩說:「我罩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喜悅美眉 的頭像
    喜悅美眉

    喜悅美眉

    喜悅美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