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工作辛苦嗎?
<<當下的力量>>P.251:「去看看大自然,看看萬物如何成就生命的奇蹟,萬物既沒有不滿、也沒有不快樂。耶穌說:『你想百合花怎樣長起來,它也不勞苦,也不紡線。』(註)」
但打響拍的不是百合花,只是打響跟旅伴在黃石公園健行的路上看到的小花。雖然不知道小花的品種,但它對打響具有特殊的意義。打響在這片草原弄丟了墨鏡,很低潮,後來是因為看見這花,才轉換心境:「雖然丟了墨鏡,但宇宙還是很豐盛的,上帝送了我這麼美的花。」心情才平復。因此打響現在看到它的照片就會覺得很開心,因為把它與豐盛聯想在一起。
註:摘自<<新約>><路加福音>第十二章第二十七節。
補充:這篇的超連結較多,因為打響怕小蠟燭們不曉得打響說的食物長什麼款,所以點超連結就可以看到該食物的 Google 搜尋圖片。
正文開始
聽到打響要去美國打工旅遊的親友們,一定會問下面三個問題。
1.你要去哪裡?
2.時薪多少?
3.去那裡做什麼工作?
第一題的答案是黃石公園。
第二題的答案是,時薪8.4美元,折合台幣兩百多元。跟響姊在澳洲六百多元的時薪沒得比。
第三題,為了簡明扼要的回答,打響都會清描淡寫的以「廚房打雜」四個字帶過。但是如果要追根究柢打響到底在黃石公園做什麼工作的話,打響就必須非常詳細、洋洋灑灑的說明了。因此想對打響在黃石公園的工作有更進一步認識的小蠟燭們,就繼續看下去吧。
在打響確認美國打工旅遊的工作地點(黃石公園)與雇主(Xanterra)後,去台北參加雇主面試時,打響選擇在廚房工作。由於打響會另外專文CIEE黃石公園的工作種類,因此在這裡就簡單扼要的只介紹打響的工作內容。
在Xanterra的體系裡。黃石公園有Canyon、Old Faithful、Mammoth、Lake、Grand Village、Roosevelt六區。其他企業有其他區,像DNC,Delaware North Company,在Tower Fall也有一區。
打響被人資部門分配去到黃石公園的「Canyon Lodge(峽谷區)」。抵達後,被分配到廚房部門的Cafeteria Front Of House,意思是自助餐廳的前台人員,也就是服務顧客的第一線。
為什麼Canyon Lodge(峽谷區)要用引號強調?因為雖然同為Xanterra企業開的餐廳,不同區的自助餐廳賣的餐點會有些出入。因此打響下列分享的經驗也就不適用所有黃石公園的自助餐廳。
每個在Cafeteria Front Of House工作的員工,都會當Hot Runner、Server、Busser,合約久一點的員工,則可以當 Cashier,而每個職務有閒的時候都要幫忙補東西。以下將解釋各個職務內容。而因為內容太多,所以打響會分篇介紹,這篇要先介紹Hot Runner跟Server。
Hot Runner
聽起來很謎樣,直翻的話,會變成「熱跑人」(?)。不過知道職務內容後就覺得這名字取的很貼切。
1.補熱食
Hot Runner主要的職務就是要在三個站之間來回奔波。
↑每站長這樣,這是能讓食物維持熱度的機器,英文叫Heated Serving Counters for Cafeteria。讓食物維持熱度的運作原理是在凹槽內加水,機器會讓水沸騰,以維持食物的熱度。
為什麼要來回奔波?因為要跟服務客人的Server同事聊天嗎?當然不是,是要確切掌握每個站的哪道菜快見底了,就要趕快去廚房的烤箱把食物拿去桌子上。
為什麼不直接拿去前台?因為要先把快見底但是殘餘的食物倒進新的裡,攪拌、讓客人看不出來,這樣他們就不會抱怨說:「我要新的,不要舊的。」而且攪拌均勻的話還可以達到「公平」的效果:每個客人吃的食物舊的跟新的比例相同。完成任務以後,才把食物拿到前台。
這個任務聽起來簡單,但是因為機器是靠水沸騰維持食物熱度,所以一開始執行這工作的困難之處在於每次要把裝食物的容器從機器上拿起來時,很容易被冒出來的水蒸氣燙到。有一次打響值Hot Runner的班時,一天就被燙到四次。
2.補餐盤
因為餐盤是Server用來盛裝食物,再遞給客人。因此沒有餐盤,客人就沒得吃。不過有一次因為水管爆裂,供水系統出問題,所以我們用紙盤代替玻璃餐盤。但不管是什麼材料做的餐盤,Hot Runner都要注意Server的用量。一旦發現三站的其中一站餐盤不夠時,就要去洗碗部門拿去補。
那如果遇到客人很多時,洗碗部門有很多碗要洗,我們需要的餐盤還沒有乾淨可用時要怎麼辦?這時就要去收客人托盤的地方(Bussing Station)拿髒的餐盤去洗碗部門,用良好的態度懇請他們優先替我們洗。
3.補醬料、麵包、洋芋片......
簡單來說,所有Server服務客人需要用到的食材,一旦發現不夠,補,就對了!
4.讓食物回家
顧名思義,食物從廚房出來,所以如果值晚班,在一天結束營業後,要去廚房找推車,讓Server把他們那站的食物都放到推車上,送回廚房去。
5.拖地
結束營業後,因為廚房太大了,而且我們也沒有使用那麼多地方,所以不用拖全部的廚房,但是我們要把用來「加工」,把舊食物加進新食物的後台附近拖乾淨。
此外,雖然顧客用餐的地方(Dinning Room)地上是地毯,交由房務人員使用吸塵器清理。但是在顧客選擇餐點與結帳的地方都是木頭色地板,因此Busser把食物推回廚房後,還要拖自助餐廳的所有地板。
Hot Runner 工作內容小結
說了這麼多,簡而言之,Hot Runner 90%的工作就是「服務在前台第一線服務客人的Server」。打響在與同事聊天時得知Hot Runner是很多美國同事最喜歡的職務,為什麼?據同事表示是因為覺得有重要感、被需要。
接下來要談當Hot Runner的優、缺點。
優點
不用待在定點工作,去廚房烤箱拿食物時,可以和廚師互動。
缺點
不論是把舊的食物從機器拿起來,或是從廚房烤箱拿新的食物都容易被燙到。
Server
上網搜尋,Server在Yahoo字典的解釋是「侍者;上菜者」,所以Restaurant(餐廳)也有Server。因為我們進去餐廳時,餐桌上沒有菜,因此在餐廳「上菜」很正常。而就像台灣的自助餐,Cafeteria(自助餐廳)裡,菜都已經在客人面前了,為什麼還需要Server呢?因為我們一開始只有賣午晚餐,後來才開賣早餐,因此接下來打響藉由午晚餐跟早餐的內容,來談Server的功能。
午晚餐
我們Canyon Lodge的Cafeteria賣的午晚餐有三站,分別賣熱三明治 (Hot Sandwich)、受歡迎的餐(Lodge Favorite)、捲( Wrap Station)。
熱三明治(Hot Sandwich)
假設你在三明治的檯子,向打響點了一份 Bison Sloppy Joe 三明治(詳情請參考打響在<<我為什麼吃素?──談我吃素的初衷、困境與堅持>>寫的圖片故事)。打響就要拿出盤子,把長得很像漢堡的麵包(Buns)的底層先放在盤子上,裹兩球90%Bison與10%牛肉的肉泥於其中,最後再放上麵包的上層,三明治就大功告成了!接下來就要問客人說旁邊想放醃黃瓜(Pickle Spears)和洋芋片(Chips),或者是蔬菜(其實是冷凍蔬菜加熱)。然後依客人的喜好裝在盤子裡,就大功告成了!
除了Bison Sloppy Joe,我們還有賣 Mahi Mahi(魚)、Buffalo Chicken (雞浸在辣醬裡)、Soy Chicken(素食的雞柳條)的三明治。Bison Sloppy Joe是最簡單的,只要把兩團肉泥加進去就好。客人如果點其他的餐點,其他三項組合如下。
1.Mahi Mahi:加生萵苣(Lettuce)跟廚房有固定配方的檸檬胡椒蒜泥蛋黃醬(Lemon Pepper Aioli)。
2.Buffalo Chicken:要加生萵苣(Lettuce)跟塊狀藍起司(Blue Cheese)。
3.Soy Chicken:加生萵苣(Lettuce)跟番茄片(Tomato)。
所以才會有同事說如果客人問她推薦什麼,她會推薦Bison Sloppy Joe,因為做起來最簡單、最快。
除了熱三明治以外,這個檯子還賣其他主要是服務兒童,份量較小的三樣餐點。
1.起司通心粉(Cheese Macaroni):廚師把一整包現成冷凍包未拆封丟進熱水裡加熱,撈起來拆封後倒進容器裡,之後就直接由Hot Runner送去前台,供Server夾取。
2.大亨堡:麵包(Hotdog Rolls)夾熱狗(Hot Dog)。
熱三民治無法單點,但這兩個可以。所以如果客人單點就算了,但是如果客人點了一個Set,我們就還要問他:"Which side would you like?(請問餐點的旁邊想放什麼呢?)"這時候99%的客人就會回問我們:"你們有什麼選擇?"然後我們就要回答:"Carrots and Celeries(胡蘿蔔跟芹菜)、Chips(洋芋片) or Fruits(水果).” 如果客人點前兩個,我們夾完就沒事了,如果客人說:「我要水果。」那就要跟他說:「你可以在左邊自行選一個嗎?」因為水果不在台子裡,在客人的左手邊。
受歡迎的餐(Lodge Favorite)
受歡迎的餐聽起來很謎樣,但其實我們賣的不外乎就是 Stuffed Mashroom(蘑菇加小米,為素食者設計的)、Shepherd’s Pie(裡面有牛肉、豌豆、馬鈴薯泥)、Chicken(碎雞肉)、Italian Sausage(義大利香腸),下午四點過後還有賣Trout(鱒魚)。
跟熱三明治一樣,不是只有給客人點的東西就好了,還要在盤子裡裝其他的東西,組合如下。每樣都有加麵包(Dinner Rolls),青菜又分三種:玉米(Corn)、奶油菠菜(Creamed Spinach)或是混合蔬菜(Mix Veggie),就是冷凍蔬菜。
1.Stuffed Mashroom:加青菜跟麵包。
2.Shepherd’s Pie:加麵包。
3.Chicken Cacciatore:Cacciatore是義大利文,意思是「獵人」。我們賣的Chicken Cacciatore看起來就是把雞肉切的比較細,浸泡在醬汁裡。這個套餐包含了兩勺碎雞肉、飯、青菜、麵包,並淋上番茄汁。
4.Italian Sausage:三根香腸、飯、青菜、麵包。
5.Trout:鱒魚、飯、青菜、麵包。
此外,這站還單賣馬鈴薯泥(Mashed Potato),還可以淋上牛肉汁(Beef Gravy)。
捲( Wrap Station)
有客人問過打響:「捲是墨西哥式,還是中式?」這問題真的很難回答,所以乾脆直接跟他說捲裡面包什麼還比較快,讓他自己決定要把我們賣的捲歸哪一類。
簡單來說,捲裡面是兩勺白飯(Rice)、黑豆泥(Black Been Salsa)、牛肉(Beef)/肌肉(Chicken)/蘑菇(Protabella Mushroom),最後可以選擇要不要加切達起司(Cheddar Cheese),再選擇要不要淋上醬汁,醬汁的選擇有四種。
較辣
1.拉差香甜辣椒醬(Siracha):泰式,又辣又嗆。
2.辣花生醬(Spicy Peanut):真的就是辣的花生醬。
較不辣
3.墨西哥沙沙醬(Salsa):溫和(mild)、微辣。
4.Lime Cilantro(香菜) Alioli(香蒜蛋黃醬):這打響實在是不知道要怎麼翻成中文,它嚐起來是美乃滋的味道。打響沒有愛美乃滋,這味吃慣中式料理的華人不會喜歡,但外國人很愛。
有些客人在打響問:「你要哪種醬汁?(Which sauce would you like?)時,會反問:「你推薦哪種?」打響會問:「你喜歡辣還是不辣?」如果客人說辣,打響就推薦辣花生跟拉差,如果不辣,就給莎莎醬或 Lime Cilantro Aioli。打響唯一一次在自家的自助餐廳吃飯,加的醬料是辣花生跟拉差。很多中國客人不要醬汁,而有些四種醬汁不要,要蘑菇的醬汁。
客人可以選擇碗裝或是讓我們把料包在餅皮裡變成捲。有的客人會選擇碗裝,然後把餅皮放在碗的旁邊。
以上是午晚餐,接下來要談早餐。
早餐
早餐分兩站,一站賣的東西有下面這麼多種:
1.培根(Bacon)
2.香腸(Sausage)
3.燕麥片(Oatmeal)
4.法國吐司(French Toast)
5.炸馬鈴薯(Home Fries):但不是薯條那種長條狀,是塊狀。
6.炒蛋(Scrambled Eggs)
7.今日炒蛋(Eggs Du Jour):當日特別料理,蛋炒培根(Bacon)、花椰菜(Broccoli)或蘑菇(Mushroom)
8.Frittata(義大利烘蛋):簡單來說,就是蛋裡面加菠菜(Spinach),但也有可能加花椰菜(Broccoli)、番茄(Tomato)、蘑菇(Mushroom)。
9.麵餅(Biscuit):Google 圖片裡,圓圓、像麵包的那種。
10.淋在麵包上的白色醬汁(Gravy):雖然跟淋在馬鈴薯泥的牛肉醬汁都叫Gravy,但是顏色不同,味道也不同。最令打響吃驚的是,美國連Gravy都要收費。為什麼吃驚?因為我們吃火鍋的時候沙茶醬不是無限續的嗎?然後不知道是不是台灣的義大利麵店家都很慷慨,吃義大利麵時,打響從來都沒有想加醬汁。
此外,還可以選吐司,吐司有兩種:白吐司(White Bread)跟燕麥吐司(Wheat Bread)。
另一站賣的是墨西哥捲(Burrito),午晚餐賣的捲(Wrap)餅皮較大,墨西哥捲(Burrito)的餅皮較小。跟午晚餐不同,捲的基底不是白飯,是兩勺炒蛋(Scrambled Eggs),之後可以在下列八樣中選四樣放進他的捲裡。
1.墨西哥辣椒(Jalapeno)
2.青椒(Green Pepper)
3.蔥(Green Onion)→打響原本不知道Green Onion的中文,還誤寫成香菜,結果吃義美鮮蔥蘇打時發現,Green Onion就是「蔥」!
4.番茄(Tomato)
5.生蘑菇(Mushroom)
6.切達起司(Cheddar Cheese)
此外,這站也可以點培根(Bacon)、香腸(Sausage)跟炸馬鈴薯(Home Fries),所以前一站大排長龍時,有些客人就會來這站點這三樣,但這麼做的客人算少數,所以這站的培根(Bacon)、香腸(Sausage)跟炸馬鈴薯(Home Fries)都會剩很多。除非是全新的,不然已經被動過的剩菜都會被倒掉。於是打響當Hot Runner時,就會在第一站的這三樣沒了時,先不去烤箱拿新的,先把這站的拿去用。
除了一般兩勺蛋當基底的Burrito,還有第二種 Egg White(蛋白) Burrito,捲的基底是蛋白和廚師準備的其他配料。因為點的客人很少,因此只有一開始的時候擺在餐車讓客人選,後來都是有人點了,我們再向廚師點。因為這是素的,有一天有個沒耐心等十分鐘,等廚師做完送出來的客人,點了以後離開,打響就在經理不合法的默默批准下,帶回宿舍當午餐。
有二就有三,無三不成禮。第三種Burrito的基底是豆腐,也是客人點,客人向我們點。但是豆腐Burrito跟蛋白Burrito不同,蛋白Burrito是廚師直接把Burrito做好送出來。但如果客人點是豆腐Burrito,廚師是把豆腐送出來。
量食物的體溫
如果員工人數足夠,通常經理會在每個站安排兩個人,如果沒什麼客人,被經理看到同事間在聊天玩樂,就會對我們說:「可以請你們量食物的溫度嗎?」因此Server還有一項工作是要每兩個小時量一次每樣食物的溫度,不夠熱的話,要放回烤箱,不夠冷的話,要放回冰箱。
戴手套
午晚餐除了受歡迎的餐(Lodge Favorite),其他熱三明治(Hot Sandwich)與捲(Wrap)兩站都需要戴手套,服務客人。早餐兩站都要戴手套,因為墨西哥捲(Burrito)及烤土司都需要戴手套讓客人安心。
以上,就是Server主要的工作內容,簡單來說,Server就是要把客人點的主餐變成套餐。為什麼打響說是「主要」?因為如果當天被經理排的班剛好是晚班,要收拾的話,Server就要清理自己負責的那一站,清理工作如下。
1.把盛裝食物的容器搬到推車上,讓 Hot Runner 推去廚房,讓廚師倒掉(或是被偷吃掉)。
2.清理檯子、流理臺。這步驟的眉角是結束營業的前一個小時要關火,清理凹槽時,水才不會是燙的。
3.把無法放到隔天的食物倒掉,如麵包(Dinner Roll)。
4.把食物包上保鮮膜,像是洋芋片,需要冷藏的放到冰箱裡,如醃黃瓜(Pickle Spear)、番茄片(Tomoato)......。
5.補機器凹槽(如上面的圖)的水。這樣隔天就可以直接加熱,放食物。
6.把隔天需要使用的廚具跟蓋食物的蓋子擺好。
7.拖地。把當天自己負責的站拖一遍。
Server工作內容小結
簡而言之,Server的工作就是「服務客人」、「維持自己負責的站的整潔」。
接下來要談當Server的優、缺點。
優點
1.跟多數同事互動
相較於Hot Runner、Busser、Cashier,因為一般來說一個站的Server有兩個人,因此三個站的Server就會有6個人。忙的時候當然忙,但是閒的時候,就可以聚在一起聊天,可以聽到不同的同事對同一個主題的看法。
2.自己想吃的自己包
有一天有個客人點了一份豆腐Burrito,廚師以防又有客人點,又要再做很麻煩,因此做了超過一份豆腐Burrito需要的豆腐。打響是豆腐的超級粉絲,於是打響就自己包了一份豆腐Burrito,加的料何止四樣?愛加什麼就加什麼。因此打響也幫台灣同事包了一個一般的Burrito,基底用的是Egg Du Jour,還按她的囑咐加了大量的起司。因為這個同事那天值結帳員 (Cashier)的班,打響包好就由她結帳,因此瞞天過海。
缺點
1.客人抱怨
Server工作的困難之處就跟所有的服務業相同,那就是無法滿足每個客人的需求,有時候不滿足客人的需求不是因為我們很硬、很機車,而是因為系統使然。因為結帳員(Cashier)是依盤子的顏色,直接在Toshiba的結帳機器的螢幕選擇綠盤子(Green Plate)、藍盤子(Blue Plate)......,之後螢幕會直接跳出價格。依此類推,結帳員點完所有的餐點,最後跑出顧客的總額,進而結帳。有客人問:「為什麼你不能把兩個盤子的食物放在一個盤子裡?」因為我們是依據盤子算價格的啊。結果顧客很火大的說:「我真的很受不了你們的辦事方式。」然後就揚長而去。
一開始打響的情緒會受到客人影響,變得低落,並且自我懷疑:「我真的這麼糟嗎?」但久了就習慣了。
2.要說很多次重複的話
「你要加起司嗎?」「要加什麼醬?」「主餐的旁邊要放什麼?(Which side would you like?)」「祝您有愉快的一天。(Have a nice day.)」......因此如果有家長問說在美國「打工」英文會不會變好,打響會回答:「英文不會因為在自助餐廳當Server就變好,因為我們說的是重複的話。」因此打響打工時低潮會想:「我們做的工作,機器人都可以做的比我們好,為什麼要我們來做?」朋友回答:「來美國打工本來就是做勞力密集的工作。」
此篇總結
透過在Cafeteria打工,打響認識了不少食物的英文名稱呢。
好好響響:我有從這篇文章中認識以前不曉得的料理嗎?
<<美味關係>> 電影預告
談到食物,就想到<<美味關係>>這部電影,劇情主要敘述Julia Child的食譜,如何影響Julie的人生。
重要台詞
「一本書(Julia的書)將教另一個女人(Julie)改變生命的秘方。」
這句話說到打響心底,因為打響也希望自己寫部落格的努力可以帶給世界一點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