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2017年6月28日帶我去獅頭山公園玩,那時候媽媽完全沉浸在退休金被砍的憤怒當中。我鼓勵媽媽要少造口業,去打禪七。從那以後,媽媽已經完成初階禪訓班,兩次禪二,還護持了兩次禪二。昨天晚上還報名了禪七,雖然會不會錄取還不知道,但跟零比,這麼多步已經很不可思議了!


 

  媽媽2018年1月5日來法鼓山做義工,護持禪二,之後到宿舍小憩兩晚,幫我載東西回家,昨天我們一起去舊金山總督溫泉泡裸湯,媽媽在那裡打坐了兩個小時〈我眼鏡都要跌破了〉,我真是以她為傲。


 

  跨年我們兩個都凌晨才睡,但是隔天我們都很早起,去寶雲寺做楞嚴早課,我起床的動力是帶著媽媽一起親近正信的道場,我覺得幫助媽媽跟正信的道場多親近、多結緣,是最好的孝順方式了!


 

  當然這一切都不是憑空掉下來的,是我自己多多親近道場,打了幾次禪七,又打了默照四十九以後,慢慢的,媽媽願意被我影響,接納我的建議。所以不要小看身為兒女的影響力當妳願意改變,世界也跟著妳改變了


 

 正文開始


 

  繼程法師是聖嚴師父第一位印可得法子,聖嚴師父如此嚴格,能被他印可一定很不簡單。這就是為什麼繼程法師每年一月在法鼓山帶領的精進禪七只消三十多分鐘就報名額滿,錯過請等明年。


 

  為什麼要提繼程法師?因為我在默照四十九發現聖嚴師父的法太深,猶如Rain cats and dogs〈傾盆大雨〉的那種雨勢。而我太嫩,猶如嫩葉,大雨一下,我就破了。聖嚴師父的開示對我來說有些心理障礙,很多聖人等級的我根本聽無。就算有些聽得懂,也做不到。但不會沒有用,花個一年,就慢慢朝那個方向前進了,比方說第一次在《法鼓家風》讀到聖嚴師父說他不管去哪裡,都會想對那個地方有沒有幫助?有幫助才去。


 

  第一次接觸這樣的觀念時,我有如晴天霹靂,覺得很慚愧,因為我想的都是那個地方對我有沒有幫助?眾生顛倒,說的就是我啊!師父反應了我的不足,感覺離我真的非常非常遙遠。而且一開始的時候真的是錯愕到嚇到,會煩惱的那種,從那以後我就不太敢看聖嚴師父的書,因為我覺得很硬,對於聖嚴師父的態度是「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焉」。一直有種畏懼,怕怕的,不敢親近。因此2017年水陸法會期間我在家養病,做夢夢到聖嚴師父在我眼前,其實我內心很想親暱的,關懷老者般地握住他的手,但是我不敢,於是我立馬對聖嚴師父頂禮三拜。這就是我對聖嚴師父的態度。


 

  但是打禪七時能看到聖嚴師父DVD的開示,我還是很珍惜,覺得很幸福的,能聽多少,也會盡量聽。有些故事聽了我也會笑到流眼淚,帶回家跟親友分享。


 

  但是繼程法師不同,我打完默照四十九思緒有些混亂,對道場起了較劇烈的排斥,想遠離禪堂時,是《禪觀生死》〈第三講〉老實用功打地基把我從禪修的鬼門關當中救回來的。我當時就發現了繼程法師的不同凡響,早先另一位法師就建議我:「您的基礎功還要加強喔!」當時我除了沮喪的玻璃心,還起了很強烈的瞋恨心。結果繼程法師在《禪觀生死》寥寥數語說如果沒有把原來蓋的拆掉,以後要蓋也蓋不上去,就讓我卸下心房,願意砍掉重練!打基礎不是法師存心看我不順眼,找我碴,而是這樣修行這條路才真正能走得長久,法師其實是為我著想、為我好,這樣念一轉,內心也就舒坦了。後來再見到建議我加強基礎功的法師,我已經可以不帶情緒的正常與他交談了。


 

  剛剛跟媽媽一起逛法鼓山總本山的行願館,在等媽媽試聽CD的期間,剛好看到繼程法師的《練心工夫:精進禪修指引》,我真的覺得可以清除我修行時內心源源不斷的疑惑以及一些觀念。


 

   於是我就敗了,一來我可以親近繼程法師,二來我可以在網誌整理自己的修行點滴與成長紀錄,三來我可以跟大家分享禪修的正知見,我覺得真的是一舉數得。


 

  《練心工夫:精進禪修指引》P.244:「我們在用功時,常常以為還有一個空的、無我的境界,而去追求它。其實它不是外在的,當體就是。修行就是要能夠見到正道,而不是在求一個什麼外來的空,或是哲學上所講的道理。那些道理只是幫助我們看清楚當體是空的事實。因此,在用功的過程中,如果思考上能夠比較深入的話,它的力量會大一點。在實踐時,可以看得出來,也可以用得出來。所以《大智度論》不管講什麼實踐的工夫,一定回到空,運用空來觀。比如有一個國王,人家要國土,他就給;要他的王后,他也給。一般人應該會說:『我做不到。』做不到就暫時不要做,因為智慧還不夠


 

  那麼,能夠做到的是什麼?能夠做到別人要自己的衣服就給他,死了之後可以捐出眼角膜,這些都不是很難的事,就做這些做得到的事在做的時候,若能用智慧來觀照、淨化,就是發揮它的功能了如果能夠連自己的身體也捨掉,願意施給別人,就表示真正能夠和這個階段的菩薩道相應。」


 

  我覺得我的人生一路走來,都想要做做不到的事,自己惹來一身腥,有很多心理包袱。所以一路走來,碰了一鼻子的灰,也覺得人生沒有喜悅,只有痛苦。事實上,我真的是這麼想的,有時候,我真的很羨慕自殺成功的人,我覺得不用活著,真好,真是一件很輕鬆、很棒的事。誠如佛陀所言,想要不存在,也是一種很深的苦。


 

  《媽媽和生命的意義》P.64:「目前的短期精神科住院制度要能成功,必須在出院後有完善的門診計畫。然而在一九七二年,時任州長的雷根〈Ronald Regan〉瀟灑地大筆一揮,消滅了加州的精神疾病,不僅關閉最大的州立精神病院,也廢除大部分的公立病後照顧計畫。結果使得醫院的人員不得不日復一日玩一種把戲,治療患者後再將他們放回導致他們住院的有害環境。那就好比幫受傷的軍人縫合傷口後,再將他們送回戰場廝殺。試想你花費好大的力氣照顧患者──初步的診斷檢查、每日巡房、向精神科主治醫師報告、醫護人員開會討論、由醫學院學生進行檢查、在病歷上填寫醫囑、每日的治療晤談──期間你心知肚明,幾天內你別無選擇必須讓患者回到當初讓他們待不下去的有害環境。回到充滿暴力的酗酒家庭,回到早已沒有愛與耐性的憤怒配偶身邊,回到堆滿垃圾的購物推車,回去睡在破爛的汽車裡,回到朋友嗑古柯鹼、毒販毫無憐憫心的社區;事實上這些人可能就等在醫院門口。」


 

  這就是為什麼我覺得我在《誰來理解我?──我想走了》說我想漂向遠方,因為我需要遠離所有的過去一段時間,我在《真正的,被理解了!──這篇就是你現在100%需要的......》這篇說過我已經不一樣了,因此我怎麼能夠回到過去的泥巴裡打滾?我開始拜訪我很久沒有拜訪過的師長,見好久沒見到面的朋友,我甚至聽到我朋友說他也變得不同了,因此我怎麼能夠再回到過去,過著相同的日子呢?真的回不去了!


 

  然而我還是必須回到過去的環境裡再撐一下,回到過去的環境並不意味著要運用相同的邏輯,過著跟過去相同的生活。而是回到過去觀察自己過去是怎樣生長的?我是在怎樣的環境下長成現在的自己。那麼我是怎樣在原生家庭裡生存下來的呢?


 

  誠如《媽媽和生命的意義》P.65所言:「問題:我們這些治療師如何維持不瘋掉?答案:學習戴上虛偽的面具


 

  這就是我投入心力的方式首先我學會壓抑自我關心,雖則那是引領我走入這個志業的明燈。其次我充分掌握這個職業的生存法則:避免太投入──不要太在乎患者。要記住他們明天就會離開,不要去操心患者出院後的安排。切記小就是美,著重小的目標就好;不必太費力──不要讓自己陷入必然失敗的情況。如果治療團體的患者只學習到談話是有幫助的,靠近別人能帶來正面的感覺,能做到這樣就很多了。」


 

  過去,我已經為了假裝可以做到自己暫時做不到的事情付出太多了,已經戴太多虛偽的面具了,而且這些面具似乎已經黏到快要拔不下來,因此接下來我要做的動作就是把這些面具慢慢地從我的臉上卸下,還自己一張乾淨整齊、潔白無暇的臉頰


 

  我已經在原生家庭,尤其是我媽面前,不斷地忍耐、再忍耐,壓抑、再壓抑,我的內在小孩已經壓抑得不成人形,我都快要忘記她曾經是活繃亂跳的小女孩,感覺她已經奄奄一息,失去存活的希望,她生活裡所有的愉悅都已經被催狂魔吸乾了!因此能夠讀到繼程法師這句「做不到就暫時不要做」,我覺得自己已經太有福報了!


 

  《練心工夫:精進禪修指引》P.246:「因此,我讀了《大智度論》之後,覺得這部論點很值得深讀,實踐菩薩道就是要這樣做,也就是在生活中,自己能夠做得到的範圍,盡量做好它同時不斷地告訴自己,要用智慧來關照一切,用空、無我的道理來幫助自己觀察、化解內心的問題與障礙。如果能夠這樣,會發覺行菩薩道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困難


 

  這部論典裡的故事,有些很誇大。為什麼要誇大呢?因為這樣才能夠將它的深徹精神發揮出來。我們要學習的地方,就是這些故事背後所要告訴我們的精神。這種精神在菩薩階位,或在智慧達到這麼高深時,是真的能夠做到的。


 

   所以我們不要把它們當作是神話故事,而要當作事實來看,知道一個人的智慧是可以達到這種程度的。這時,做奉獻的事情就不會很困難了。但是,對一些一分錢都拿不出來的人,如果要他們布施,他們會很痛苦的。他們無法想像那些做大布施的人,要三萬就三萬、要五萬就五萬。為什麼?因為他們認為所賺的錢都是自己的,很難想像為何有人可以輕易地將錢布施出來。」


 

  我在這裡不想要將家醜外揚,但我想點個一兩下,那就是,布施在我家也可以是家庭爭議的議題,而且可以到非常激烈、白熱化的程度。就像淨飯王在佛陀成佛前,永遠不明白為什麼好好的太子不當,要去當一個棄絕者?為什麼好好的飾品不戴,要穿得很簡陋,當個身無分文的沙門呢?


 

  《練心工夫:精進禪修指引》P.246:「像我小時候,有些事情我也很難想像為什麼大人會那樣做?因為年紀、智慧還沒有到那個程度,但那些事卻都是真實的。一些傳奇故事或是發揮慈愛精神的事情,常很令人讚歎。對於這些傳奇人生,當時如果那個人是我們,我們能不能那樣做?或敢不敢那樣做?我們可能不敢想像自己能夠那樣做,但是要知道,這些事情是有人可以做到的。它們透露一個訊息,就是人性是善良的,善性這個部分是佛性的作用。我們有沒有呢?我們有,但是還沒有顯發,只能夠做到什麼程度,就充分地發揮出來。」


 

  這讓我想起2016年八月我在法鼓山當青年卓越禪修營的小隊輔,當時我很榮幸有機會跟方丈和尚果東法師對談。我問出我當時心中的納悶:「方丈和尚,請問我在路上看到亂丟垃圾的人,要怎麼樣把他們當作菩薩呢?」就像法華經第二十品是常不輕菩薩品,常不輕菩薩就算看到增上慢的比丘都還是會說:「我不敢輕視你們,你們將來都要成佛。」要在生活中把每個人都當作成佛的菩薩,真的很困難,尤其連自己崩潰、發瘋都還來不及的時候,要怎麼把別人當作菩薩,然後在那個自己瀕臨崩潰的臨界點時還要記起別人是菩薩?


 

↑2017年12月23日參加聖嚴教育基金會舉辦的「第三屆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終於能用手機捕捉到方丈和尚了!不然通常我都是在參加禪修活動,手機被收走的情況下看到方丈和尚,就算手機剛好在,但是通常見到方丈和尚時也都是他來去匆匆,迅速移動的場合,再不然就算方丈和尚出現在定點,手機也stand by好,但是通常他致詞的時候,會動來動去,也很難拍到好的照片。終於,這天是論壇,方丈和尚不用致詞,只要到場表示關心與祝福,我終於能拍到莊嚴的方丈和尚,而且不是糊的,我超滿意!咦,覺得太多法師,認不出法鼓山的現任方丈和尚是哪一位嗎?答案是坐在第二排,最靠近鏡頭的那位──果東法師。很低調吧?開悟的人走在路上都是低調、不起眼的!艾克哈特托勒就是這麼說的。


 

  我有一次在一中街看到台中一中的學生吃完糖果就直接把垃圾丟在地上,那個晚上我快氣炸了!方丈和尚說:「妳要知道眾生都有佛性,只是他的智慧還沒有顯發。」接著我問:「然後我就可以走了嗎?」方丈和尚:「然後妳要把他丟的垃圾撿起來。」還好我那次有把他們的垃圾撿起來,而且是在他們面前很憤怒的撿,我想讓他們知道他們亂丟的垃圾,別人是要撿的。

 

 

  有一次我在便利商店坐著,看到外邊馬路上有一台車停紅燈時,年輕駕駛打開包裝,取出自己要的東西,然後就把垃圾隨手往窗外傾倒。這個我沒有那麼熱血,衝到馬路中間去撿。但我今天早上倒是有在宿舍洗手間刷馬桶,每次看到馬桶裡面有污垢我都會很憤怒:「妳幾歲了?妳不知道妳自己大的大便殘留,妳不清,別人要幫妳清嗎?」每次內心都還是一堆OS。這就是我現在的程度,很愛在心裡碎碎念,但還是刷掉了,因為我自己看到心情都不好了,讓下一個人看到心情也不會好,不如就把馬桶刷乾淨,至少下一個使用者不知情。這時候被蒙在鼓裡是好的,然後「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是不好的,我連曾經擁有都是不想要的!


 

  落落長說了一堆,我想表達的是,方丈和尚的話跟繼程法師說的話如出一轍!《練心工夫:精進禪修指引》P.247:「只要很用心地修行,就會發覺我們內心的修養,會在現實生活中很自然地流露出來。但是,要懂得去發揮、觀察,看出自己的力量,讓自己能夠做得出來。這樣行菩薩道時,就不會想像它那麼遙遠、困難。若能如此,修行的工夫與生活才不會是兩回事,不會把它切成兩邊──打禪七是打禪七,回到家裡又不一樣了要應付這兩種生活會很辛苦的。為什麼呢?這邊簡單,那邊複雜,怎麼辦?


 

  其實很複雜的事項,一定是依於理。如何看出這個理、看出它的本性,就是修行的智慧了。能夠把它看清楚,在處理時就不會如想像中那麼複雜了 ,也就是依理來處理再深一層,若能依本性、依空來處理時,那就更加簡單了。」


 

  我自己現在的狀態就像劈腿──一邊是禪七的樣子,一邊是家裡的樣子,真的搞得像豬八戒一樣,裡外不是人。但是沒關係,做不到的就暫時不要做,把自己現在做得到的,好好做好就好了。


 

 20170104--禪話人生,生死自在--繼程法師演講 (by 法鼓澄心社)


 

  這場演講我有在現場哦,所以我整場都聽 完 了!我最驚嘆的部分是1:22:52:「我們看到佛的傳說裡面,或者是也算是他的歷史故事吧。據說佛陀他從小出生以後就被預言會出家修行。他的父王很怕他會出家修行,為了不讓他出家修行,所以呢,聽說佛陀身邊圍繞的人都是年輕的,然後都是充滿活力的,然後讓他生活過得非常舒適,就是讓他享盡人間的那種所謂的歡樂,不讓他看到任何一種有悲傷的事情,這也是我們讀佛陀的傳記裡面常常看到的。然後佛陀悶在皇宮裡面,悶哪!......


 

  所以怎麼辦呢?他說我要出門去看看。然後,出東門,哎喲,看到什麼?有病人。出西門,看到什麼呢?死人。然後還看到什麼呢?老人。生、老、病、死,都看到了喔。然後還看到什麼呢?看到修行的人。第四個門看到修行的人。我們覺得這個寫佛陀傳記的人喔,他是會寫小說的,甚至會寫戲劇的。這個是很有戲劇效果的嘛,對不對?你們會寫戲劇的人都知道哦,東門、西門、南門、北門,一門看到一件事情,然後觸動他去出家。


 

  其實,你說,這個太子呢,他真的是看到這個東西南北四門的生老病死,然後看到一個修行人,他才想要出家嗎應該不是哦,因為他出世的時候,七天他媽媽就走了嘛。他都沒有見過他媽媽,他怎麼不知道他媽媽死掉呢?他知道的啊!他怎麼會不知道死的事情呢?他爸爸跟他生活在一起這麼多年,跟爸爸天天見面,他怎麼不會知道人會老呢?身邊很年輕的那些人偶爾會有幾個不見的吧,他怎麼會不知道人家會生病呢?還有呢,有些會死掉的,他怎麼會不知道?


 

  所以呢,這個故事,這種寫傳記的,就是要凸顯佛陀出家最重要的內在,內心的出發點是什麼,就是要解決生老病死的問題。對不對?如果那個傳記只是寫說佛陀呢,在日常生活中,看到這個,看到那個,他沒有效果,沒有特別效果知道嗎?要看到這個,特別有效果。所以拍電影的時候,你這樣拍,你就直接明白,然後呢,就會直接進入到你的內心裡面,知道說佛陀為什麼要出家就是因為要解脫生死,解脫生死的煩惱。然後在這個過程裡面,再加上一個更重要的,自己要解脫,也要幫助別人解脫。因為呢,他〈佛陀〉看到的不是自己生老病死的問題,而是看到別人的生老病死的問題。然後在這個生老病死的過程裡面,這些人都是哭哭啼啼的。......」


 

  我覺得翻案的部分特別精彩!我跟朋友說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另類解讀佛陀的故事。另外,我覺得菩薩道很有道理,因為如果每個開悟的人都不再來地球輪迴,那誰要帶領我們解脫生死?好在這個世界的菩薩大有人在,聖嚴師父也發願要再回來人間救苦救難,所以行菩薩道真的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但我首先要先克服在人間生存的恐懼〉

 

  還有在古代,小說家被列為九流十家裡最下流的一家,但是被繼程法師這麼一說,我突然覺得劇作家的貢獻好偉大哦!佛陀的故事可以流傳這麼久遠,小說家的貢獻不容小覷



  2:06:00 開始,還可以聽到繼程法師親口念他自己為佛曲作的詞兒,就像數年前我親耳聽見鄭愁予老師念《錯誤》一樣,很珍貴的體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喜悅美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