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rek cat eyes.jpg

 

  今天我特別想回到《你以為你在體貼他人,其實只是在剝削自己》這本書來談、來分享。


 

  P.64:「所謂的生活『繞著別人轉(以他人為軸心)』,即指『優先考量別人的價值觀或思考方式,並依此決定自己的行動』的生活方式

 

  也許有些人會想:『以他人為優先,自己的事等等再說。這樣有什麼不對?』但問題是,這麼做就等於忽視、壓抑了自己當下的心情

 

『不要讓別人討厭我......』

『不要破壞現場的氣氛......』

『不能害對方不開心......』

『不能給別人添麻煩.....』

 

  若是想著這些事,又配合對方的感受來行動的話,就可以稱之為失去自我,即『繞著他人轉。』

 

  『懂得顧慮』的人對任何事物都很敏感,因此,他們會從別人身上讀取到大量資訊。他們容易被別人的言行或心情牽著鼻子走,最終導致迷失自我的例子也不算罕見。

 

  在這種時候,最重要的就是『為自己而活』。

  我們應該要聆聽自己的心聲,並順應它,而不是去在意週遭的意見與氣氛。」


 

  昨天中午媽媽打開電視新聞來看,我看到長榮員工下午要開始抗議。於是在一個Line群組問一個在長榮工作的H君:「你有加入長榮今天下午四點的罷工陣營嗎?還是乖乖上班?我猜你是後者。」H回答:「我猜我們多不熟你連我在長榮是什麼職務都不知道還問我會不會參與罷工?」我說:「不是地勤嗎?不是熟不熟吧⋯⋯你又不喜歡高調。」H說:「你知道是地勤,那罷工的是誰?為何還要問我會不會參與?」我這才上網一查,回答:「我看到了,是空服員。你最近過得好嗎?」還給了一個「辛苦了」的貼圖。其實這時候我已經覺得他的口氣不知道是在嗆幾點的,讓我很不舒服,但我想說他可能上班很忙、心情很糟(顧慮很多),所以才問他最近過得好嗎?


 

  這時候,L女:「我好像100萬年沒看到H君了XDD 突然覺得好像一個眨眼,大家又成長改變了。」因為L君並沒有說明他因為上班怎麼樣,所以口氣不好什麼的,於是我就沉不住氣了,覺得為什麼要被蹬鼻子上臉?於是,順水推舟,我說了:「是的,H君潑辣度也成長不少,今天無緣無故被電,掃到颱風尾,H君踹共!」其實我壓力也很大,想說:「唉,這樣以後就不能問H君關於機票的事了,少了一個朋友真可惜,因為他人滿好的。」以前都會這樣想,所以不敢輕易得罪人,因為覺得得罪人就讓自己人生的路變窄了。但另一方面,又覺得有時候送走不適合的朋友,其實是在騰出空間迎接更棒的人!其實滿掙扎的,也不知道要怎麼辦,反正就做好最壞的打算吧!


 

  L女這時終於發現苗頭不對,開始勸架,在群組說:「大家冷靜。」後來H君終於說話了:「不是啊你講這樣我要怎麼回?因為我臭俗辣不會罷工奴性很重所以只好上班?因為我是你猜的後者這樣?還是喔不好意思罷工的是空服員喔我是地勤為什麼不好好看一下呢?」我說:「還是可以回說:「罷的是空服員,不是地勤。」我只是沒看清楚而已,又不是故意要嗆你,只是剛好今天喵到長榮新聞,想說跟你有關,就問候一下,僅此而已,結果被你噴口水.....」後來為了緩和氣氛,我又補了一句:「你講話真的很不愛逗點,小心氣虛,罵人都不換氣的......。」這件事情就這樣落幕了,後來群組改聊別的話題。


 

  以上這則小故事,想呈現的無非是我真的是很繞著他人轉的人,因此一開始會先壓抑自己的不舒服,然後覺得很委屈,我只是好心找話題問候他,為什麼要被這樣子對待?


 

  昨天我跟恩師說:「人真的很容易被各種各樣的事情拉下去,修行真的很不容易!」恩師跟我說:「所以這是妳的亮點啊。妳看我是願意也可以對妳這樣談話的。,是妳身上的亮點。可以讓我能對妳放心與放鬆講話。把這樣的亮點用在妳所做的工作與接觸的人事,會很棒。」我說:「那是跟互相信任的你們,我在職場都覺得人善被人欺,會被軟土深掘,覺得很可怕,還在學習怎麼在職場立足。」恩師回答:「從高興與不高興的經驗找出可以學習與幫助自己調整的方向。」我說:「遵命!老師妳的建議我雖尚無立即實踐的能力,但我都存在心裡,我會努力的。」


 

  P.65:「一旦自己的行動無法傳達給對方,或是被誤解、得不到回報之類的,他們的心就會被空虛、寂寞、不滿所占據。

 

  這麼一來,心中就會出現『希望對方理解我』的需求,使得『以自我為軸心』的想法開始動搖。

 

  然後,下列這些不滿與自我否定就跑出來了。

為什麼無法讓他理解我呢?』

總覺得只有我一個人很努力,就像個笨蛋似的。』

我到底是為了什麼才做這種事的?』

我果然還是不行吧......。』

我所做的事,真的有意義嗎?

 

  此時,若能自動停止倒還好,但如果是繼續賭氣,想讓對方肯定自己,或是為了『不給大家添麻煩』而繼續忍耐,甚至是根本沒想過要『停止』的話,那麼,寂寞、空虛、不滿的情緒就會不斷攪亂自己的心。

 

  於是,本該是『自己的意志』想要讓對方開心才行動的,卻被對方的反應牽著鼻子走,最後淪為『繞著別人轉』。」


 

  以上這段,不論是友誼、愛情,還是親子,甚或是師生關係都有可能發生。像今天中午我問我媽說:「為什麼我吃水餃,妳吃麵?」她說:「因為我想說這幾天常常煮麵,給妳吃水餃,妳還不開心哦?」我很識相的說:「謝謝!」十顆水餃我吃到剩兩顆的時候問我媽:「為什麼妳不要一人吃五顆水餃?」她回答:「沒想到啊,不然我也很想吃水餃。」但最後一顆水餃破破的,我也不好意思叫她吃,我就全部都吃掉了。因此我發現原來我都不說,然後默默的委屈自己這點其實是跟我媽學的!


 

  今天在我2017年6月26日編的網誌《我為什麼有被虐的需求? ─ 說出真實!》讀到這段話:靈魂的出生前計畫:你與生命最勇敢的約定P.238:「妳選擇了家人為對象,到了某個時間點,妳就會懷抱著同理心來理解他們的問題,而非對他們感到憤怒、責怪或以受害者的角色自居。如此妳就能做到以同理心為他人服務了,同時在過程中妳也能夠達到自身內在情感的平衡。這兩者息息相關,相互作用。」


 

  我覺得現在我漸漸的有力量去看到家人的模式,還有我自己模式的重疊性,所以也慢慢的可以同理家人,也能看到她們的難處,然後也慢慢的在劃清界線,這樣彼此都比較沒有負擔。

 

 

 

《差一點我們會飛》(《哪一天我們會飛She Remembers, He Forgets》主題曲 Theme Song)- Official MV


 

 

 

  我想,只要我們持之以恆的去面對,有一天,我們都可以自然而然的「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喜悅美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