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唉,一直用「想自殺」的主題不是炒我自己的冷飯,現在我想死的頻率少了很多,但也不能說完全沒有。我老實說,今年這種念頭還是有過的。只是我知道這個世界每天都有人在生死邊緣掙扎,再加上以前就發過願要幫助想自殺、想死的人。發過什麼願,有緣的眾生就會來找你。今早收到朋友的訊息跟我說:

 

 

  我覺得我們(我跟讀者)很幸運,因為我這個朋友剛好是一位表達能力特別好的朋友,因此,我特別想把他的感覺記錄下來,與大家分享,相信很多人一定都有共鳴:「剛才讀《誰來理解我?──我想走了》那篇,妳說妳也感覺學歷很重要,文憑很重要,妳說。然後,但是妳想停下來,其實我也是。我現在就特別想停下來,但是我又不能停下來。我也想像妳一樣止血,我應該止血。可是現在又在瘋狂在流淌,又要往前跑,但是因為流血又跑不動。跑不動又會……又會更著急。然後(嘆氣),就是這樣感覺就會越來越傷痕累累,流的血越來越多,甚至連停下來止血的力氣都沒有。因為被人拽著,就是被時間、被年齡、被文憑拽著,被一些不重要的東西……文憑,學歷,時間,年齡,我知道這是外在的,比起生命本身來說不重要的東西。可我卻沒辦法停下來止血,流血前進,就很痛苦疲憊也實際上無法前進。」



 

  之前我都以很「慢」的方式陪伴大家,但生命到了不同的階段,就會更改不同的方式。其實以前我很厭惡教條式的說法,我最喜歡的其中一位大學教授,學期一開始他上的第一堂課,他講了所有的上課規定並一條一條解釋規定的原因。我心生佩服,所以這篇文章我要模仿這樣的方式與風格,但是,解釋的人不是我,而是《禪者的初心》作者鈴木俊隆禪師!我只是從《禪者的初心》挑出來一些我覺得會對覺得失敗者的我們很受用的觀念,並負責下標題而已,好啦,我承認下標題的人也很重要,而這個很重要的人恰恰好就是,我!


 

  歐文·亞隆在《生命的禮物:給心理治療師的85則備忘錄》說他感覺自己要出一本備望錄的書,適逢我最近讀《告別玻璃心的家長強心針:掌握13不原則,堅定父母教出堅強小孩》,作者也寫過「心智堅強者不做的十三件事」這樣的文章。


 

  對的道理,很簡單,大家都知道。但就是知道、做不到,所人才有這麼多「問題」,所謂的「問題」,指的就是受苦。有時候,與其告訴別人做不到的正確道理,不如告訴別人「火」在哪裡,會燙傷我們。不求長生,只求保命。就像打乒乓球可以正切,也可以反切一樣,這篇選擇的就是反切的方式。


 

  感謝朋友的因緣促成了這篇文章的誕生,每次遇到這種狀況我都會有點「十萬」火急,因為是在「搶救」性命,所以就會有速度上的壓力,覺得要趕緊的完成。因為我真的有高中同學自殺往生,所以我並不會覺得朋友的求救是無病呻吟。


 

  好在以前就有在耕耘這一塊(詳情請見「自殺喜悅」的分類),所以也不會說沒有東西可以分享。只是好的東西多多益善嘛!所以仍舊可以持續推陳出新。


 

  也祝願所有讀了這篇文章的人在某種程度上或多或少的心開意解,然後也歡迎轉傳給身邊有需要的人。活著的人,有誰的身心是全然健康的?大多數人都是互相取暖。記住,「向外求援」並不可恥,錯過,那才可惜!


 

接下來,就讓咱們進入正餐,涓涓細流地細細品嚐吧!


 

1.不要認為死亡是生命的終點

 

「若干年後我們都會死。如果我們認為死亡是生命的終結,那就是個誤解。另一方面,如果我們認為自己不會死,那也同樣是個誤解。我們既會死,但我們又不會死,這才是正見。有些人認為,人死的時候只是肉體死去,而心靈或靈魂會永遠長存,這也不全然是對的,因為心靈與肉體都有其盡頭。但是,說心靈與肉體會永遠存在卻也是對的。」


 

2.不要唾棄現有的身體

 

「我臨終時若受著痛苦,那不打緊,不要在意;那就是受苦的佛陀。你們可別因此產生混淆。或許每個人都要為肉體的痛苦與精神的痛苦而努力掙扎,但那並不打緊,那不是什麼問題。我們應該深深感激自己擁有的是一個有限的身體……像是我的身體、你的身體。要是我們擁有無限的生命,那才是真正的大問題。」


 

3.不要摧毀現在的身體

 

「最重要的事情是擁有自己的身體。身體一旦萎頓,你就會失去自己,你的心也會遊蕩到別處去,而你也不會在自己的身體之中。這不是正道。我們必須存在於此時、此地!這是關鍵。你必須擁有自己的身體和心靈。萬物都應該以正確的方式存在於正確的地方。這樣,就什麼問題都不會產生。要是我現在使用的這個麥克風是放在別的地方,它就不能發揮功能。當我們能夠把身與心放在恰如其分的地方,那其他一切就會跟著恰如其分。」


 

4.不要改變別的東西

 

「然而,我們通常都會不自覺地試著改變別的東西,而不是改變我們自己,我們都會試著讓自己以外的東西變得恰如其分,而不是讓我們自己變得恰如其分。但是如果你自己不是恰如其分的話,也就不可能讓任何東西恰如其分。反過來說,要是你能在恰當的時間以恰當的方式做事情,那萬事都會妥妥當當。你是「老闆」耶,老闆打瞌睡時,店裡的每個員工都會跟著打瞌睡。但是,當老闆扮演好自己,那麼每一位員工也會扮演好他們自己。這就是佛教的奧秘。」


 

5.不要追求舒服快樂

 

「這也是為什麼佛陀無法接受他那時代的各種宗教。他研究過許多宗教,但都不滿意各宗教的修行方式。他無法在苦行或哲學中找到人生的答案。他感興趣的不是某些形而上的存在的物質,而是自己的身與心——存在於當下的身與心。當他找到自己時,他也發現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這就是他的開悟。開悟不是某種舒服快樂的感覺或某種奇特的心靈狀態。當你以正確的姿勢打坐,你的心靈狀態本身就是開悟。」


 

6.不去想要得到什麼

 

「但我們不需要獲得什麼特別的心靈狀態。當你想要獲得什麼,心就會遊蕩到別的地方;當你沒有想要獲得什麼,你會擁有的,就是此時此地的身體與心靈。一位禪師說過:「遇佛殺佛。」如果你遇到的不是一個在當下的佛,就應把他「殺掉」,如此你才能歸復自己的佛性。」


 

7.不為別的事而生存

 

「做任何事都是我們本性的表現。我們不是為別的事而生存,我們生存是為了自己。這就是佛教的基本教法,由我們遵守的形式表達出來。另外,就像打坐有打坐的坐姿一樣,我們站在禪堂時,也有許多規則必須遵守,但訂定這些規則的目的不是要把每個人弄成一模一樣,而是為了讓每個人可以最自由、最自在地表現他們的自我。」


 

8.不要認為「我已經達成了什麼」

 

初學者不會有「我已經達到了什麼」的這種念頭,所有自我中心的思想都會對我們廣大的心形成限制。當我們的心很慈悲時,它就是無邊無際的。我們日本曹洞宗初祖道元禪師屢屢強調,我們必須歸復自己無邊的本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忠於自己、同情眾生,並且切實修行。所以,最難的事就是保持各位的初心。對於禪,我們用不著有深入的瞭解。哪怕你讀過很多禪方面的經典,你也必須用一顆清新的心去讀當中的每一句話。你不應該說「我知道禪是什麼」或者「我開悟了」。這也是所有藝術真正的秘密所在——永遠當個新手。這是非常要緊的一點。如果你開始禪修的話,你就會開始欣賞你的初心。這正是禪修的秘密所在。」


 

9.不要以為你有所選擇

 

「也或者你會說:「這件事不對,我不應該做這件事情。」事實上,當你說「我不應該做這件事情」時,你已經做了某件事情,所以你別無選擇。當你把時間與空間的觀念分離開來,你會以為你可以有所選擇,但事實上,你是非做某件事情不可的。「不做」的本身就是一種「做」。」


 

10.不要說「我不應該」

 

「當你厭倦了人生,或許就會說:「我不應該來這地方,到別的地方吃午餐大概要好得多了,這地方的午餐不太好。」這時候,你是在腦子里創造了一個跟實際時間分離開來的空間觀念。」


 

11.不要說「這是錯的」

 

「善與惡只是存在於你心裡的東西,所以我們不應該說「這是對的」、「這是錯的」之類的話。與其說「這是錯的」,你應該說的是:「別去做!」當你有「這是錯的」的想法時,就會給自己製造出困惑。所以在清淨宗教的領域中,是沒有時間與空間或是對與錯這樣的困惑。」


 

12.不要鄙視規則

 

「但沒有一些規則規範,就不可能有完全的自由。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以為,所謂的「自由」就是只要我喜歡的事就可以做,禪根本無須講什麼規則。但事實上,對禪修者而言,遵行某些規則是絕對必要的。只要有規則可循,你就擁有獲得自由的機會。對規則不屑一顧的人,可別想要有任何自由可言。我們之所以禪修,正是為了獲得完全的自由。」


 

13.不要壓抑、刻意停止思考

 

「坐禪時不要刻意壓抑思考,讓思考自己停止。如果有什麼雜念要進入你的心,就讓它進來吧,它不會待太久的。如果你刻意停止思考,那就代表你受到它的干擾了。不要被任何事物所攪擾。

 

  雜念看似從心的外面進來的,但事實上,雜念只是你的心所產生的漣漪,只要你不為雜念所動,它們就會逐漸平伏下來。五分鐘或頂多十分鐘,你的心就會完全平靜下來。這時候,你的呼吸會變得相當緩慢,但脈搏卻會變得快一些些。」


 

14.不要讓心與外物連接

 

如果你的心與某種外在的事物產生連接,它就會淪為一顆「小心」,一顆有限的心。如果心不與任何其他事物有所連接,心的活動就不會有二元性,你會把為心的活動理解為只是心的漣漪罷了。大心會體驗到,一切都盡在自己一心之中。

 

  你明白以下兩種心的差別嗎?一種是包含一切的心,一種是與外物連接的心。兩種心事實上只是同樣的東西,但因為你的瞭解不同而有了差別,連帶使你對生命的態度也因此一瞭解的不同而產生差異。」


 

15.不要求取任何自外而來的東西

 

「心包含了一切,這是心的本質。能體驗到這點,就會讓人產生宗教情感。儘管心上會生起漣漪,但心的本性是清淨的,就像是帶有些許漣漪的清水。事實上,水總是帶著漣漪的,漣漪就是水的修行。

 

談論「沒有漣漪的水」或是「沒有水的漣漪」,兩者都是荒謬絕倫的。水與漣漪合而為一,大心與小心合而為―。當你能這樣去理解你的心,你就會有安全感你的心並不希冀任何自外而來的東西,心總是充盈的。一顆帶著漣漪的心並不是一顆充滿紛擾的心,而是一顆擴大了的心,你體驗到的一切就都是大心的表現。......

  

  懷抱著大心,我們就會接受每一個經驗,一如我們體會到,在每塊鏡子裡面看到的那張臉就是我們自己的。我們不用害怕會丟失這顆大心,它不來也不去。擁有這種體會,我們就不會對死亡感到恐懼,不會因為年老和生病而感到痛苦。因為我們把人生各方面都看做是大心的開展而加以品味,所以並不眷戀任何過度的歡樂。就這樣,我們擁有了從容自若,而正是為了擁有這種從容自若,我們才需要坐禪。」


 

16.不要期待可以忘記一切累積的努力

 

「我們的心應該只是靜靜的,甚至一無所覺,而在這種一無所覺之中,任何的努力、思想或觀念都會消失。所以,我們應該鼓勵自己努力到最後一刻,直到所有努力都消失無蹤。你應該把心念集中在呼吸上,直到不再意識到自己的呼吸為止。

 

  我們應該把這種努力永遠持續下去,但卻不應該期望可以到達忘記一切努力的境界。我們唯一應該做的,是把心念集中在呼吸上,這就是我們真正的修行方式。

 

  這麼做的話,你的努力就會愈來愈細緻。剛開始時,你所做的努力是相當粗糙而不清淨的,但透過修行的力量,這種努力會變得愈來愈清淨。當你的努力變得清淨,你的身與心也會變得清淨。

 

  這是我們禪修的方式。一旦你明白了你有清淨自己和清淨周遭的本具力量,你就能夠正確而行,能夠從你周遭的一切學習,並對周遭的一切變得友善。這就是禪修的好處。但具體的修行方法應該只管以正確的姿勢打坐,並且專注於呼吸。我們就是這樣禪修的。」


 

17.不要想成為上等馬

 

「《雜阿含經》第33卷提到了四種馬:最上等的馬、次等的馬、下等的馬,以及最下等的馬。最上等的馬光是看到鞭影,就知道主人要它跑得快或跑得慢,要它跑向左或跑向右。次等的馬跑起來跟最上等的馬一樣好,不同的是,要等到馬鞭接觸到皮膚表面才會知道主人的心思。下等的馬要等到感覺皮肉痛了才會跑,而最下等的馬則非要等到痛入骨髓才會聽話。各位可以想象後面這第四種馬有多難調教。

 

  讀到這段話,我們每一個人幾乎都想要當最上等的馬。如果本身不是這塊料的話,我們也希望至少成為次等的馬。我想,這也是人們對這段話(乃至禪)的宗旨的一般瞭解。如果你認為禪修是為了讓你能成為上等馬,你就會有大麻煩了,因為這並非對禪的正確理解

 

  只要你是依照正確的方法修行,那麼你是良駒或劣馬就都不重要。以佛陀的慈悲而言,你認為他對這四種馬會有什麼觀感?比起最上等的那一種,他一定會對最下等的那一種有著更多的同情。

 

  當你下定決心要以佛陀的偉大心靈來禪修時,你就會發現,最下等的馬才是最有價值的。在你自身的不完美中,你會為你堅定的求道之心找到基礎。那些輕輕鬆松就能把打坐練好的人,通常都要花更多時間才能掌握到禪的真實感和禪的精髓。但那些覺得禪修極為困難的人,卻會在其中找到更多意義。所以我認為,最上等的馬有時就是最下等的馬,而最下等的馬有時就是最上等的馬。」


 

18.不要逃避打坐

 

「當你感到心情沈重,最好的方法就是坐下來打坐,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方法可以安撫你的創痛,沒有其他姿勢可以給予你力量去接受你的煩惱,只有坐禪的姿勢可以幫助你。採取坐禪的姿勢,你的身與心都會獲得巨大的力量,能夠依事物的如如面貌接受它們,而不管它們怡人還是不怡人。

 

  當你感到痛苦時,最好的對策就是打坐沒有其他方法可以讓你接受和解決你的煩惱。不管你是上等馬或下等馬,不管你的坐姿良好或欠佳,這些都無關宏旨。任何人都可以坐禪,而這是面對問題的方法

 

  當你坐在你的煩惱中央時,下面哪個要更真實呢?是你的煩惱還是你自己?透過坐禪,你會體悟到這一點。在持之以恆的修行中,經歷過一連串的順境和逆境之後,你將會體現禪的精髓,得到它的真實力量。」


 

19.不要被限制困擾

 

「當你打坐時發現雜念叢生,而你又企圖去壓抑雜念時,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階段。儘管你是抱著這樣的二元思維在修行,久而久之,你卻會與自己的目標渾然為一。這是因為當你發現你的修行毫無效果,你反而不會刻意壓抑雜念,而雜念就自然停止了。這時候,你就會進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階段。

 

  停止心念並不意味著停止心的活動,它的意思是,你的心應該流遍你整個的身體。你的心應緊緊跟隨著呼吸。帶著豐盈的心,你的手結成手印。帶著整個的心去打坐,那麼腿酸就不足以困擾你了。那是一種沒有得失心的打坐。起初,你會覺得坐禪的姿勢對你來說是一種限制,但是當你能不為這種限制困擾時,就會發現「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真義。所以,在某些限制下找到自己的道路,才是修行的正道。」


 

20.不要說「做什麼都無妨」

 

「並不是說你所做的任何事都可以說是「坐禪」。當限制對你來說不再成為限制,那就是修行。有些人說:「既然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佛性的顯現,所以不管我做什麼都無妨,坐禪只是多此一舉。」但這正是一種二元性的思維。如果真的是「做什麼都無妨」,那你連說都沒有必要把它說出來了。你就只是打坐時打坐、吃飯時吃飯,如此而已。

 

  當你說「做什麼都無妨」時,實際上你是在為你做的事情找藉口,為你的「小心」找藉口。它反映出你執著於某種特定的事情或方式。這與我們所說的「只管打坐就夠」或者「人們做的任何事都是坐禪」是不一樣的。我們做的任何事情當然都是坐禪,但沒有必要說出來。

 

  打坐時,你應該只管打坐,別去理會腿酸和倦意。這就是坐禪。但在一開始,要如事情之所如去接受它們,是極為困難的。你會受到修行時的各種情緒和感受所困擾。當你做任何事(不管好事或壞事)的時候,都能無所罣礙、不受情緒和感受所困擾,那就是真正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21.不要抗拒魔、痛苦

 

「當有人患了癌症之類的惡疾,得知自己只有兩三年可活時,往往會尋找一些精神上的支持。有人會選擇依賴上帝的幫助,有人也許會開始坐禪。如果是選擇坐禪,那麼他修行的目的將會是體悟心的空性。這意味著,他努力想要從二元思維帶來的痛苦中超脫出來,這就是修習「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樣的修行當然會對他有所幫助,但那還不算是完滿的修行

 

  知道生命短暫,所以盡情去品味每一天、每一刻,這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人生。佛來的時候你會歡迎他,魔來的時候你一樣會歡迎他。中國著名的馬祖道一禪師說過一句名言:「日面佛,月面佛。」有一次,他生了病,有人去看他時,問他:「你還好嗎?」馬祖禪師回答說:「日面佛,月面佛。」這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人生。這是不會有煩惱的人生。有一百年可活固然美好,但只有一年可活也同樣美好。只要你持之以恆地修行,就一定能達到這個境界

 

  修行之初,你會碰到各式各樣的困難,這時你有必要做一些努力來讓修行貫徹下去。對初學者而言,不需要努力的修行並非真正的修行,因為初學者的修行是需要花大力氣的。尤其是對年輕人來說,必須非常刻苦耐勞才能略有所成,你必須竭盡全力。色即是色。你應該忠於自己的感覺,直到你完全忘掉你自己為止。」


 

22.不要管可不可能

 

「如果佛道是達不到的,我們又怎能達到呢?但不管能否達到,我們都應該去做!這就是佛法

 

  「因為那是可能的,所以我們就去做。」這並不是佛法。哪怕是不可能的,我們仍然非去做不可,因為那是我們的真實本性希望我們去做的。事實上,可不可能並不是重點

 

  如果去除自我中心的觀念是我們最內在的渴望,我們就非去做不可。在你下定決心去做之前,你會覺得困難重重;一旦你下定決心,就會覺得那一點都不難。沒有其他方法可以讓你獲得寧靜安詳心的平靜不意味著你應該什麼都不做,真正的平靜應該在活動中尋找

 

  所以,我們說:「在不動中尋靜容易,在動中尋靜難,但只有動中之靜才是真正的靜。」」


 

23.不要覺得自己慢得要命

 

「修行過一陣子之後,你就會明白,想要有快速、不尋常的精進是不可能的哪怕你做了很大的努力,進步仍然只會是點點滴滴。那可不像是去淋浴,你不會一下子就全身濕透。禪修更像是走在霧裡頭,剛開始時,你不會覺得濕,但愈走就愈濕,濕會一點一點加重。如果你急於求成,就會對自己慢吞吞的進步感到不耐煩,心裡會想:「真是慢得要命!」這是不對的想法

 

  當你在霧中沾濕了身體,那想要弄乾身體就非常困難。所以,你不需要為進步緩慢的問題擔心。這情形好比學習外國語言一樣,想要一蹴而就根本是不可能的,但經過反復學習,你就一定能學好。這就是曹洞宗的修行方式。你可以說曹洞宗追求的是一點一滴的進步,也可以說曹洞宗完全不期許任何的進步,但只要保持真誠,在每個當下盡最大的努力便已經足夠,沒有任何的涅槃寂靜是在修行之外的。」


 

24.不要想:「我正在做這件事情」、「我非做這件事情不可」或者「我必須達成某個特殊目標」

 

「當然,做任何事情都是我們真實本性的表現,只不過,沒有禪修,本性就很難被體現出來。人們和所有的眾生都有著活躍的本性。只要我們活著,就總是在做某些事情。但如果你想:「我正在做這件事情」、「我非做這件事情不可」或者「我必須達成某個特殊目標」,那你就什麼都做不成了

 

  只有在沒有計較心的情況下,你才是真正在做事。你坐禪,不是為了坐禪以外的目的而坐。你也許覺得自己是在做一件很特別的事,但事實上那只是你真性的表現。只要你認為你坐禪是為了其他什麼目的,那你的修行就不是真切的修行

  

  你若能每天持之以恆做這種簡單的修行,最終一定會獲得某些奇妙的力量。獲得力量以前,你會覺得那真是很奇妙,但獲得之後,就覺得那也沒什麼特別的了。這些奇妙的力量只不過是讓你成為自己,沒啥特別的。」


 

25.不要阻止你的本性恢復它自己

 

「在《涅槃經》裡,佛陀說過「眾生皆有佛性」,但道元禪師卻把這句話理解為「眾生皆是佛性」,這兩種說法有點差別。當你說「眾生皆有佛性」,意味著佛性存在於每個眾生之中,如此一來,佛性與每個眾生都是不同的。

 

  但如果說「眾生皆是佛性」,則意味眾生就是佛性本身。這樣,沒有佛性就無一物可以存在。以為有什麼可以離開佛性而存在,那只是一種妄想。也許那存在你的腦子里,但實際上,它並不存在

 

  因此,想要當人就必須要能當佛佛性只是人性的別名。所以,即便你無所作為,你仍然是在有所作為,你就是在表現你自己,表現你的真實本性。你的眼睛會表現,你的聲音會表現,你的行為會表現。最重要的是,用最簡單和最充分的方式去表現你的真性,並且在最微末的事物裡去體會它、欣賞它。

 

  如果能夠周復一周、年復一年地持續這種修行,你的體悟就會愈來愈深,而這種體悟也會瀰漫到你在日常生活裡所做的全部事情。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忘卻所有的得失心,忘卻所有二元性的思維。

 

  換句話說,只管以正確的姿勢厲行坐禪,別想其他的。只管坐在蒲團上,不期許什麼。這樣,最終你會歸復你的真實本性。更精確地說,是你的本性會重新歸復它自己。」


 

 達賴喇嘛14世〈官方電影預告〉 The Great 14th: Tenzin Gyatso, The 14th Dalai Lama In His Own Words (official traile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喜悅美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